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41)
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林洪达
(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41)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在非 ST 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非 ST 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E 峰、E/A 值、LVEF、LVEDD 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氯吡格雷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情况,对于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心功能
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是一类包含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谱。该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密切。因此,需要在传统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血小板和抗炎治疗。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兼具抗炎的作用,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1 对象: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发作性的胸骨后或胸前区疼痛;②入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下移或抬高不足1 mm;③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共纳入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者分为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52~68岁、平均(59.2±8.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51~66岁、平均(58.9±7.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2154,300毫克/片)300 mg、顿服,而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口服。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75毫克/片)300 mg,顿服,而后硫酸氯吡格雷75 mg/d、口服。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4周时,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包括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检测方法:心尖四腔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P<0.05。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值(76.4±14.9 vs 72.1± 13.6 cm/s,t=4.982、P<0.05)、E/A值((1.452±0.214) vs (1.346 ±0.154),t=5.234、P<0.05)、LVEF((69.3±11.3)% vs (64.1 ±7.5)%,t=5.374、P<0.05)、LVEDD((58.3±7.8)vs(54.1± 8.7),t=5.284、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个包含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和猝死的连续疾病谱,其中UAP和NSTEMI共同构成了非ST段抬高NSTEMI。这一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并发生斑块破裂、基质暴露,进而出现血小板黏附、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性损害。基于对血小板聚集在疾病发生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临床上多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来治疗疾病[1]。
阿司匹林是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向血栓素A2衍变的过程,并通过这一变化来阻断血小板的聚集,进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但是,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可以多种途径介导,阿司匹林仅仅阻断了血栓素A2途径,并不能完全且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这也影响了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以达到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2]。
氯吡格雷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能够通过两个不同方面的机制来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一方面氯吡格雷可以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另一方面该药物也能够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来增加血小板内腺苷的含量,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3]。为了进一步确认该药物的临床治疗价值,我们在上述研究中分析了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可知,观察组患者的E峰、E/A值、LVEF、LVEDD均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整体疗效更为确切。
综合以上讨论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氯吡格雷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情况,对于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 陈玉国,孙伟,张运,等.氯毗格雷对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因子及其预后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 (6):413-416.
[2] 黄志红,黄志.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hs-CRP、TNF-α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30(11):1020-1022.
[3] 李宇琛,张华瑞,陈营清.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0,38(1):71-72.
R541.4
:B
:1671-8194(2014)30-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