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的综合防治

2014-01-25 07:34:46孙晓燕王娜山东省微山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每千克家兔内服

文│孙晓燕 王娜(山东省微山县畜牧兽医局)

随着养兔业的迅速发展,兔病种类亦随之增多,兔病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一、兔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1.饲料使用不当或喂饲被污染发霉的饲料,使兔发生营养病或中毒病;不喂全价饲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黄曲霉菌中毒,肠炎症,便秘症等。

2.潮湿、污染及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病兔、带毒菌痊愈兔的引进;饲料、用具、进入兔舍的人员等。

3.卫生条件不好,环境潮湿容易患寄生虫病;不定期驱虫、不杀灭外界寄生虫及虫卵。

4.其他会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如应激因素、捕捉、转群、参观、饲料的变动、拥挤、温度误差、湿度误差、有害气体的侵蚀等。

二、经常观察兔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一观食欲。一般说食欲旺盛是家兔健康的表现。如果少吃或不吃则有病;有时吃青不吃精,一般是患有伤食痢疾,慢性出血败症及41℃以下炎症疾病;吃软青饲料表示缺水份或便秘;各种料都不吃,则是患41℃以上炎症疾病、痢疾、肠炎的后期表现等较重疾病。

二观粪便。正常兔粪便应光滑、有弹性,成年兔粪便的大小在0.5~1厘米,排便一次5~6粒。如果夜间拉软粪,粪便色黄,有点潮湿,体积较大,一般是腹泻的前期表现;如果粪便的形状变成有尖尾的形状,这是肠道病的前期表现;如果粪便很小很硬,呈三角形,数量越来越少,是便秘的前期表现;如粪便稀薄数量多,粪便中有明显的纤维,一般是腹泻。如粪便稀黄,时多时少,是患球虫病的表现。

三观耳、眼、鼻。健康兔耳色呈淡粉红色,如果变白色且耳温很凉,一般是消化道疾病,如伤食、菌痢、便秘、盲肠便结等体温都偏低;如果耳色过红,温度较热,一般是患有高热疾病,如肺炎等。耳温在春秋季上半耳凉下半耳热,冬天耳凉,耳根热,夏天耳尖,耳身热为健康,否则是得病的表现。健康兔眼鼻干净无污物,如发现有污物是病态的表现。

四观腹部。健康兔的腹部应软而有弹性,如果腹部涨紧是有病表现。用手摸盲肠,应无明显感觉,如发现盲肠中有较大较多的块状物,一般是患肠便结;用手触摸直肠其中的粪便排列比较均匀属正常。用手触摸子宫,健康的子宫有软感,如发现子宫硬而粗或子宫有较大结疖都是病态的表现。

五观呼吸、心跳、体温。家兔的正常呼吸是2 0次/分钟,心跳8 0~1 0 0次/分钟,体温38.5~39.5℃。

六观“机械变化”动态。健康兔听到声音,两耳竖起,表现出很机灵的样子。如听到声音无反应或反应很小,是有病的表现;家兔休息时,应身体伸长或侧卧,如四肢放在一起,背凸起是病兔表现。

三、兔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科学的饲养管理。按兔的年龄、性别、体重适时分群饲养,成年兔要单笼饲养。饲料配方合理、定时限量;要求环境安静,减少应激;兔舍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均匀的光照及良好的通风。最好进行阶段式养殖。不同的季节制定出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措施,以减少应激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家兔对疾病的抵抗力。

(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检疫工作,及时查明、控制、消灭传染源。

(3)定期消毒,杀虫防兽、消灭老鼠以截断传染途径。及时清理粪污、病死兔以及污染物或传染来源的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工作。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按兔免疫程序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疫苗,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兔瘟免疫:兔瘟组织灭活苗,断奶兔和成年兔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半年;兔瘟油佐剂灭活疫苗,每只兔皮下注射1毫升。未曾免疫过的母兔群,其产下的仔兔应在20~30日龄进行第1次预防注射;免疫过的母兔群在45日龄进行预防注射,免疫期为1年。

兔巴氏杆菌病免疫:应用兔巴氏杆菌灭活苗,30日龄以上兔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只,间隔14天再加强免疫1次,1毫升/只;间隔6个月进行下一次免疫。

兔波氏杆菌病免疫:应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灭活苗,孕兔在产前2~3周或配种时,皮下注射1毫升。断奶前1周的仔兔和成年兔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只,免疫期为半年,免疫2次/年。

兔魏氏梭菌病免疫:应用兔魏氏梭菌灭活苗,30日龄以上的兔,均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间隔14天再注射1次,免疫期为6个月。

兔沙门氏杆菌病免疫:应用兔沙门氏杆菌灭活苗,断奶1周的幼兔、孕前及初孕兔、成龄兔均皮下1毫升,免疫2次/年。

兔大肠杆菌病免疫:兔大肠杆菌灭活苗,20~30日龄的仔兔肌内注射1毫升/只,免疫期为4个月。

兔黏液瘤病免疫:用黏液瘤兔肾细胞弱毒苗,按使用说明书标注的剂量加生理盐水稀释,给断奶仔兔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1年。

兔绿脓假单胞菌病免疫:用兔绿脓假单胞菌多价灭火苗,每兔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半年。

(5)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兔群除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外,群体应用药物预防疾病,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产后3日内母兔每次内服0.5克的长效磺胺,每日2次,连服3天可预防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或每千克体重用痢特灵5~10毫克,混入饲料中内服,每日2次,可预防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将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量混入饲料中内服,每日2次,连用3周,可预防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及球虫病的发生。用喹乙醇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每日内服2次,连服3日,可预防巴氏杆菌及魏氏梭菌的发生。在兔群中,防止球虫病的感染是提高仔兔成活率的关键。平时可在饲料中经常混入一些葱、蒜等食物,同时要注意用药物预防。在仔兔开食或断奶期间,可用球痢灵,每千克体重50毫克,每日内服2次,连用5日;或氯苯胍,每千克饲料中加药150毫克,断奶开始连用45日,可预防球虫病,滴虫病及其他细菌的感染。在使用药物预防时,应注意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要进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防治。

(6)定期驱虫。必须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一般在春秋两季应进行两次全群普遍驱虫。驱虫药要选择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的药物,丙硫咪唑就是较理想的驱虫药物,可以驱除线虫、绦虫、绦虫蚴及吸虫。驱虫时注意药物剂量要准确;驱虫后对病兔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先做小群驱虫实验再进行全群驱虫;驱虫后要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7)预防中毒。一是防止农药中毒,如有机磷化合物(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杀螟磷等),严格防止饲料源被农药污染、严格控制青饲料的来源、治疗外寄生虫病时严格遵守使用规则防止家兔啃咬。二是防止饲料中毒,如霉饲料霉菌中毒、棉籽饼中毒、马铃薯中毒、有毒植物中毒等。三是防止灭鼠药中毒。

一旦发现家兔中毒应立即采取洗胃、缓泻、应用解毒剂、放血、利尿、对症处置。

2.治疗。

(1)家兔的给药方法。内服给药包括自行采食法、投服法、灌服法和胃管投药。直肠给药,发生便秘毛球病时内服给药效果不好,可用直肠灌注法。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气管内注射。外用给药包括点眼、洗涤、涂擦、药浴。

(2)兔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几种药物。青霉素钾盐(或钠盐)用于治疗兔葡萄球菌、李氏杆菌、坏死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生殖道、皮肤等组织感染。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4万~6万单位,每天2次。青霉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混合应用。

硫酸链霉素用于治疗兔巴氏杆菌、败血波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及全身的感染。肌内注射每千克体20毫克,口服每千克体重40毫克以上,每天2次,细菌对本品易产生抗药性,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抗菌效果。

硫酸阿米卡星用于治疗兔肠道及全身的感染。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天2次。

硫酸庆大霉素用于治疗兔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的肠道和全身感染。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土霉素用于治疗兔巴氏杆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及全身组织的感染。肌内注射土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每天2次。

磺胺药物包括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复方新诺明(COSMZ)、磺胺喹啉(SQ)、复方敌菌净(CODVD),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0.2~0.3克,内服0.3克,首次倍量。用于治疗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弓形虫病、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

氯苯胍、球痢灵混饲按每10千克兔料加入氯苯胍1克,球痢灵(二硝托胺)内服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

3.扑灭措施。一般包括迅速报告疫情,尽快做出确切诊断;对兔场及时进行消毒,病兔实行隔离并且封锁疫区,治疗病兔或合理地处理病兔;严密合理的处理尸体等。

猜你喜欢
每千克家兔内服
内伤内服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内服外敷防疫情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8
卖 葱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8
为什么赔了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8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