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1-24 16:35:07安向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稳定型心绞痛

安向果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医院心内科,河南 洛阳 471400)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安向果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医院心内科,河南 洛阳 47140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产生的效果,总结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入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43例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只进行常规护理,另4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特殊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为82.63%,护理满意度为84.4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为95.78%,护理满意度为95.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在给患者做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特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护理满意度,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综合征,疾病程度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心绞痛之间,意思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病情得到好转,又可迅速恶化,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脏猝死。为了更好的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最佳治疗和护理方式,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本院将近两年来收治的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的治疗和护理做一个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共收治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患者年龄48~79岁,平均(65.7±2.7)岁。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绞痛临床诊断均有据可依,且准确可靠。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即性别、平均年龄、病情等方面均进行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处理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方面给予不同的处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如一般临床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有效性及护理满意度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调查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为82.63%,护理满意度为84.4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为95.78%,护理满意度为95.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一般临床护理

进行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要评估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程度,统计发生频率,特别关注其心绞痛的发生部位、发作次数等,对患者的这些情况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在患者意识清醒时询问患者,其心绞痛的发生感受,是否为放射状疼痛;是否出现激动、情绪紧张或经常寒冷等症状。除询问患者自身以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心悸、冷汗等临床不良反应[1]。要特别注意,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有些患者容易血管弯曲,或因为弹性差、不易固定而影响输液,故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每隔1 h间断就要检查。

3.2 用药护理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如有无心悸、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等症状,同时辅以心电监护,严格监测生命体征。患者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出现心绞痛发作的症状,要立即观察患者的胸痛变化情况,记录发作时间与给药时间的间隔,以考虑要不要再次服药。对于疼痛严重者可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给予止痛药;对于心绞痛发作较频繁的患者,可遵医嘱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但严格控制滴速,并警告患者及其亲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防发生低血压[2,3];如果有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感,如头晕、心悸、头部胀痛、面部潮红等,要向患者解释这些现象属于正常反应,是由药物所产生的血管扩张作用而引起的,宽慰患者不用恐慌。

3.3 饮食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要特别注意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如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多食低盐、低胆固醇、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4];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忌烟酒;忌过于饱食而导致消化障碍等。生活中的每个饮食细节都能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3.4 心理护理

患者的健康不仅仅只涉及身体方面,往往心理积极与否是影响患者疾病治愈与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患者的身和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护理人员既要照顾、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进行各方面护理,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把握其心态变化,给患者营造一个积极、系统的心理环境,以促进其身心都健康。由于心绞痛经常反复发作,这很容易导致患者有精神紧张、恐惧、焦躁等不良心理的产生,患者会担心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思想负担过于沉重,情绪上表现很低落,这样可能会不配合用药或其他治疗,一方面恐惧,一方面灰心,这样又会因为恐惧或焦虑心理使得心绞痛再次被诱发,如此恶性循环,对患者的治疗非常不利。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并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耐心的鼓励、劝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教与患者调节自己情绪的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3.5 出院指导

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或控制,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一方面,当然不排除此病的难以治愈性,但另一方面,也与患者出院后的对疾病的不注意有关。所以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该详细向患者介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关知识,并对其进行生活指导,教育患者保持生活方式的健康,嘱咐患者要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停药、更改药物剂量、不遵医嘱方式服药或擅自更换药物,日常中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要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心态,学习放松技巧。戒烟、酒,平时进行正确的运动锻炼,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功能,避免感冒,控制体质量,定期回院复查。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情往往变化多端,难以掌控,且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证实,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异常、肥胖等多种疾病,且不稳定性心绞痛有病情严重、发病紧急且变化快等特点,综合以上因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非常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如一般临床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辅以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特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在缓解医患关系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推广。

[1] 张丽芝,苏喜改.心绞痛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 (23):1833.

[2] 王利花.老年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J].包头医学,2008,32(1):45.

[3] 高干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245.

[4] 李春梅,李冬梅,王淑艳.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4) :2111.

R473.5;R541

:B

:1671-8194(2014)07-0245-02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稳定型心绞痛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
中成药(2014年11期)2014-02-28 22: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