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锋
摘 要:作为高校新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新闻写作课在当下遇到了新的挑战。视觉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大多依赖图片、影像等渠道接收信息,有限的纸媒体阅读也蜕变成“浅阅读”、“微阅读”甚至“看而不读”。为此,可以从结合新闻热点问题授课,指导学生新闻写作方法与灵活运用互联网和其他媒介资源三方面来改进新闻写作教学。
关键词: 高校;新闻写作;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30-02
对高校新闻院系的学生来说,包括消息、专稿和深度报道等文体在内的新闻写作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将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功,还是求职时进入新闻行业的敲门砖。包括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在内,在招聘、考察新人时,几乎都要进行新闻采写能力的考察与测试。但是当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青年学生信息接收方式的更新以及兴趣点的转移,新闻写作课不再是受学生青睐的课程,从而使日常教学工作遭遇挑战,教师开始面临如何争取学生眼球、如何确保和提高写作课教学质量的新问题。
一、新闻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以视频为主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学生对文字消息缺乏兴趣
青年学生平时大多住在学校宿舍,其媒介接触主要是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其信息接受和娱乐活动主要是视频的方式。视频、音频和动漫,这些信息方式和娱乐内容,不仅直接快捷扑面而来,而且不用经由文字的中介,甚至几乎不用“过脑”。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理论,传播媒介的技术形式,无疑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述青年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直接造成了当下青年人以感性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较差的特点。
具体来说,当下的大学生对由文字构成的线性文本缺乏耐心和兴趣,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使他们对由文字构成的消息和通讯等信息报道文本缺少关注和阅读。这种缺乏,直接导致他们对新闻文本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也不利于新闻写作的学习和能力养成。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的道理就在于,熟读之后,便深入于人的潜意识层面,以后自觉不自觉就会脱口而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和表达习惯的训练和养成。学习新闻写作一个重要前提,无疑就是平日或者多年来的大量新闻报道阅读和文字的滋养。但现在既缺乏新闻报道的阅读,也缺少文字的滋养熏陶,自然就给新闻写作课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青年学生对文字构成的文本少有兴趣。
(二)浅阅读和微阅读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文字消息结构和风格的把握
由于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和普及,以往的潜心阅读正在蜕变为“浅阅读”、“微阅读”,甚至是“看而不读”,这种娱乐化的阅读或消费化的阅读,所追求的只是感官的满足和即时的快乐,而几乎没有思想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同时,也不会有对文本的把玩赏析和读写能力的提高。
据资料介绍,到2013年7月,中国仅腾讯和新浪两家网站的微博账号就已经接近11亿个。全民的“微化”,一方面使每个公民都有了传声筒,人人都是记者了,另一方面,作为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其文字读写能力却面临衰减的趋势。尤其是长篇的文字报道,更为青年人视为畏途,也使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等特稿的策划、采写训练面临更大困难。
(三)新媒体、新时尚使新闻写作课程被忽视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相应的新闻学教育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新课程进入了高校新闻院系的课堂,这种变化原本是希望为学生增加新的本领,使他们更加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需要,即在熟练掌握传统媒体采写编评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娴熟地运用新媒体来呈现新闻内容,增加媒体的吸引力。但课程的多元化革新,也往往使学生喜新厌旧,比如一味追求课程的新奇趣味,从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的传统课程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新闻教学中,学生对非线性编辑、多媒体制作、动漫制作和手机媒体、微电影等课程趋之若鹜,而对需要坐冷板登和大量个体训练的写作类课程却不再感兴趣,将此类必修课视为负担,相关的选修课更是不愿问津。
这些都是新闻写作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教育机构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并不断寻求解决
之道。一方面许多学生在报考新闻院系时都是希望学成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功夫,并以此来立足社会报效国家,学生家长更是寄厚望于学校的;另一方面高校承担着为新闻传播事业输送人才的社会责任,近年来许多新闻单位对新闻院校毕业生的不满更应该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
新闻教育机构必须直面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媒介走向融合的现实,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变危机为机遇,不断探索新闻教育的新机制,以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改进新闻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新闻报道热点授课
比如2011年春季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事件从发生之日起就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中日是邻邦,大学生对此也高度关注。因此,笔者在当年春天讲授新闻写作课程时,便有意识地结合日本地震灾害的报道,来说明问题强化认识。
在讲到新闻报道角度时,强调可从贴近性方面确定新闻报道角度。而当时哈尔滨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正突显了这一点,大量报道都关注在日中国人尤其是哈尔滨的游客、留学生及劳务人员的情况。在课堂上列举这些新闻,一方面新闻本身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正在发生的事件,另一方面又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按接近性原理寻找新闻报道角度。
2011年3月16日,中国民航客机首次赴日本接回在日同胞。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生活报》记者连夜守候在哈尔滨机场采访同胞归来的情况,并在第二天用几个版的篇幅进行大量报道。笔者就以当天的报纸报道为依据,向学生说明消息文体与通讯文体的区别:前者只报道事件的概况、结果,而通讯要报道更多的细节,再现在日同胞回国后与家人团聚的激动与欣喜。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消息是客观冷静的,通讯在字里行间都可以透露记者的主体意识。
再比如2012年3月23日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哈医大杀医案。当时媒体上充满了医疗行业和社会各界对行凶者的批评声讨,以及对无端遇害的实习医生的惋惜之情。但在讲到新闻客观性时,笔者也援引此事件后期关注行凶者的两篇报道,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客观全面看待问题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学习新闻文体的短段落、多段体特征以及写作中的“跳笔”行文时,则以《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赵涵漠3月28日的报道《医学生之死》为例,使学生既了解杀医案中不幸逝去的当事人,又能体会到新闻文体的独特风格。
同样是发生在2012年春天的最美女教师事件,笔者也引导学生从新闻写作技巧的角度关注有关张丽莉的报道。比如细节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等等。
(二)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新闻写作方法
高校本身就是媒体的新闻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大学的快速发展,比如连续多年跻身中国高校百强、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等等。新闻媒体特别是本地媒体对黑龙江大学的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笔者在新闻写作课堂上,也引导学生关注有关自己学校的报道,体会事件的新闻价值、报道角度以及当事记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从中领会新闻及其写作要领。
发生在自己所在的校园里的事成了报纸、电视里的新闻,甚至学生们自己还不知道、没觉察的事已经上了新闻媒体,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在课堂上以案例展示时,非常能引发大学生的兴趣,相应的讲解也容易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比如,像学校七十周年校庆和承办“五月的鲜花”大型演出这样的活动,媒体都会有多种多样的报道,都可以拿来作为学习写作技巧的案例。有时抽象的知识或者经验的讲授很难让人有真切的体会,但一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们往往豁然开朗眼睛放光。
再比如2012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刊发报道《黑龙江大学;出明星的大学》,后来笔者在新闻写作课堂上提及和展示这篇报道时,大学生极为惊叹,并争相阅读。结合这篇通讯报道,笔者讲解了通讯的主题、选材和结构等写作要领,增加了学生的印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相关,有关大学生考试和就业、在哈高校的报道,由于身份、地理上的接近性等,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也注意搜集和展示。
(三)灵活有效运用互联网和其他媒介资源
首先,是有效地利用电视新闻节目,说明新闻写作与报道的要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使课堂富有变化,避免文字描述或者语言的单调感。比如在讲到特写的写作方法时,笔者给学生播放黑龙江电视台报道张丽莉的特写报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在讲到细节的作用时,也借助电视新闻节目的细节展示,要求学生要像电视镜头那样捕捉和展示生动的细节,以加深报道的感染力。
其次,是有效地利用纸媒体的电子版资源,丰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耳目一新。现在几乎所有的报刊都有了电子版,而且几乎同纸质版同时上线传播。在课堂上介绍新闻报道时,可以将其所在版面以图片的方式和盘托出,使学生对稿件位置、组合以及图文搭配和标题结构有直观的认识与把握。
第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增强教学的互动和直观性。黑龙江大学现在搭建了全校性的网络教学平台。这对新闻写作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渠道。教师不仅可以在该网上向学生上传文字和音视频的报道案例,并围绕教学问题或案例展开网上交流,还可在网上布置作业并现场展示和批改学生的报道习作。在课堂上,只要登录作业页面,就可以打开学生的作业,现场与学生一起体会和讨论其优点与问题。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和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既给新闻写作教学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应对的机会和便利。实质是,对新闻写作课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多了。一方面要及时掌握各类新闻热点,结合最新鲜的案例开展教学,使新闻教学与传媒实践紧密呼应;另一方面又要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内容资源,灵活利用,立体展现,从而确保新闻写作课的生命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