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毒肝脏损害的治疗体会

2014-01-24 16:35:07毕喜兵牛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肝性转氨酶脑病

毕喜兵 牛明华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蘑菇中毒肝脏损害的治疗体会

毕喜兵 牛明华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目的 观察肝脏毒素型蘑菇中毒治疗方案疗效。方法 取近10年11例肝脏型蘑菇中毒患者,急诊给予一般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补液,药物治疗包括保持足够热量,补充维生素、给予保肝药物,输新鲜血浆,纠正凝血异常。同时控制脑病,包括去除诱因,减少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防止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所有患者均联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结果 11例患者有5例短期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好转,最终有3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肝脏损害型蘑菇中毒发展到重度肝性脑病阶段,病死率极高;对于早期脑病给予积极地全面的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希望。

肝脏毒素;肝性脑病;人工肝

我国所见的有毒蘑菇常见约有80余种,依据所含毒素不同,可分为为肠毒素类、神经精神类、溶血毒素类、肝脏毒素类等,因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多样,没有经验采食者很难分辨,结果每年都有食用蘑菇中毒而死亡者。辽宁地区夏季湿热多雨,山林地区野生蘑菇资源丰富,人们对野生菌类食用颇有喜好,每年我院都会收治毒蘑菇中毒危重患者,且绝大部分属于肝脏损害型,通过积极治疗,总结一些临床经验和教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近10年11例蘑菇中毒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无严重基础病,其中4例患者在食用6~14 h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入院,经询问病史、查体证明消化系统症状与食用蘑菇相关。4例患者在入院4~5 d后逐渐出现肝功进展加重,凝血异常,患者出现头昏,睡眠增多,记忆力差,性格改变。余7例患者均在食用野生菌类后6~15 h出现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口服药物及诊所输液治疗后不同程度的好转,未在意,但3~5 d后出现不同程度头晕乏力、精神异常、烦躁不安、黄疸浮肿、皮肤黏膜出血等,病情进展加重后收入院。

1.2 方法

1.2.1 一般处理

对于4例急诊入院患者,身体条件可,无脱水休克迹象者,首先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催吐时头部向下,注意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催吐后,立即用医用活性炭洗胃,成人用量20~50 g置于250~500 mL温水中反复进行,洗胃后再以温水和活性炭调成糊状物注入胃内。活性炭是强力吸附剂,可以吸附多种毒素,防止肠道吸收。对于已进入肠道内的毒物,为了减少肠道吸收导致中毒严重,无禁忌证者,需要给与导泻,常用硫酸镁,成人常用量15~20 g口服,也可给与甘露醇、山梨醇等。中毒超过8 h或导泻药物用后数小时无明显作用者,可用淡盐水高位结肠灌洗。上述处理后,需要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需要补液时以10%葡萄糖为主,可以促进毒物排出。

1.2.2 治疗方案

①保持每天足够热量,减少体力消耗,平均每天1500 kcal以上,可给予高渗葡萄糖,也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能量,维持血糖稳定或电解质平衡,常规给予保护胃黏膜药,肝衰竭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常合并腹膜炎和肺炎,要选择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给予巯基解毒药物,包括二巯丁二钠及二巯丙磺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肝损伤。同时给予新鲜血浆、血小板、白蛋白、补充减少的凝血因子、血小板等,预防出血,加速肝再生。给予保肝药物,如肝细胞生长素、氨基酸、还原性谷胱甘肽等。②针对肝性脑病采取以下措施:床头抬高30°~45°,应用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控制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去除诱因包括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慎用镇静剂、利尿剂。减少肠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弱酸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抑制细菌生长包括口服新霉素、甲硝唑、乳果糖。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药物包括:鸟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人工肝支持成为急性肝衰竭等待肝源移植有力的保证,所有患者均给予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

1.3 诊断标准

1.3.1 临床表现

包括意识状态改变、黄疸、出血倾向、腹水、尿量、感染及消化道症状等。

1.3.2 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胆红素测定:如迅速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差。②血清转氨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常明显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更显著时,预后差。当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下降,呈“分离”现象时,提示预后不良。③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者预后差。④血清白蛋白:白蛋白逐渐下降则预后不良。⑤胆碱酯酶活力:明显下降者预后差。⑥血氨:持续升高者预后差。⑦血清胆固醇与胆固醇脂:指标若<2.6 mmol/L则预后不良。

1.3.3 影像学检查

头CT或MRI检查时可发现脑水肿。

2 结 果

结合判定标准,11例患者有5例经过上述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而最终有3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治愈患者中有2例是急诊入院。

3 讨 论

毒蘑菇可能因烹调方式、有无水洗、食用量、有无喝汤以及就诊时间早晚,个人体质,治疗方案选择而影响预后。肝脏毒素主要是指毒蘑菇中的毒蕈肽和毒伞肽,他们可以导致肝脏发生急性炎症坏死以及肝细胞空泡及灶性出血,同时可侵及心脏、肾脏等脏器[1]。急性肝衰竭,目前可接受的定义:多种因素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机制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50%~90%)。通过所选样本以及其他患者的治疗总结肝脏型毒蘑菇中毒的治疗经验:发生中毒后必须尽早彻底清除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尽早清除毒物,减少吸收。药物治疗必须全面,加强细节干预,预防肝性脑病发生。对出现的肝性脑病或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应尽早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包括血透、灌流、血浆置换,通过支持疗法,清除肝毒性代谢产物,度过危险期,期待肝脏再生。

总之,对于毒蘑菇中毒,肝性脑病发展到Ⅲ期Ⅳ期肝功能受损严重,出现肾脏、心脏等其他脏器损害,虽经积极治疗但效果仍无显著,对于肝脏移植,由于费用高,供体缺乏,绝大部分患者难以实现换肝。所以,以上治疗方案可能为患者生存的希望有一定的帮助。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43.

Liver Damage Treatment of Mushroom Poisoning

BI Xi-bing, NIU Ming-hua
(Donggang TCM Hospital, Donggang 1183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liver toxin type mushroom poisoning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 Take nearly 10 years, 11 cases of liver type mushroom poisoning patients, emergency treatment to give general processing include vomiting, gastric lavage, catharsis, rehydration, drug treatment include keeping enough quantity of heat, vitamin, to protect liver medicine, lose of fresh plasma, correct coagulopathy. Control encephalopathy, including removal of incentives,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toxicant and absorption, promote metabolism to remove toxic substances, prevent cerebral edema, protect brain cells, all patients were combined hemodialysis, blood perfusion. Results 11 patients have five short-ter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better, the final three patients cure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damage type of mushroom poisoning to sever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phase, high mortality rate. For early encephalopathy to active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the hop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The liver of toxin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rtificial liver

R595

:B

:1671-8194(2014)07-0039-02

猜你喜欢
肝性转氨酶脑病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人人健康(2022年17期)2022-11-26 09:18:36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河北中医(2016年12期)2016-03-08 06:04:54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6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和预后分析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