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扬州 225111
自拟健脾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临床观察
翟玉刚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扬州 22511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痰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诊疗规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化痰汤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1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化痰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健脾化痰汤;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等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本病与中医学的“久咳”病相类似,归属于中医学“咳嗽”或“喘证”等范畴。
笔者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自拟健脾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63±6.7)岁。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2~74岁,平均(62±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①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②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③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慢性支气管炎痰浊阻肺型: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黏,胸满窒闷,纳呆,口黏不渴,甚或呕恶,舌苔厚腻色白,脉滑。
1.4 排除标准: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炎,肺肿瘤,尘肺,肺纤维化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咯痰。②并发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按照西医诊疗规范,予以控制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
2.1.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痰汤,方药组成: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桔梗10g,甘草6g,杏仁10g,麻黄10g,丹参15g。痰浊量多,胸痞满闷者加苍术、厚朴;痰白多沫,怯寒背冷者,加干姜、细辛;肺热者,加黄芩、鱼腥草。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口服。
两组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2.2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疗效标准确定:临床控制:咳嗽、喘息、咯痰症状基本消除,肺部哮鸣音无或显著减少,肺干湿性啰音消除。显效:咳嗽、咯痰、喘息缓解或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显著减少,干啰音减少,湿啰音消除;有效:咳嗽、咯痰、喘息有所改善,肺部啰音减少,哮鸣音减少;无效:咳嗽、喘息、咯痰症状无减轻,各种啰音无减少,以及哮鸣音加重。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通常病情反复,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复杂,与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等有着密切关系。目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辅以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远期疗效欠佳,且存在细菌耐药,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痰证”“饮证”等范畴。《丹溪心法·喘》曰:“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本病病机是恣食肥甘,生冷或久咳伤脾,中阳不足,脾失健运,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物质,至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肺失宣肃,气机上逆而为咳喘痰多。痰湿蕴中,肺胃不和而纳呆,口粘,苔厚腻,脉滑。此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本病当属本虚标实,脾肺气虚为本,咳痰喘为标,故治疗以本为主,标本兼顾。笔者自拟健脾化痰汤,意在健脾补肺、化痰止咳。脾健则水湿运化正常,痰饮不生,肺气通畅,肺宣发肃降正如,意即培土生金。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合为四君,益气健脾,体现“脾旺湿自消”之意;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合用,降气化痰,使壅盛之痰下行;麻黄与杏仁,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化痰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从而肺气通调,止咳平喘;桔梗,辛散苦泄,专入肺经,化痰并能开宣肺气,使水谷之精气上归于肺,加强培土生金之效;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老年人,病程缠绵,痰浊久留,肺气瘀滞,气机不畅,可致血瘀,《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可见痰饮日久可致血瘀,血瘀亦能导致痰饮进一步加重,所以使用丹参活血化瘀,避免因瘀致痰,加强化痰功效。纵观全方,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健脾补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综上所述,自拟健脾化痰汤配合西药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61.
[2]蔡光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2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R562.2+1
A
1007-8517(2014)11-0072-02
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