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越 侯春凤 张春艳
(长春市绿园区青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2)
脑血栓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及护理对策
姜 越 侯春凤 张春艳
(长春市绿园区青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2)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生活指导及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本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3例经过系统的护理后,基本痊愈的29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23例,无变化9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的延长其寿命,值得在临床推广。
脑血栓;健康教育;护理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呛咳。多数患者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1]。因此,在早期及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对他们生理功能的恢复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协助治疗,现在,本文将对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做如下总结。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3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2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9岁,所有患者都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脑血栓,且符合国际脑血管会议所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脑部疾病的患者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因为这个疾病使他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这样不免会使患者变得难过,忧郁,甚至是古怪,暴躁。因此应该多注意脑血栓患者的心理调护,以促进他们的身心恢复。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去考虑事情,他们时常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同情心,要给予脑血栓患者更多的关心,因为这个疾病给他们带来的也许就是偏瘫,甚至失明。如果是失明患者,要更多地和他们交流,聊聊家常生活,多用手和他们进行身体的接触,比如经常抚摸他的手,或者给他做做按摩。要让有偏瘫或语言不利的患者多加练习,这样一来可以恢复身体和语言功能,从而来增强他们的信心。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焦虑的负面情绪、精神压力也会变大,此时就要给予患者最适当的关注及其所需,调整状态,来提高治疗效果。要多沟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来劝慰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让他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要用更多的耐心来照顾患者,用耐心来理顺他们的脾气,加快疾病的恢复,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建设,让他们心情愉悦,充满信心,这样机体免疫力就会增加,疾病也会很快恢复。
1.2.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人群掌握防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国内外研究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一些患者或其家属毫不在意的注意事项,会导致病情的不稳定甚至会妨碍治疗,这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普及,讲座。要让患者对脑血栓有彻底地了解,对于发病机制等因素也要有所熟知,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诱因。脑梗死患者可出现脑功能障碍,肢体偏瘫、面瘫、舌瘫和失语。定向障碍,时间与人等认知力下降,也可出现情感障碍,有的焦虑、易伤感、易激惹;有的抑郁、苦闷、悲观。因此,患者入院后,应给予热情接待,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负责护士、主管医师、科室情况、医护工作时间、住院规则、住院环境等情况,告之患者如有不适和要求,可找医护人员,我们会尽快帮助解决,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性质,治疗方案,鼓励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定能取得好的结果,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应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轻松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安心养病;要让患者清楚他们所吃药物的作用、用量、正常用法以及不良反应;平时也要让患者保持心情平和,太过于激动的情绪对患者也有害,因此可以通过音乐、冥想等各种方法来放松心情,平时可以做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
1.2.3 基础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并观察其瞳孔、呼吸、脉搏、心律、体温等变化,与此同时,还应留意患者是否有头痛、颅压增高等症状,以防万一要做好各种急救准备工作,药品如呼吸兴奋剂、升压药、强心剂,仪器像气管切开包、开口器、人工呼吸器、人工起搏器等,有异常出现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协助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若是老年患者,他们由于长期卧床,机体功能有明显地减弱,呼吸系统的功能也衰退较大,有时气管内的分泌物便不能自主排出,最后会导致痰液堵塞甚至会窒息。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经常辅助做好叩背或是协助翻身,促进患者将痰液排出气管。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他们是否有出血倾向,时刻观察是否出现黑便、是否有意识和血压状况;应用甘露醇等治疗时,适当地选择较粗的血管,从而保障药物可以快速进入体内并减少其刺激血管所带来的疼痛[2],并留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痛痒或是胃肠道反应等。
1.2.4 生活指导:伴随着脑血栓患者病情的恶化,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渐衰退,因此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就更需要精心地护理。首先,应帮助中老年脑血栓患者摆放最为舒适的体位,防止患者长时间挤压局部组织,并告知患者家属应定时帮助他们翻身和拍背,及相应的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从而来降低褥疮的发生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因为脑血栓患者的年龄偏大,在发病后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卧床进行调养,此时口腔内的菌群容易产生失调现象,所以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口腔护理的意义所在,要定期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拭口腔内部,时刻检查口腔卫生;注重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对于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来说,应加强床边的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掉落床下,日常用品也需放在患者周边,方便取用。
1.2.5 康复训练护理:患者的康复训练对于疾病的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每日2次,每次15~20 min,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如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健肢的主动运动;如果病情有所好转、肌力得以恢复,可以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开始逐步练习行走;有些患者的失语的现象,此时要帮助患者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技巧,通过语言与逻辑性的结合,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可以将日常用语、短语写在卡片上,由易到难、由短到长教他朗读[3]。
本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3例经过系统的护理后,基本痊愈的29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23例,无变化9例,总有效率90.32%。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4]。这种病的致死率较高引起临床的重视,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的延长其寿命,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董敏.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15-316.
[2] 倪红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30):574-575.
[3] 王形花,于文源.脑血栓病人的优质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 (9):3294.
[4] 徐俊梅.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2):41-43.
R473.74
B
1671-8194(2014)29-0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