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志刚王丽新*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医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佟志刚1王丽新2*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医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泌尿系结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排石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三金石韦汤治疗,进行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58.82%),总有效率90.19%;对照组治愈22例(43.14%),总有效率72.5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明确,且三金石韦汤的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三金石韦汤;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三金石韦汤是我院根据泌尿系结石患者病情自拟的方剂,三金石韦汤具有通淋排石、通淋化石、除湿利尿、止尿道疼痛、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食化积、和健脾益气的功效。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酌情加减药物。绞痛发作时可增加没药、乳香、醋延胡索;结石较大且久不移动时可增加皂角刺、浙贝母;伴肾盂积水时可增加泽泻、木防已;肉眼血尿时可增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和藕节。目前,我院使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男42例,女9例;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36岁;治疗组51例,男43例,女8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三金石韦汤是液体剂型,宜口服。服药方法:中药加入适量水,浸泡30 min后,文火煎煮30 min,取汁后,重复上面的步骤,再次煎煮,可以将两次煎煮液相互混合,分为2次服用,早晚各1次。三金石韦汤的药物组成是金钱草30 g、炒鸡内金15 g、海金沙30 g、石韦30 g、滑石20 g、车前子30 g、茯苓15 g、白术20 g、马鞭草30 g、川牛膝15 g、瞿麦15 g、冬葵子15 g、黄芪30 g和甘草6 g[1]。需要注意的是,车前草和滑石要用布包裹后,方可放入器皿中进行浸泡、煎煮。②对照组:排石颗粒适用于肾结石、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其主要功效是通淋排石,清热利水。排石颗粒宜口服,需要开水冲服,每天3次,每次1袋(5 g)。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X线腹部摄片,证实泌尿系结石消失,且肾积水消除;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X线腹部摄片,显示结石部分排出或出现结石减少、缩小、下移现象;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经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X线腹部摄片显示结石没有任何变化,肾积水也没有得到改善[2]。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结果
①治疗组:治愈30例(58.82%),有效16例(31.37%),无效5例(9.81%),总有效率90.19%。
②对照组:治愈22例(43.14%),有效15例(29.41%),无效14例(27.45%),总有效率72.55%。
两组数据比较,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
三金石韦汤在服药期间,出现头晕症状3例;出现血尿素氮轻度升高和血白细胞轻度降低症状1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之间,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症状迅速消失。
泌尿系结石可以简称为尿石,是输尿管、尿道、肾和膀胱结石的总称[3],其病因是在泌尿系统内由于尿液的浓缩、沉淀而形成的颗粒状或成块样的聚集物。近几十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泌尿系结石好发于青壮年,其发病人群集中在25~40岁,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4~5倍。在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具有地区性,多见于湖南南部山区、广西玉林地区、珠江三角洲、淮河中下游地区、河南豫西地区和山东省胶东地区等长江以南地区。三金石韦汤中含有金钱草、炒鸡内金、海金沙、石韦、滑石、车前子、茯苓、白术、马鞭草、川牛膝、瞿麦、冬葵子、黄芪和甘草14种药物。金钱草具有除湿利尿、通淋排石、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是通淋排石、清热利湿的主药;鸡内金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可消各个脏腑的积;海金沙善清膀胱、小肠的湿热,具有利尿通淋、止痛的功效,尤其善于止尿道的疼痛;石韦、滑石、车前子、瞿麦、冬葵子均有利尿通淋、清热利湿的功效,并且是利尿通淋、排石的常用药;滑石与甘草配伍,可以利水而不伤正,清热又不留湿;黄芪、白术均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茯苓、川牛膝、马鞭草均有通利的作用,其中茯苓是利水渗湿的要药,川牛膝是活血通经、利水通淋的必用品,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三者配伍使用,可增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作用。从现代药理的角度讲,金钱草、炒鸡内金、海金沙和石韦等药物不仅具有排石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溶石。此外,在采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期间,要做到大量饮水和进行有效的锻炼,可以显著地增加排石的效果。排石颗粒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药物,因此选其为对照药物。经过疗效对比,采用三金石韦汤作为治疗组药物,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总有效率是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排石颗粒的总有效率(72.55%)。因此,应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明确,且三金石韦汤的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静.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J].河南中医,2012,32(9): 1179-1180.
[2] 张寒,魏澎涛,韩兴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37-138.
[3] 魏从强,王长虹.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论治体会[J].国医论坛, 2012,27(5):21-22.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285-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