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
古人对于写文章即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标准,小学生的习作同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了解决“言之有物”,课标强调要“乐于表达”,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则是从一个个话题“开路”。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章法,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小学生的基础呢?认真研读苏教版教材之后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从话题出发,却内隐了语用的训练,但是如何解读恰恰是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难题。
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项训练,落实材料
古人说,可以把厚书读薄,对于我们的习作教材来讲同样适用。貌似篇篇不同的习作,有时实质上是同类的专项训练,这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识别,并且据此加以反复的训练,以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学生的基础。
比如,苏教版第六册习作5要求选用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习作6要求学生针对周围发生的事发表看法,同时还提供了一幅拓展思路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写文抨击买卖益虫青蛙的现象。
这两篇文章从话题上看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但是前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选择、处理材料,后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根据需要搜集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篇文章的训练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两篇习作训练中,一以贯之的是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训练。从长远看,这是学生形成选材意识的初步训练,可以为避免将来出现较大面积的学生习作中心模糊、选材散乱这一根源性问题服务。
此外,习作5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说,侧重于过渡段的训练。这样,一方面有效避免学生把文章组织成由所提供的一段段孤立的材料抄写成的支离破碎的“材料袋”;另一方面也为习作刚入门的孩子们树立了一种段落之间必须连贯的意识,培养了他们连贯段落的能力。习作6从写作方法上来说,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有力证明青蛙对人类的贡献。无疑,学生将在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升自己论点的可信度,并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运用——而这恰恰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把薄书读厚——化“一”为“四”的系列训练,写实对话
书能够“读薄”,自然也是能够“读厚”的。当然,这样的“厚度”需要老师们有明确的习作训练目标,把握好每一篇习作训练的尺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每一篇习作中都能有所得。
比如,苏教版第六册习作4是一篇看图作文:写一段对话。习作提供了三幅图,要求从中选择一幅展开想象。老实说,这三幅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极为明显的难度差异,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别为:买文具—采蘑菇—污染。老师们纷纷反映:这篇习作不好教,选择“买文具”吧,实在是没话可说;选择“污染”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画面还很复杂,孩子们很难说得清;就只剩一个“采蘑菇”,又容易“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事实上,从对话训练的角度,把“买文具”训练的侧重点放在对话内容上,能够围绕一个中心——购买合适的文具,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乃至最终总结全篇。该篇训练的目的是对处于习作入门阶段的小学生,从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学会以对话的形式、描述性的语言展开情节,构思文章。因此,指导时可启发学生从文具的品牌、质量、效果及性价比上入手,重点关注情节的完整性和对话分段写的要求,解决小学生习作入门过程中时常出现的没有分段写作的意识和叙述缺乏完整性的问题。所以,本篇习作指导的重点在讲评课,即针对学生的草稿中不会分段写对话及情节不够完整的问题进行评讲、讨论和练习。
“采蘑菇”训练的侧重点放在提示语出现的四种位置,以及对话内容对于推进情节发展的合理性的推敲上。提示语出现的不同方式牵涉到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以及对人物当时的心境、说话语气和客观环境的理解。训练得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也是个学习难点。因此,本篇课堂指导的重点就落在这样的坡度训练上:
(1)例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对话?(第2~7自然段)
出现了几种提示语的不同方式?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看这两段,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显示)教师范读,引导比较体会。
(提示语的不同方式取决于对话人当时的心情、语气以及性格、年龄)
再来看(第3自然段),比较:去掉提示语好吗?指名读。
(表现了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气)(板书:恰当运用提示语)
(2)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哪里知道?(通过对话,文章第7自然段)
对话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也能够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段描述使得层次清楚。
(3)仔细观察:这毒蘑菇什么颜色?像什么?妈妈篮子里的蘑菇什么样子?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白兔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想?兔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小白兔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哇! ”小白兔看到
一边开心地喊着一边向着蘑菇跑去。
“ ”兔妈妈 ,说:“ ”
小白兔 ,“ ”
“ ” 。
“ ” 。
“ ”
指名说前两行。自由练说。指名说全段。(不一定要按照提示填空,要准确运用提示语,揣摩人物语言,适当关注人物动作、神态及说话时的语气。)
(5)写下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灵活运用提示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段描述使层次更清楚。
“污染”由于话题的沉重、画面的复杂,分为两次习作训练:第一次命名为“回家”,第二次为“回家”续写。“回家”首先以听写形式解决文章的开头,在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创设语境,为下文展开对话服务。正文部分对话形式的训练重点在提示语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并且再次强调对话推进情节的逻辑性。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人物的神态、细微动作的观察很难到位,但是通过本文的训练,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观察的重要性。要知道,这不仅是对本篇习作,更是对将来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乃至记叙文的写作起到基础性的建设作用,进而意识到悲剧对于所揭示主题的不可替代的震撼性作用。第二篇续写提供“现代公冶长”这个人物,成全学生乃至国人“大团圆”的阅读完美心理,提供正面树立环保意识的教育渠道。本篇习作对这一对话系列的习作训练的几个侧重点加以回顾和综合运用,努力落实训练目标。
把书合起来读——“俯瞰全局”的递进训练,重新发现
“胸中有沟壑”对于习作教材来说,就是对于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习作教材有“纵横格局”的认识。什么是“纵横格局”?“横”即为能够横向联系,深入理解本册教材各个习作之间的编排意图;“纵”即为能够纵向联系,深入理解各册教材之间编排的递进意图。无论是把书读厚还是读薄,都是针对同册教材中各篇习作训练之间,乃至同一个习作训练的横向联系的理解、运用,而“把书合起来读”则是针对各册教材之间纵向联系的把握与运用。
第五册习作4要求写自己对一处景色的“发现”,当然关于这一发现的描写要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而第六册习作3“发现”的视野要求宽泛了,当然对于所发现的事物描写也具体了。这样的训练貌似雷同,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把书“合”起来读,以动态的眼光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从俯视的角度把握每一次习作训练的标准,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秋天的翡翠谷》,更有了后来的《蜜蜂的发现》:
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溪水。谷里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像一条透明的绿绸子,欢快地流淌着,“叮咚叮咚”地演奏着它的乐器。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落叶。徐徐秋风,吹拂着花草树木。抬头望去,树叶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不时有片片落叶飘落下来,仿佛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崔钰璇)
我们按捺住紧张的心情,被它吸引住了,只见它不停地抖动着头上两根长长的触角,最终,选中了一朵迎春花。接下来的一幕我们都惊呆了:它竟然从下颚上伸出了一条又红又长的“吸管”直接插进了花蕊中间,啊!它开始吸花蜜啦!它的身体一缩一缩的,好像在用力地吸又用力地吞咽。哇!太神奇了!我们瞪大眼睛,不敢出声。小蜜蜂享受完迎春花口味的蜜汁,又抖了抖触角,转向了一朵桃花,看来这只小蜜蜂不挑食哦!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们激动不已!(陈昱如)
同样的,第五册第一篇习作例文《好阿姨》讲的是买牙膏的经过,而第六册习作4中的插图则是《买文具》。两者从内容上看是一致的,但是从习作要求上看,前者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性,后者侧重于人物对话及分段写对话的形式。显然,后者是在前一篇基础之上的递进。
单册的习作2《自我介绍》与双册的《我的同学/家人》在同样写人这一题材的限定下,如何进行递进训练?前一篇侧重于外貌这一片段描写的训练;后一篇则一方面要求有初步的记人的篇章结构,另一方面侧重于举例描写人物的性格、爱好的训练。
就这样,在厚薄之间走上几个来回,从“话题开路”深挖进去,立足训练学生语用,才能切切实实奠定学生习作的入门基础,为将来的写作打开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