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丹荣根满
(1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廖 丹1荣根满2
(1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6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结果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患肢肌力达4~5级,失语、面瘫均明显改善,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和预防能有效地遏制损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可改善预后。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疗效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导致临床上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疾病[1-3]。就发病情况分析,主要与一些相关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黏度血症。另外与吸烟密切相关。现就近年来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男152例,女14例,年龄45~80岁,平均61.3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84例,病史最长30年,最短1年,发病时血压增高82例,占49%。有冠心病30例,病史最长达12年,有糖尿病34例,病史最长24年,均服用降糖药物控制。嗜烟者82例,其中吸烟时间最长达44年之久。
1.2 临床表现
一侧肢体瘫痪98例,双侧肢体瘫痪12例,无定位体征56例。语言功能障碍106例,其中语言表达障碍74例,混合性失语32例。中枢性面瘫80例,假性球麻痹24例。
1.3 影像检查
166例患者均进行头颅CT扫描。其中14例头颅CT正常,36例为腔隙性脑梗死。梗死面积:最大66 mm×50 mm×60 mm,最小4 mm。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8例,内囊区22例,脑室旁56例,颞顶叶18例,外囊4例,额叶8例,小脑6例,桥脑4例,枕叶6例。166例患者有ST-T改变者60例,合并心律紊乱者36例,其中以偶发房早、室早多见。有4例并发房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66例中有158例进行血液黏稠度检查,74例明显增高,尤其是全血黏度。有48例治疗后明显下降。余26例治疗后复查无明显变化。
1.4 治疗方法
166例均进行络泰、复方丹参液、维脑路通、降纤酶等活血化瘀、扩容治疗。
络泰治疗人数78例,治愈率68.5%。复方丹参液治疗人数52例,治愈率60%。维脑路通治疗人数28例,治愈率50%。降纤酶治疗人数8例,治愈率62.5%。随访观察最长者3年,平均在2年左右。其中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患肢肌力达4~5级,无痴呆等,且失语、面瘫均明显改善者140例。余26例生活尚不能自理。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探索到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低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缺血性心脏病、年龄、糖尿病、吸烟及全血高黏度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中老年人高血压较血脂高更易发生脑血管病。本组高血压发病率占50.6%,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其次为血黏度增高。有些作者已注意到脑梗死的发病时间与血黏稠度清晨高峰值之间时间上的同步关系,并认为血黏度是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6-8]。本组全血黏度增高74例,占全部45%,可说明全血黏度高发生率较高,与国外报道观点相同,因而在治疗时用各种方法降低血黏度是合理可行的。另外,糖尿病、冠心病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9-12]。本组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年龄平均 61.3岁,既往史以高血压病发病率最高(占50.6%);其次为吸烟、高黏度血症、糖尿病等。由于糖尿病可引起血浆蛋白异常、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力增加、花生四烯酸敏感代谢促使血小板血栓素合成增加和前列腺环素合成减少;同时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变形性减弱。以上原因促使糖尿病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血管壁硬化、微循环障碍,导致脑梗死发病率的增加。本组有糖尿病患者34例,冠心病30例,且发病时限长,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CT扫描梗死部位看,脑室旁病灶多见,且有56例无肢体瘫痪,但CT报告有异常改变;另14例CT正常,但临床有肢体功能改变。本组36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占总数20%以上。
在诊断方面,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 CT 扫描均可迅速作出诊断。在治疗方面,由于患病年龄的因素,多采用保守治疗,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溶栓疗法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实施,我们主要采用扩血管,活血化瘀类药物加以改善。从本组可看出,络泰治疗脑梗死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说明络泰在降低红细胞聚集力,缓解高凝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其他药物[13-18]。关于脑梗死的预防提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半夜起床多喝几杯清水可起到阻止血浆体积减少,血液稀释,可预防血黏度高峰值的时间发病作用。另据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缺血性卒中发病 24 h 内存在周期性生物钟特点,缺血性中风主要发生时间于夜间及凌晨前后,主要原因和机制为血压于午夜前最低,特别老年人更为明显,尤其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者,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当血压下降至自动调节低限时,使脑血流量下降,导致梗死的发生[19-21]。目前尚无准确判断卒中发病时间的具体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对于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另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五个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可普及应用。在卒中预后方面,据报道在缺血性卒中第3年约84%~89%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达到显著好转水平,本组随访3年,其中140例,占84%患者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故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脑梗死可在发病后1个月内开始,有利于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的不安,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产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自理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精神追求到饮食结构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渐年青化,这就提醒人们要从早做起建立对疾病的预防观念,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限制热能摄入是降低血脂及脂蛋白的重要因素;②合理摄入蛋白质;③研究认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钠摄入与脑卒中病死率成正相关,故不易过食脂肪;④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以谷类为主,少食单糖、双精食物,注意增加水果蔬菜等纤维摄入;⑤生活习性方面,控制食盐摄入量,戒烟,多运动,睡眠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增加醋摄入量。只有做到预防为主,才能有效地遏制各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家庭幸福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2-25]。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脑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0(28):15-1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 379-380.
[3]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3:470-473.
[4]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381-383.
[5] 贝政平.内科诊断标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31-337.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7(1):55-56.
[7] 孙会成,荣阳,荣根满,等.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54-55.
[8] 王鸿利.溶栓疗法治疗血栓性疾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 (9): 530-533.
[9] 韩仲岩,丛志强.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64-67.
[10] 刘玉,荣阳,荣根满,等.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45-46.
[11] 孙会成,荣阳,荣根满,等.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TCD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6-38.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率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01-309.
[13] 薛兆利.现代心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51-359.
[14] 陈修.心血管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63.
[15] 龙蓓.低分子肝素与心血管疾病[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12,39(5): 19-20.
[16] 黄怀宇,赵晓晖,黄志东,等.经颅多普勒自动监测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的干预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16(36): 246-247.
[17] 龙洁.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进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 31(5): 298-300.
[18] 荣根满.控制高血压,警防脑梗死[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 8(3):200-201.
[19] 刘玉,荣阳,荣根满,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62-63.
[20] 侯荣林,荣阳,荣根满,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迟发呈现影像改变的进展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77-79.
[21] 沙瑞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 (2) : 90-91.
[22] 张素平,方燕南,苏镇培,等.脑梗死分型与临床因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1):659-660.
[23] 陈清棠.急性脑血管病 306 例1-4年随访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2013,46(2):110-111.
[24] 许治强,梁燕玲,周伯荣,等.急性脑卒中头颅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1):74-76.
[25] Dozonok,LshiiN,Nishiliara Y,et al.Anautopsy study of the incidence of lacunes in relatron to age,hypertension and arteriosderosis[J]. Stroke,2013,43(8):993-995.
R743.3
B
1671-8194(2014)27-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