王 涛,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病机十九条”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五脏病机有5条,上下病机2条,六淫病机12条(风一条,湿一条,寒一条,火五条,热四条),本篇在概括病机时都运用了“诸……皆……”的句式。
笔者在研读《黄帝内经》时发现,另有一些用“诸……皆……”句式来阐发病机要义的文段存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1],可作为阴阳病机来补充“病机十九条”。
(1)阴阳概念贯穿《黄帝内经》始终,许多篇章里都论及阴阳。有的篇章则以阴阳命名,如《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别论》、《阴阳离合论》等;(2)《黄帝内经》对所有事物都需要分清阴阳属性,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诊断需要分清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治疗也需要先分清阴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3];“治病必求于本”[4]实际上亦本于阴阳;而药食气味也需要区分阴阳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5]”(3)“病机十九条”为阐释病机的范例,有很多内涵隐而未发,有待深入发掘。如其中的上下病机、寒热病机等,虽然未明言阴阳,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用阴阳来定病位、病性的思想。依照这个思路,明确地提出阴阳病机,则能更好地补充和发展“病机十九条”;(4)对“病机十九条”的补充早有先例。如刘完素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6]作为燥病病机补入其中,对指导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1)“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意为凡见到浮而不躁的脉象,表明病位在阳,偏上、偏表浅,与《伤寒论·辨脉法》说的“寸口脉浮为在表”[7]之意略同。在外则为表证,故症状多以热病为主。“其有躁者在手”,宋代医家庞安时认为“躁谓脉数”,“脉不躁,是足太阳膀胱脉先病,脉加躁者,又兼手太阳小肠也”[8],意为脉象浮而兼躁,则病位应在手三阳经。《灵枢·始终》:“人迎……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意与此同[9];(2)“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意为凡见到细而沉的脉象,表明病位在阴,偏下、偏内,与《伤寒论·辨脉法》说的“寸口脉……沉为在里”[10]之意略同。在内则多为里证,所以症状多见到骨痛。“其有静者在足”,庞安时认为“静谓脉不数”,“脉静者足太阴始传也”[11],意为脉象沉细而静,则病位应在足三阴经。
(1)《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阴阳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互相转化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而阴阳病机又具体分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5个方面[12]。阳盛的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热亢盛而阴液未亏(或亏损不甚)的实热证候”[13],阴盛的病机特点表现为“阴盛而阳气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证候”[14];(2)详析本段经文,脉浮者病位在表,故其病位属阳;而邪气束表、卫阳被遏则多见发热,故其病性属阳。足三阳经受邪,邪气化热而致脉象浮中兼躁,则为累及手三阳经,其病变多位于经络循行部位,如“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肩前臑痛”[15]。脉沉者病位在里,故其病位属阴;邪气在内郁遏阳气运行,阳气无法温煦机体,气血不通则痛,若累及骨可见骨痛,如“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16],故其病性属阴。足三阴经受邪,脉沉细而静为寒象,则不累及手三阴经;(3)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对照该段经文可知,其叙述符合阴阳偏盛的病机特点,故可作为阐发阴阳病机的经文,补入“病机十九条”。
[1]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65-66.
[2]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22.
[3]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89.
[4]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9.
[5]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9.
[6]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
[7] 钱超尘,郝万山.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8] 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
[9]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490.
[10] 钱超尘,郝万山.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11] 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
[12] 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61.
[13] 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62.
[14] 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62.
[15]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500.
[16] 钱超尘,郝万山.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