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乳肉兼用牛选育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2014-01-24 02:33格桑加措邬春华卓玛琼达陈景瑞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山南黄牛母牛

唐 骏,格桑加措,邬春华,卓玛琼达,陈景瑞

(1.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合肥 230088;2.西藏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

西藏山南地区乳肉兼用牛选育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唐 骏1,格桑加措2,邬春华2,卓玛琼达2,陈景瑞2

(1.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合肥 230088;2.西藏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

西藏山南地区畜牧业是地区经济重要产业,当地西藏牛与荷斯坦牛杂交改良的黄牛养殖已成为农牧区的优势产业,是群众饮食消费、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盲目杂交、轻视选育,造成群体生产性能良莠不齐。文章旨在为改良牛开展科学选育,同时做好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西藏山南地区;乳肉兼用牛;选育

西藏山南乳肉兼用牛是山南地区通过多年杂交改良培育出来的当地特有牛群体。一直以来,山南地区不断加大畜种改良力度,优化畜牧业结构,努力打造全区黄牛改良大区和黄牛产业开发基地,在改良数量与质量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末牲畜存栏量171.3万头,黄牛存栏21.5万头,能繁母牛7.9万头。黄牛改良已发展成为山南地区特色农牧产业,走在了全区前列,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原因,山南黄牛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没有开展系统选育,无序杂交导致生产性能个体间、地区间差异大,制约了山南地区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科学选育,增强遗传稳定性,提高群体生产性能,最终培育出西藏高原特色的乳肉兼用牛。

1 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

1.1 自然气候和资源

西藏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山脉南麓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西与日喀则地区毗邻,北与拉萨市相邻,东与林芝相连。位于东经90°3′~94°22′,北纬26°51′~29°43′,最高海拔6 630 m,最低海拔3 200 m,年均气温5.0~8.2℃,年降水量300.0~410.4 mm,蒸发量2 640.3 mm。年无霜期138 d,年总日照时数2 936.6 h。农作物以青稞、冬小麦为主,其次有油菜、豌豆、蚕豆、荞麦等。山南民族以藏族为主,其次有门巴、回、汉等民族。群众生活以糌粑、酥油、肉为主。土壤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草场大致可分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疏林草场和部分高山草甸草场,总面积达30 931 km2,可利用面积29 725 km2。山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辖洛扎、浪卡子、贡嘎、扎囊、乃东、琼结、措美、措那、隆子、曲松、加查、桑日12个县,总人口31.8万,其中牧业人口4.7万人。

1.2 改良牛进程回顾

由于当地西藏黄牛(西藏牛)原始品种个体小,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不高,从70年代开始,逐步从内地引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与当地母黄牛杂交,以提高经济效益。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60年代引种、风土驯化。二是70年代通过本交,筛选适应山南条件的畜种,1975年在江雄建立第一座牛配种站,之后陆续在部分乡镇建立配种点。三是80年代开始大面积建立配种点并开展人工授精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全地区开展面上的改良工作。四是21世纪开始进行选育,并着手开展横交固定育种工作[1]。

2 山南乳肉兼用牛现存的缺陷

2.1 乳肉性能有待提高

山南隆子县是开展黄牛改良效果比较好的县,2013年全县有31个黄改点,现存栏改良F3或F4母牛14 775头。据测试,平均日产奶量11.5 kg,乳脂率3.4%,与国内内地乳肉兼用母牛的泌乳水平尚有较大差距[2]。如:吉林查干花饲养的西门塔尔牛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4 500 kg以上。多年来,虽然引进了外来优秀乳肉兼用品种牛杂交,经过多年的乳肉兼用方向改良,体重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个体还不具备优良品种牛的体型结构特点,体型结构现在还多呈现出前重后轻、前高后低、前深后浅、前狭后尖,尻部肌肉欠丰满等特点。成年牛平均体高:公牛165 cm,母牛146 cm;平均体重:公345 kg,母280 kg;平均每头牛产肉145 kg。

2.2 选育缺乏组织性和连续性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治区、行署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黄牛的改良工作,从内地引进了高品质的乳用、乳肉兼用品种,进行级进杂交,逐步形成了不仅适应高海拔而且具备较好产奶、产肉性能的乳肉兼用型牛群体。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牛品种资源选育领导组织机构,主导思想不够统一,资金来源不足、人才力量薄弱且分散,牛的品种优化选育进展缓慢。经调查,部分地区由于滥用杂交模式,导致牛生产性能退化、适应能力差。同时,具有体型优良、生长发育较快的优秀公畜被屠宰或出售,乳用性能较好的母畜未作系统登记等原因造成一些优良种质特性的基因资源损失,这对选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障碍。

2.3 杂交改良缺乏科学规划

为了克服原始品种西藏牛的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后躯发育不良、产奶产肉性能相对较低的缺陷,几十年来,先后引进了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娟珊牛品种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的表现看,都不同程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好多地方出现了盲目杂交轻视选育,一些品种缺少选育的统一规划,致使导入杂交后代的选育工作没有跟上去。已经实施的导入杂交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大面积的杂交使纯种数量越来越少。为了追求一时的高产,盲目杂交,致使全地区品种混杂,固有品种的优良基因库与基因组合体系因杂交而解体。

2.4 繁育体系不健全

杂交能够使品种间的优缺点互补,可发挥各品种的优点,获得适应环境的后代。发达国家都广泛采用杂交繁育,日本和牛就是在杂交繁育的基础之上培育起来的一个世界知名的高档肉牛品种。当前,山南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杂交繁育体系,每一轮杂交后,下一代使用什么品种公畜作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没有科学规划,绝大多数的杂交仅停留在两品种杂交形成的级进杂交,从而造成杂交优势的利用率较低。

3 选育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建立合理的杂交繁育体系,通过横交固定加快培育出既适应高原气候又具有较好生产性能的乳肉兼用牛当家品种。通过品种内高强度的选择和培育,完全可以培育成为高原特有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同时,抓紧建立西藏牛的种质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保存西藏黄牛的唯一具有高原地域特色的优质种质资源。

3.1 建立育种核心群体

在保持地方黄牛的强适应性、低维持需要、高顺产度等优点的基础上,以提高个体泌乳性能为选育核心。建立牛乳用性能选育的分子育种体系,加快选种培育速度,最终育成具有适应高原养殖环境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开始阶段可以在隆子县、乃东县等地先筛选出具有遗传稳定、体型好、外貌特征一致、泌乳性能较高的杂交牛群体,形成一个具有基本特征的育种核心群体。利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的制作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和母牛的繁殖潜能,在保持良好遗传特性的前提下,最终培育形成以生长快、尻部宽平和泌乳力高为主要特征的品系,从而为配套繁育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种质资源,并在选育中得到保存和提高。

3.2 从已有的改良群体中选育合成系

山南地区大部分地方黄牛已用外来品种进行改良,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群体,有的地方黄牛品种已进行了多代级进杂交,出现了一些体型特征很好的个体,如西藏牛与荷斯坦牛品种杂交后,形成了典型的黑白花牛的特征,但对这些个体没有进行优选。可以在改良地区挑选改良的优秀母牛,有意识地引入优良杂种公牛进行横交固定和合成系的培育,不断提高和扩群,然后培育具有不同优点的乳、肉或肉乳兼用型新品系。在导入杂交和横交固定选育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杂交品种组合组建黄牛乳肉兼用杂交繁育配套体系和稳定的横交固定选育模式,借鉴日本和牛的育种经验,培育适合高原生态环境、饲养条件的种群(品系)。通过若干世代的努力,期望可以取得成年母牛一个泌乳期产奶5 000 kg以上,在良好的育肥条件下,公畜24月龄屠宰前活重达420~470 kg,屠宰率达50%~55%,平均胴体重达210 kg的效果。

3.3 对西藏牛进行提纯复壮

西藏牛是西藏高寒地区宝贵的种质资源,要在充分保护好这一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其不断选育提纯,始终保持该品种对高原气候的强适应性、耐粗饲、泌乳性能较好等优点。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应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形成纯繁和选育网络,联合进行优良种公牛筛选,建立纯繁档案。

4 山南乳肉兼用牛选育的基本措施

4.1 建立协作组织,开展联合育种

建议联合自治区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育种技术单位、良种场等单位,针对山南乳肉兼用牛选育成立领导协作组,借鉴国内外牛育种的先进经验,统一协调,统一选育思路,开展联合育种,避免各自为阵浪费资源。同时组织技术人员修订山南乳肉兼用牛地方标准,并申报国家标准。

4.2 建立选育核心群,开展品系育种

组织人力在乃东、隆子等主要的黄牛饲养中心产区,选择符合乳肉兼用体型要求的优秀种公牛和母牛组成核心群,在山南畜牧兽医总站综合场(饲养种用公牛)、乃东县良种繁育场、乃东县滴新村养殖场、隆子县奶源中心牛场等地集中管理;按乳肉兼用选育标准和选择方法、品系育种的要求集中培育;选择血缘清楚、特性明显、遗传稳定的优秀个体,通过横交固定,迅速建立品种核心群。通过对公牛的鉴定评估,选择理想型个体作为创始祖;利用冷冻精液、胚胎工程技术扩大创始祖的应用范围,增大创始祖的后裔群,开展品系育种。

4.3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加快选育速度

通过牛的分子育种,使培育新品种或者建立新品系的时间由过去的8~10代缩短到3~4代,其主要方法是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基因定位,通过参考群动物用遗传连锁法和候选基因法测定数量性状座位的主效基因以及DNA分子遗传标记法的辅助选择,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乳肉性能的选择进展。要将山南地区现有的通过级进杂交F3或F4群体迅速培育成遗传稳定、性能优良的乳肉兼用牛品种,仅靠传统的选育方法和育种模式,其培育新品种(品系)的过程将是漫长的,因此应借鉴国内外先进育种做法,利用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转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积累和国外的最新成果,争取在5~10年内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高原特有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因此,必须加强山南选育牛乳肉性能的分子遗传研究,采用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检测和寻找山南黄牛乳肉性能的主效基因及其与之相连锁的各种分子标记,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加快乳肉兼用牛的选育速度。

4.4 保护西藏牛,做好提纯复壮工作

在做好杂交后代牛群体的选育、培育新品种(品系)的同时,也应抓好原始品种西藏牛的保护提纯复壮工作。西藏牛是高海拔(4 500 m)地区唯一的家牛品种,于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西藏牛适应性强,具有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和粗放饲养管理的特性。由于尚未建立西藏牛的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部分地区公、母牛群混群饲养,近亲繁殖现象较严重。原始西藏牛数量逐年锐减,现在只有海拔高、边境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存栏西藏牛,因此西藏牛的种质资源保护、本品种提纯复壮工作迫在眉睫。按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西藏牛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夯实西藏牛产业开发遗传基础。一是加强保种场的建设,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完善配套设施,扩大原种核心群,保证西藏牛种公牛存栏30头以上,核心母牛群不少于400头。积极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质量。二是加强西藏牛的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选择西藏牛资源较好的洛扎、浪卡子、错那、措美等4县建立西藏牛保护区,保护区基础母牛不少于1万头。积极开展纯种冷配、纯繁育和提纯复壮,不断选育提高西藏牛整体质量。三是在山南地区畜牧兽医总站建立西藏牛基因库,长期贮存冷冻胚胎200枚以上、冷冻精液3 000剂以上。

[1]李孟柯.山南地区畜牧业回顾与展望[C]//继往开来,科技兴牧.西藏山南地区:山南地区农牧局,1993:5-10.

[2]边巴普赤,次仁拉姆.隆子县黄牛改良调研[J].西藏畜牧兽医,2012(1):111-114.

S8-9

B

2095-3887(2014)06-0068-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20

2014-07-30

唐骏(1966-),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猜你喜欢
山南黄牛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游英山南武当
制作泥巴黄牛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