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

2014-01-25 08:40,,,,,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3期
关键词:测报疫病预警

,,,,,

(1.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2.农业部兽医局,北京 100125)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

杜建1,付雯1,王宏伟1,王克文1,李长友2,蔺东2

(1.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2.农业部兽医局,北京 100125)

为构建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制订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战略,本研究对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工作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我国卫生系统和国外监测预警模式进行了初步比较,提出了今后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建设的发展构想。

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是控制和根除动物疫病的主要技术手段,构建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机制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工作的现状

1.1 疫病监测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动物疫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疫情报告管理办法》以及农业部每年下发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等使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监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越来越规范。

1.2 疫病测报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疫情测报网络体系是实施动物疫情监测的硬件基础,包括疫病监测工作体系和信息报送体系。目前,国家已建成了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304个动物疫情测报站、146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及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相关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在内的技术支撑单位。建立形成了乡-县-市-省-国家五级动物疫情逐级电子网络报告系统和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与国家中心之间的监测信息电子网络直报系统。

1.3 监测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目前,农业部每年年初都要下发当年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对全国的重要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监测进行统一安排,提出监测要求,初步建立了按月度开展定期监测与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后集中重点监测相结合,常规监测与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我国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政策,实行免疫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

1.4 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

根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兽医实验室和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列入《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测报站的设备与装备条件。省级实验室着眼于预警分析和技术研究,建成集疫情监测预警、重大动物疫病诊断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市级实验室着眼于疫情监测,建成集免疫效果评估和诊断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县级实验室及测报站着眼于免疫效果监测能力建设,建成紧密联系广大养殖场户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的服务阵地。

1.5 监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大各种监测的培训与应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目前的监测工作已从单一的抗体监测技术提升到能采用多种技术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一是运用血清学方法开展免疫效果评估监测,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科学免疫;二是运用病原学方法开展病原学监测,了解掌握本区域疫病病原分布和动物疫情流行趋势;三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开展疫病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跟踪监测与分析。

1.6 监测覆盖面更加广泛

一是监测病种多。确定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八种重点监测的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5种净化监测的动物疫病;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等一般监测的动物疫病。二是监测对象广。确定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猪、牛、羊、马、鸡、鸭、鹅等多种家畜家禽以及经济动物、宠物、观赏与演艺动物和部分野生动物。三是监测网点全。监测站点或网点涉及种畜禽场、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野生动物栖息点等。四是监测数量大。按照《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全国疫病监测样品量逐年增加,每年血清样品量达到几百万份,病原学样品量达到几十万份。

1.7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目前,农业部每年年初都要下发当年的《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全国的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统一安排,确定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情况下开展紧急流行病调查,在重点地区设置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主要动物疫病的定点、持续监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遇到的特定问题开展专项流行病学调查,为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影响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工作的制约因素

2.1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缺少对瞒报漏报疫情信息、捏造监测结果等问题处置的法规依据,对动物饲养者、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不配合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不报告以及部分实验室擅自采集重大动物疫病病料和擅自公布重大动物疫病等行为的处置缺少法律手段,严重影响疫病测报工作顺利开展和获取真实、全面的疫病信息。

2.2 监测体制不科学

由于我国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为属地管理,人财物由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监测工作受制于地方利益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受制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使动物疫病监测的整体工作出现多种漏洞和失误。

2.3 动物疫情信息平台尚未建设完成

动物疫病网络信息覆盖面相对较窄,规模饲养场、动物诊疗单位、科研院所兽医实验室等单位的疫病信息未纳入疫病报告体系;疫病信息管理不够透明,疫病监测报告资料只上传而不下达,区域间、部门间的疫病和监测情况相互不通报,造成疫病的预测预警不全面、不及时。缺乏自动化信息统计及分析处理平台,缺乏智能化的软件分析系统,动物疫病信息基本依靠人工操作和分析,分析结果难以保证科学、客观、全面。

2.4 监测工作保障力度不足

一是尽管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养殖业快速发展、疫病种类不断增多、投入结构不合理及投入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与监测相关的经费严重不足。二是实验室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更新慢,维护困难,不能满足当前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需要。据调查统计,国家投入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的仪器设备早已过了有效使用期限,应予以报废和更新。三是人员队伍专业素质低,基层兽医实验室人员数量少,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疫病监测和报告工作。据调查,有不少县市动物防疫机构近十多年来没有新进全日专业制本科生。四是监测试剂供应不足,质量难以控制。现有的诊断试剂满足不了工作需求,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和供应不足,对于大部分疫病只有诊断标准而缺乏标准化诊断和监测试剂,且不同单位生产的诊断试剂的判定标准也不同。

2.5 预警工作机制亟待建立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和报告缺乏科学性;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的时间、反馈和交流的时间严重滞后,缺乏时效性;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监测效果不明显;预警指标体系不明确,监测与预警的严重脱节,使得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仅限于数据的收集,而缺乏疫情的分析评估,难以实现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

3 疫病监测的相关比较分析

3.1 与我国卫生系统疫病监测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已建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到基层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各级疾控机构和政府部门。通过网络系统,一是实现了疫情和重大动物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报”,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效率。二是实现了公共卫生信息全面采集和集中管理,在适度开放的原则下,将采集整理好的信息资源服务于政府决策部门、各级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和公众用户。三是实现了及时预警能力,通过信息的快速报送和集中管理,能够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组织调查、监测、救护和救治等措施。

与之相比较,动物疫情报告体系覆盖面小,尚未将规模饲养场、动物诊疗单位和科研院所兽医实验室等单位纳入疫病报告体系;动物疫情报告未能实现全程网络化办公,基层疫病信息依靠文件传送,缺乏时效性;信息统计及分析的自动化技术薄弱,信息处理难以保证科学、客观、全面。

3.2 与发达国家疫病监测的比较分析

发达国家动物疫病监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法律、法规完善、健全,并依法制定一系列规章,以实施国家监测计划。二是动物疫病诊断和监测体系完善,如美国,除有农业部下属几个联邦兽医诊断实验室外,几乎每个州都有一个兽医诊断实验室,并开展大量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从而掌握各州、各种动物疫病的控制情况、发生与流行情况。三是有健全的疫病报告系统和通报制度,如欧盟现有的动物疫病测报系统连接欧盟总部及各成员国相关防疫机构。四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动物疫情的传输、统计、分析、预警、预测、预报、风险控制等工作领域,如欧盟各国2500多个兽医防疫机构通过电脑系统已形成一个严密网络,以对境内的动物及其制品的交易进行监控。

与之相比较,我国动物疫病监测缺少法律保障,疫病监测与报告不能全面有效实施;没有建立区域间、部门间的疫病信息通报制度,信息管理不够透明;网络传输没有贯穿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疫情测报体系。

4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的构想

4.1 疫病监测策略

4.1.1 分阶段实施动物疫病监测 按照疫病控制程度,在疫病的流行阶段、控制阶段、稳定控制阶段、净化阶段和消灭阶段分别实行有针对、有重点疫病监测。

4.1.2 分病种实施动物疫病监测 根据动物疫病种类,分别对新发病及外来动物疫病、一类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和列入国家中长期监测净化的动物疫病实行有针对、有重点疫病监测。

4.1.3 分区域实施动物疫病监测 根据区域性疫病控制特点,分别对免疫无疫区、非免疫无疫区、疫区的动物疫病实行有针对、有重点疫病监测。

4.1.4 分动物种类实施动物疫病监测 根据不同动物种类疫病发生特点,分别对种用动物、原种猪场、乳用动物、肉食用动物、宠物、野生动物实行有针对、有重点疫病监测。

4.2 疫病信息采集报告管理策略

4.2.1 拓宽动物疫情信息收集渠道 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纵向上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委会(居委会)、村民小组疫病信息收集报告网点,横向上建立起动物医院(诊所)、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动物屠宰场(点)、动物运输检查站、动物养殖场、动物疾病诊断室等为疫病信息收集报告网点,实现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检疫信息、诊疗信息、饲养场信息、科研信息、群众举报信息等信息采集、直报的上下一体化。

4.2.2 建立疫情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平台和统一的监测信息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直报、自动化统计分析,实现国家、省、市、县疫病监测数据的共享。

4.2.3 建立科学的疫病监测考评机制,理顺病原学监测阳性结果与疫情的关系,实现疫病测报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

4.3 疫情预警预报机制策略

4.3.1 加快预警指标体系建设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是实现疫情预警的基础环节,应用Delphi法筛选预警指标并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可行的预警指标体系。

4.3.2 加快动物疫病预警体系的构建

动物疫病预警体系主要包括动物疫病检测体系、动物疫病报告体系、国外疫情监视体系和流行病学分析体系4个部分。在开展动物疫病检测体系、动物疫病报告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开展国外疫情监视体系和流行病学分析体系建设。

4.3.3 建立重大动物疫情风险分析评估数学模型,依据模型开展动物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

4.3.4 建立监测分析评估制度

成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专家委员会,每季度组织各省(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情况,分析疫情形势。

4.3.5 建立动物疫情自动预警系统

以动物疫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效、快速、通畅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信息网。研究开发动物疫情自动预警软件,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直报、自动化统计分析和动物疫情自动预警。

4.3.6 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工作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应借鉴吸收卫生部门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尤其应引入成型的预警软件平台,加速我国预警系统的建设进度。

4.4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保障措施

4.4.1 研究制定《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管理办法》《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等有关管理规章,使监测预警工作更加有法可依。

4.4.2 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动物疫病监测的人员经费和工作运转费用。

4.4.3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加强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

4.4.4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对各级从事动物疫情报告、监测和预警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4.4.5 加强动物疫病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的研究,建立简便、快捷、高效的动物疫病监测技术,提高疫病监测能力和效率。

S851.33文献识别码:B

:1005-944X(2014)03-0009-04

李长友,蔺东

注:吴顺意,兰邹然,刘光辉,王泽洲,谷志大,白玉坤,孙考取,刘道新,王晓亮也参与了本文撰写

猜你喜欢
测报疫病预警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