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菊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每位教师也都能自觉践行这个新课程理念。但是,在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时,部分教师却没有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还有教师参与。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
一、结构合理是前提
学习小组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成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首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长与爱好、知识与能力、性格与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安排小组时可以好、中、差相结合的形式来组建,让优生带动差生;也可以以兴趣为主要分组策略,让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还可以以学习内容的难易来安排小组,把学困生安排在一起来操作一些简单的自主合作内容,这样他们在小组里就没有歧视,就会找到自尊;把优等生安排在一个组,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样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能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
下面以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几个探索内容来具体谈一谈。教学第7页“合作探究”(如下图),我是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有没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自主合作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营造一种让学生乐于探究、想自主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效果。为此,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延伸到喜欢数学学习。其次,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第三,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我跟爸爸学设计》,教材第55页只是把一座斜拉桥抽象出一个平面让学生学着画设计图。由于没有立体感,学生对教材上的图产生不了兴趣,让学生来设计这个图也就没有了动力。我在教学之前,先向学生出示了长江上的几座斜拉桥,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把这些大桥抽象成平面图,让学生在一起自主讨论如何来设计这座大桥。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三、方法指导是基础
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与他们掌握一定的自主合作方法有很大关系,当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时,他们就能圆满完成探究任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具备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时,我们要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巡视,(下转第65页)(上接第61页)通过观察他们学习的过程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技能,从而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有实效性,而不至于走弯路。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页自主练习时,有的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不到学生中进行指导,而是在讲台前做下一步的教学准备,当学生自主完成之后,只是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在练习这些题目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知道。所以,我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计算情况,结果就能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结果中少写一个0,还有的没有进位等错误现象。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错误,我一对一地耐心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在我的指导下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时的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中习得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每位教师也都能自觉践行这个新课程理念。但是,在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时,部分教师却没有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还有教师参与。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
一、结构合理是前提
学习小组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成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首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长与爱好、知识与能力、性格与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安排小组时可以好、中、差相结合的形式来组建,让优生带动差生;也可以以兴趣为主要分组策略,让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还可以以学习内容的难易来安排小组,把学困生安排在一起来操作一些简单的自主合作内容,这样他们在小组里就没有歧视,就会找到自尊;把优等生安排在一个组,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样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能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
下面以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几个探索内容来具体谈一谈。教学第7页“合作探究”(如下图),我是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有没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自主合作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营造一种让学生乐于探究、想自主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效果。为此,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延伸到喜欢数学学习。其次,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第三,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我跟爸爸学设计》,教材第55页只是把一座斜拉桥抽象出一个平面让学生学着画设计图。由于没有立体感,学生对教材上的图产生不了兴趣,让学生来设计这个图也就没有了动力。我在教学之前,先向学生出示了长江上的几座斜拉桥,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把这些大桥抽象成平面图,让学生在一起自主讨论如何来设计这座大桥。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三、方法指导是基础
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与他们掌握一定的自主合作方法有很大关系,当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时,他们就能圆满完成探究任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具备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时,我们要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巡视,(下转第65页)(上接第61页)通过观察他们学习的过程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技能,从而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有实效性,而不至于走弯路。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页自主练习时,有的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不到学生中进行指导,而是在讲台前做下一步的教学准备,当学生自主完成之后,只是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在练习这些题目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知道。所以,我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计算情况,结果就能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结果中少写一个0,还有的没有进位等错误现象。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错误,我一对一地耐心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在我的指导下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时的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中习得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每位教师也都能自觉践行这个新课程理念。但是,在运用这种教学策略时,部分教师却没有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还有教师参与。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
一、结构合理是前提
学习小组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成效。在安排学习小组时,首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长与爱好、知识与能力、性格与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安排小组时可以好、中、差相结合的形式来组建,让优生带动差生;也可以以兴趣为主要分组策略,让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还可以以学习内容的难易来安排小组,把学困生安排在一起来操作一些简单的自主合作内容,这样他们在小组里就没有歧视,就会找到自尊;把优等生安排在一个组,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样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能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
下面以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几个探索内容来具体谈一谈。教学第7页“合作探究”(如下图),我是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有没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自主合作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营造一种让学生乐于探究、想自主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效果。为此,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延伸到喜欢数学学习。其次,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第三,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我跟爸爸学设计》,教材第55页只是把一座斜拉桥抽象出一个平面让学生学着画设计图。由于没有立体感,学生对教材上的图产生不了兴趣,让学生来设计这个图也就没有了动力。我在教学之前,先向学生出示了长江上的几座斜拉桥,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把这些大桥抽象成平面图,让学生在一起自主讨论如何来设计这座大桥。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三、方法指导是基础
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与他们掌握一定的自主合作方法有很大关系,当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时,他们就能圆满完成探究任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具备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时,我们要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巡视,(下转第65页)(上接第61页)通过观察他们学习的过程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技能,从而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有实效性,而不至于走弯路。
如教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页自主练习时,有的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不到学生中进行指导,而是在讲台前做下一步的教学准备,当学生自主完成之后,只是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在练习这些题目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知道。所以,我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计算情况,结果就能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结果中少写一个0,还有的没有进位等错误现象。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错误,我一对一地耐心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在我的指导下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时的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我们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中习得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