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文 杨雪梅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湘文 杨雪梅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 以便制定对策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方法 将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查找原因, 制定对策。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安全问题最高的是院内感染,有16例, 占6.4%, 服药不当的12例, 占4.8%, 跌倒/坠床的8例, 占3.2%, 压疮的5例, 占2.0%, 其他的7例, 占2.8%。结论 护理人员确实做好患者的安全宣教邀请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 保障患者的安全。
老年患者;安全问题;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变, 抵抗力、记忆力也明显减退, 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作者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250例65岁以上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以便采取对策, 防范安全,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250例老年患者, 其中男175例, 女75例, 年龄65~95岁,中位年龄为80岁, 诊断(第一诊断)脑卒中的143例, 脑动脉硬化的21例, 眩晕55例血管性痴呆的21例, 面神经炎的10例。
1.2方法 查阅2012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上报的不良事件(包括隐患事件)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50例住院患者发生的安全问题包括:院内感染16例(6.4%)服药不当12例(4.8%)跌倒/坠床例(3.2%)压疮5例(2.0%)其他7例(2.8%)
发生安全问题相关因素的原因分析:①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级医疗战线上的突出问题, 且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的院内感染比例越高。医院是人群密集的场所, 空气流通差, 交叉感染的机会多, 老年患者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 户外活动减少, 营养差, 抵抗力差, 发生感染的机率高。②服药不当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差, 基础病多, 服药种类多, 忘记服药或不能按时服药, 有文献报道, 老年患者忘记服药的高达54.0%, 不能按时服药的有25.0%[1]。或听信广告的宣传, 到外面买药吃, 或自作主张,以为临床症状好转就不用吃药。③老年人跌倒/坠床的原因:肢体肌力减弱, 步态不稳, 使用助行器, 视力下降, 尿频, 特别是夜尿增多, 使用镇静、降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④发生压疮的原因是神经内科的患者偏瘫卧床, 大小便失禁的多,护理不到位, 营养跟不上, 发生压疮。⑤其他的有管道脱落,误吸/窒息, 意外(烫伤、走失、自杀).
对策: ① 防院内感染的对策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联合临床药学部门,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手卫生培训,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②服药不当的对策 加强护士、患者、家属的服药安全意识的教育,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根据个体差异, 做到心中有数, 采取相应的措施, 落实双人核对, 双人发药, 发药到手, 服药到口。同时对患者进行服药健康知识的宣教, 讲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用药不当造成的后果, 提高他们的用药的安全意识。③跌倒的预防对策 所有患者入院均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对65岁以上、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视力下降、服用镇静催眠药的高危患者, 启用《跌倒护理单》, 床头挂预防跌倒警示卡, 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预防跌倒措施班班交接,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④压疮的预防对策 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有压疮风险的患者启用压疮护理单,建立翻身卡, 定时翻身, 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避免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避免潮湿的不良刺激,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向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健康教育。⑤主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经常巡视, 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 防止脱管, 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行吞咽的功能训练, 必要时留置鼻饲管, 天气寒冷时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 以防烫伤, 有痴呆或记忆力下降或抑郁的患者需24 h留陪护, 防意外的发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患者数量日益增多, 他们的安全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护理人员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教和积极的行为干预, 降低老年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 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1] 吴秋香,黄星.住院老年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的探讨.护理管理杂志, 2005,5(5):52-53.
516002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