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视域下温州科研创新能力探析

2014-01-25 05:47周志峰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8期
关键词:温州学术创新能力

周志峰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温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投入,温州的科研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科研成果很大一部分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外文的学术期刊上。通过检索国内外期刊和索引数据库,温州地区发表中文论文8.3万余篇,外文论文近6000篇,并且以每年数千篇的数量递增。应用信息计量指标和工具对科研论文进行分析,可以测度科研主体的学术影响力,而科研主体的学术影响力又能够体现其创新能力和水平。本文拟应用h指数这一新兴信息计量工具对温州各科研主体所发表科研论文情况进行分析,试图衡量和评价温州的科研创新能力。

1 h指数应用于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1.1 h指数的定义

美国学者Hirsch提出了用于评价研究人员科研产出的指标——h指数。Hirsch将h指数定义为:当且仅当一个科学家有h篇被引次数至少为h的论文,同时剩余论文的被引次数都小于h时,该科学家的成就分值为h。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的他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其巧妙地将数量指标(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同时对论文产出力和论文影响力进行测量,克服了其他单项评价指标(如总论文数、总引文数、篇均引文数等)的缺点[1]。

1.2 研究现状分析

h指数获得了国际科学界和图书情报界的高度和广泛关注,先后被Nature和Science杂志报道[2],也迅速成为信息计量学和学术评价研究的热点。之后,众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将h指数的适用层面扩展到国家(地区)科研实力评价、学术机构科研实力评价等领域。科研实施主体的科研实力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创新能力,由此可见,h指数应用于科研主体的创新能力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2.1 h指数应用于科研人员科研实力分析

Cronin和Meho将h指数应用于情报学家排名,并比较了以原始引文统计为基础的排名和以h指数为基础的排名,发现这两套排名之间存在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并显示出h指数在学者历时科学产出的广泛影响上比直接的引文统计表现更为精密[3]。Oppenheim将h指数应用于英国一些资深图书情报学专家的排名,这些专家中的大多数目前已占据较高的职位,结论表明h指数在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里也是一种有用的工具[4]。马妍等测算和分析了中科院2003-2011年院士遴选不同轮次申请人CNKI/WoS论文的h指数等指标,探讨了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于人才遴选的可行性[5]。

1.2.2 h指数应用于科研团队科研实力分析

Anthony和Van对1991-2000年荷兰147所大学的化学研究团体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其研究对象是研究团体而非个别科学家,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到研究团体是科研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层单元。经研究发现,h指数和标准文献计量学指标之间以及和同行评价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对那些规模比较大的研究小组而言更是如此[6]。

1.2.3 h指数应用于国家、机构科研实力分析

匈牙利Semmelweis大学Csajbok等采用ESI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对欧洲等40个国家(或地区)科研论文的h指数及发表论文数量和篇均引用率两种传统计量指标进行了测量比较,得到了科研h指数排序表,还列出了按农业科学等20个学科领域的h指数排序表[7]。曹志鹏以广东的“211工程”高校为例,探索了h指数作为我国高校科研能力评估指标的有效性,认为h指数在评价国内高校科研能力方面表现出优良的特牲,具有发展成为下一代核心评价参数的可能[8]。

2 h指数应用于温州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经过以上的文献分析可知,h指数虽然是针对评价个人学术成就而提出的,但在分析和衡量区域、机构等科研主体上仍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从温州地区、在温高校和在温学者3个层面出发,测算其h指数,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探讨评测温州地区科研主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状况。h指数获取方法:检索所选数据库,将科研主体发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序;从前往后查找排序后的列表,直到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数,所得序号减一即为h指数。

2.1 温州地区科研h指数分析

通过检索中外文期刊论文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在获取科研论文数据的基础上,测算作为一个整体的温州地区科研h指数,并与浙江省内其他地市、省外相关地市进行横向的比较。

2.1.1 区域h指数的获取

科研论文数据的来源:中文科研论文来源选取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外文科研论文选取Web of science。科研论文数据的时间跨度:2000-2013年。检索时间:2014年2月25日-27日。检索途径:作者单位或者地址。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温州市与省内外18个地市科研论文h指数比较

2.1.2 数据分析

如表1所示,温州地区科研论文的h指数为78和54,在浙江省内排在杭州和宁波之后。温州市是浙江省3大中心城市和3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9],其h指数状况与此地位相符合。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比较来看,温州与杭州和宁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对于杭州、厦门、青岛、大连、苏州、深圳而言,温州地区的h指数相对较低,原因在于这些城市聚集了较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杭州有浙江大学,厦门有厦门大学,青岛有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苏州有苏州大学,深圳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诸多名牌高校的研究院等。这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成为所在区域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温州和东莞同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地区,而在科研h指数方面,温州比东莞要高很多,原因在于温州拥有温州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在基础科研上要好于东莞。

温州要在区域发展和城市竞争中取得优势,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重要的推动力。以h指数审视科研创新能力,不在于扩大科研产出的数量,而在于提高其质量,培育学术影响力高和创新性强的成果。

2.2 温州地区高校科研h指数分析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通过h指数的测算和比较可以比较高校之间科研的影响力和创新水平。通过检索中外文期刊论文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在获取科研论文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在温高校科研h指数,并与浙江省内部分高校进行横向的比较。

2.2.1 高校h指数的获取

科研论文数据来源:中文科研论文来源选取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外文科研论文选取Scopus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科研论文数据的时间跨度:2000-2013年。检索时间:2014年3月2日-4日。检索途径:作者单位或者地址。具体如表2所示。

2.2.2 数据分析

在温高校中除了温州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其他都是高职类的院校,而高职类的院校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科学研究不是其主要的职能,因此本文中只将其h指数计算出来,而不对其进行讨论和比较。在一个区域内,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通过相互的对比明确各自的科研水平。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的《2014浙江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温州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分别排在浙江省高校的第8、10位。在表2中,除了列出了在温州的高校外,还列出了排行榜中位列前10位的其他省内高校,以便于与温州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进行横向的比较。如表2所示,在浙江省高校中,浙江大学的科研h指数遥遥领先,这是由其在省内高校中一家独大的地位决定的。从h指数视角看,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温高校的科研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在浙江省内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要达到一流的水平,还需要注重科研的内涵式发展。

2.3 温州地区科研人员h指数分析

h指数的提出最初就是为评价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是获得高影响力的源泉,笔者认为h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学术创新能力。

2.3.1 温州地区科研人员h指数获取

关于温州地区科研人员的h指数分析,本文从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各选取一人作为代表进行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温州地区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众多,限于本篇论文篇幅,无法一一列举;二是科研人员的h指数的计算应从其开始进行科研工作时算起,对于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经历,笔者无法一一进行精确核实。本文中,自然科学领域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黄少铭教授为例;人文社科领域以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佑镁教授为例。

(1)通过网络获取黄少铭的研究经历,他的科研经历中涉及的机构包括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英国Sussex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美国Duke大学和温州大学。他的科研论文主要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检索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其h指数为30。

(2)通过网络获取王佑镁的研究经历,他的科研经历中涉及的机构包括江西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他的科研论文主要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其h指数为18。

表2 在温高校与浙江省内其他高校h指数比较

2.3.2 数据分析

Hirsch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h指数能达到20,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能达到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能达到6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按照这个标准,以国际视野审视,黄少铭教授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并正向杰出的科学家迈进。2009年,梁振辉等曾应用h指数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10],王佑镁教授进入了“1998至2007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30位研究人员”名单,当时其h指数为7。目前,其h指数已达18,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当然,h指数在评价研究人员成就时存在局限,数值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的科研人员,并且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之间h指数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3 结语

h指数计算和获取较为简便,且具良好的特性,可以作为衡量区域、高校科研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指标与工具。温州地区的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获取所拥有人才的h指数,了解他们在所在学术领域所处的位置。h指数还可以作为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遴选人才和招聘人才的标准和工具,准确地把握候选者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水平。

[1]Hirsch,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2005(46):16569-16572.

[2]Ball P.Index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J].Nature,2005(7053):900.

[3]Cronin,B.,&Meho,L.Using the h-index to rank influential information scientis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9):1275-1278.

[4]Oppenheim C.Using the h-index to rank influential British researcher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brarianship[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21):297-301.

[5]马妍,何苗,邢星,等.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于人才遴选的可行性探讨[J].情报科学,2013(6):60-66,82.

[6]Anthony F.J.Van R.Comparison of the Hirsch-index with standard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nd with peer judgment for 147 chemistry research group[J].Scientometrics,2006(3):491-502.

[7]Csajbok,E.,et al.Hirsch-index for countries based on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J].Scientometrics,2007(1):91-117.

[8]曹志鹏.H指数评估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效度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3):18-23,111.

[9]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EB/OL].[2014-3-20].http://www.zj.gov.cn/art/2011/10/31/art_5495_271141.html.

[10]梁振辉,魏顺平.h指数在研究人员评价中的应用——以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7.

猜你喜欢
温州学术创新能力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难忘九二温州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