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涛,张文波,李 珊
(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掖 734000)
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设计建造规模化肉牛场的研究与推广
袁 涛,张文波,李 珊
(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掖 734000)
为研究与推广生物安全集成技术在规模化肉牛场的设计与建造。综合运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兽医卫生学、肉牛饲养学和建筑设计学等理论,从肉牛的生产环境、牛舍的设计建造、卫生消毒、鼠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设计了肉牛生产环境的技术参数,制定了关键生产环节肉牛疾病环境控制措施。说明综合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设计建造肉牛场,为肉牛饲养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规模化肉牛场;生物安全集成技术;研究;应用
生物安全体系是畜牧业发达国家兽医专家学者和动物养殖企业提出的最优化的全面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治系统工程[1],简单地说,生物安全体系就是综合性防控动物疾病的体系,重点强调环境因素在保障动物健康中所起的作用[1-2]。生物安全集成技术是该体系中涉及动物产地环境、畜禽圈舍建造、疾病控制、卫生消毒、药物保健、疫苗免疫、抗体监测等各关键环节的综合技术。肉牛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肉牛的健康养殖提供一系列综合技术,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饲养环境[3],保障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减低或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可以防止肉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肉牛的安全生产和牛肉品质的安全性。肉牛生物安全集成技术对于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保护产地生态环境,促进肉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现实和长远意义。肉牛规模化养殖,保障肉牛无疫病健康生长、繁殖和育肥,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为建厂养牛首先要考虑的关键技术。在肉牛场的规划建设中,如何运用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设计与建造,既能保障肉牛的健康养殖、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又能获得最大肉牛饲养经济效益。这为当今肉牛养殖提出了一项新概念、新技术。本文是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肉牛养殖生物安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的部分内容,就规模化肉牛场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推广。现将肉牛场生物安全集成技术运用于牛场的设计、建造、卫生消毒、鼠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总结如下,供肉牛研究、技术推广和肉牛生产者参考。
从肉牛场的大环境选择上,首先要避开疫病传染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肉牛场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其景观环境、牛场布局、空气质量和养殖用水等肉牛养殖生物安全技术的要求和可控参数如下。
1.1 景观环境
1)肉牛场距离小城镇、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其他养殖场(养殖小区)、种畜禽场及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1 000 m以上[4];距离动物诊疗场所500 m以上;距离肉品加工厂、风景旅游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及垃圾处理厂5 000 m以上。
2)肉牛场内不准饲养其他动物[4],肉牛场外2 000 m内不应饲养偶蹄动物。
1.2 肉牛场布局
肉牛场内各个生产工艺和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有利于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
1)肉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浅(2 m以下)、总体平坦的地方[4-6]。这种地方不易滋生和传播病原微生物。
2)肉牛场建设地点应在城镇或居民建筑群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这种布局避免了牛场污浊气体对城镇居民的污染和危害。
3)肉牛场周围建有围墙(围墙高>1.5 m)或防疫沟(沟宽>2 m),以及绿化隔离带。围墙、防疫沟和绿化带起到隔离牛场外有害微生物进入肉牛场内的作用。
4)合理布局肉牛场。大型肉牛场(1 000头以上)一般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生物安全处理区等“四区”,并实行“四区分离”[5];中型肉牛场(500头以上)管理区和生活区合并,一般分为管理生活区、生产区和生物安全处理区;小型肉牛场(100头以上)生产区和生物安全处理区合并,一般分管理生活区和生产区。合理布局牛场各功能区,既有利于防止交叉污染,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微生物,还有利于宏观体现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
5)肉牛场各功能区应分开。生产区要布局在管理区、生活区的下风或侧风向,保持200~300 m的防疫间距;生物安全处理区(即隔离牛舍、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牛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并与生产区保持200 m的间距,以防疾病传播[6];饲料棚、青贮窖应设在管理区。场内功能区的划分与布局,主要考虑风向、舍间间距,以利于控制污染源到最小的范围内,减少疫病传染源经空气流动、人员流动及交叉污染而进行的传播。
6)肉牛场内净道、污道和牛道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4]。肉牛场应设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草料的净道,拉走粪便等废弃物、淘汰牛出场的污道,供牛群周转、出栏牛使用的牛道。三道分开设置,并及时清扫或不定期消毒。净道、污道和牛道分开是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
7)肉牛运动场的卫生。应定期清除肉牛场的粪便和积水,并及时消毒,防止蚊蝇的滋生和疫病传播。
1.3 空气环境质量要求
肉牛场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含量控制指标如下[7]:总悬浮颗粒物≤0.30 mg/m3,二氧化硫≤0.15 mg/m3,二氧化氮≤0.08 mg/m3,氟化物≤7 μg/m3。
1.4 水质要求
肉牛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T391规定,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不得有异臭、异味,浑浊度3度,色度15度并不得有其他异色,pH值在6.5~8.5之间[13]。养殖用水中各项污染物及其含量控制指标如下[7]:氟化物≤1.00mg/L,氰化物≤0.05 mg/L,总砷≤0.05 mg/L,总汞≤0.001 mg/L,总镉≤0.01 mg/L,六价铬≤0.05 mg/L,总铅≤0.05 mg/L,细菌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MPN/100mL。
牛场空气和养牛用水的质量要求干净卫生,主要污染物及其含量在可控指标范围内,防止病从口入。这是规模化肉牛场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的重要环节。
2.1 肉牛牛舍设计
2.1.1 牛舍类型选择 按大中型肉牛场的设计,考虑河西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特点,宜采用双列全封闭式透光板暖棚牛舍,具有良好的保暖、通风、隔热和采光性能。
2.1.2 肉牛舍座向和排列 双列全封闭式肉牛舍多为南北走向,南段偏东倾斜15°以内,南面开门,便于采光和防寒。修建多栋牛舍应按南北方向平行、东西方向纵向排列。
2.1.3 外形和内部结构 外形呈山墙式长方体,四周有墙,舍顶中梁处有2 000 mm宽的拱形塑膜棚(保温板),其下地面为饲草料供给走道,走道两侧宽500~600 mm部分与肉牛饲槽二合一,同处一个水平面,便于饲草供给,走道两边设牛床,拴系对头式。
2.2 建筑要求
2.2.1 地基 必须坚实牢固。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8]。采用砖混结构的全封闭式肉牛舍,其地基一般采用大石块加水泥砂浆灌注砌好,地基在地下部分承重墙深800~1 000 mm,非承重墙深500 mm。承重墙和支撑大梁的基座应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深度根据肉牛舍跨度和舍顶重量确定,最少不低于1 500 mm。
2.2.2 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利于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墙厚度根据保温需要确定。一般牛舍砖墙厚240 mm,冬季严寒地区,牛舍砖墙厚370~480 mm[8]。
2.2.3 舍顶 要求冬季保温、夏季隔热。舍顶样式采用双坡式,舍顶上缘距地面高3 500~4 500 mm,下缘距地面高2 500~3 500 mm。采用轻钢结构的舍顶还应遵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8],设计舍顶承重应达50 kg/m2。舍顶建材较多,有水泥瓦、砖瓦、彩钢板、瓦楞铁板、箍箔草泥等,以双层彩钢板为最好,中间填充50~100 mm厚的保温隔热层。舍顶厚度根据保温需要确定。
2.2.4 牛舍跨度 双列式全封闭暖棚肉牛舍内东西跨度8 000~10 000 mm,舍内南北长视饲养肉牛数量多少确定,一般100~150 m[8]。
2.2.5 建筑面积 每头育肥肉牛占用建筑面积4~5 m2。
2.2.6 门窗 长轴南北向的双列式肉牛舍,其正门宽2 500~3 500 mm,高2 500 mm。如果使用自动饲喂车,则正门宽和高根据饲喂车的大小确定。侧门仅供牛出入,宽1 500 mm、高2 000 mm。双列式全封闭肉牛舍东西两纵墙上设一定数量的窗户,窗台距地面1 200~1 300 mm,窗高1 000~1 500 mm、宽1 500~2 000 mm[8]。
2.2.7 牛床 是肉牛采食和休息的主要场所。牛床建材有混凝土、石材、沥青、砖、木和土等,用哪种材料建造应根据当地材料、生物安全和养殖需要确定。肉牛的犊牛、育成牛和肥育牛所需牛床的尺寸不一样,为提高肉牛舍的利用率,通常以肥育牛的牛床尺寸建造,肥育牛的牛床长1 600~1 800 mm、宽1 000~1 200 mm。牛床应有1.5%~2.0 %的坡度[8]。
2.2.8 饲槽和水槽 建在牛床的前端,紧接工作走道。多数肉牛场饲槽和水槽合一,喂后饮水[8]。现代化肉牛场一般采用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饲槽,此类饲槽内缘(靠牛床)高200~300mm,外缘(靠通道)与工作走道持平,槽底部比通道低50~100 mm,比牛床高300~400 mm,呈1/4弧形[8]。
2.2.9 通道 对头式双列肉牛舍饲喂通道宽2 000~2 500 mm[8],使用自动喂料车的通道根据所用机械的最大宽度确定,一般为2 500~3 000 mm。
2.2.10 通风换气设施 双列式全封闭式肉牛舍主要依靠舍顶通气孔(内装换气扇)换气,大小900mm×900mm,通气孔数量依牛舍大小、类型、通气和保温要求确定。通气孔设活门,可在雨雪天或舍内温度过低时关闭[8]。
2.2.11 粪尿沟 这是处理牛舍污染源的重要途径,应给予高度重视。粪尿沟应建在牛床后端,靠近纵墙的下方,一般是宽250~300 mm、深100~150 mm的明沟。要求表面光滑、不透水。沟底向出粪口有1.0%~1.5%的倾斜度[8],以便尿和污水能顺利排出。粪尿沟应通过暗沟通到肉牛舍外的沼气池或集中处理池中。
3.1 运动场
拴系式肉牛育肥舍,一般不设置运动场;散养肉牛舍必须设置运动场,大小根据牛的种类和数量确定,一般育成牛8~10 m2[8],育肥牛10~12 m2。运动场内设饮水槽、补饲槽和遮阳棚。
3.2 围栏
牛床靠近饲槽侧、运动场和散养式肉牛场都必须设置围栏。围栏要结实耐用,舍内围栏一般用钢管,运动场围栏可以用钢筋、木材、水泥等。围栏的高度、间隙和钢管的粗细主要依据肉牛的大小和类型确定[8]。一般舍内围栏高度1 500 mm以上,运动场和散养式牛床的围栏应在1 800 mm以上。围栏间隙育肥肉牛300~350 mm,架子牛250~300 mm,犊牛200~250 mm。
3.3 消毒设施
肉牛场门口应设消毒池,宽度略小于入口处的宽度,深200 mm,长4 500 mm以上[1],一般使用5%氢氧化钠[8]或20%生石灰的水溶液做消毒剂;牛舍门口设消毒池深200 mm,长1 500 mm以上[1];牛场大门旁设人员进出消毒室,其地面设消毒池,室顶装紫外线消毒灯,人员进出通过消毒室内U型围栏通道,保持消毒时间不少于5 min[8]。
3.4 电子监控设施
肉牛场各分布区、肉牛舍、场舍门口等生产关键部位安装电子监控探头,管理区设终端视频显示器,全天24 h监控掌握生产区及关键环节生产、安全及管理情况。
3.5 地磅
对于规模较大的牛场,应设地磅,以便对进出场的育肥牛和饲草料等进行称重。
3.6 粪尿及污水处理设施
大中型肉牛场应有牛粪尿和污水处理设施,这是肉牛场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不可缺少的设施。牛粪场远离肉牛舍,堆粪地面要求坚硬不渗水,面积按每头成年牛5~6 m2规划,牛粪按高温堆肥法发酵处理后作有机肥及时施入农田。粪尿等污水处理以建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沼气作燃料,残渣作肥料。
3.7 装卸牛的场地
要实用,易于清扫消毒,方便装卸肉牛工作。
4.1 环境消毒
1)牛场门口的消毒池应经常换置5%火碱消毒液或20%的生石灰消毒液。
2)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15天用2%火碱水或10%生石灰液消毒1次。
3)牛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每30天用10%~20%的漂白粉混悬液消毒1次。
4.2 牛舍消毒
1)牛舍内应每天清除粪便废弃物,保持清洁、卫生。每15天用0.15%~2.00%新洁尔灭水溶液、0.3%过氧乙酸或0.1%次氯酸盐等消毒液消毒一次。圈舍消毒时应将牛赶至运动场,不可将消毒液直接喷洒在肉牛体表。
2)每批牛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用0.15%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或0.1%次氯酸盐等消毒液喷雾消毒。
3)饲槽和饮水槽每天彻底清扫干净,每7天用2%火碱溶液消毒一次。
4.3 用具消毒
牛场内所有用具要各自专用,每7天用0.15%新洁尔灭、0.2%~0.5%过氧乙酸消毒。
4.4 人员消毒
1)牛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饲养和管理工作。
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禁止将工作服穿出场外,每10天用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消毒。
3)外来参观人员入场应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牛场卫生防疫制度。
定期杀灭舍内外的病原携带者如昆虫和鼠类[4],可以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是肉牛养殖场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9]。
5.1 防鼠
肉牛场各牛舍、饲料贮存间的门窗要严丝合缝,门与门框、窗与窗棱缝隙应小于4 mm,窗户及通风孔应加装13 mm×13 mm的铁丝网;各种管道或电缆进出建筑的孔洞用水泥等材料堵塞;室内可能被鼠类利用的孔洞、缝隙用水泥填堵;下水道应装返水碗,室内排水沟装有完整铁篦,通往外界出水口部位应有13 mm×13 mm防鼠铁丝网闸,以防止老鼠进入。
5.2 灭鼠
需要灭鼠时,应尽可能应用物理方法,即放置灭鼠夹、粘鼠板等。若确需用化学方法灭鼠时,应投放不具二次中毒的灭鼠药灭鼠如敌鼠钠盐等。并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进行生物安全处理。
5.3 防虫
及时清除肉牛场牛粪、尿、垫料、过期兽药、残余疫苗、一次性使用的畜牧兽医器械、包装物、污水、破烂容器和丢弃的盆、桶、罐等废弃物,夏秋季节定期冲洗牛舍,疏通排污管道,防止孳生蚊虫。
5.4 杀虫
需要杀虫时,应用物理和生物学方法,即放置电子灭蚊灯、电子灭蝇灯和环境卫生的控制等。
据高天宇等[1]研究证实,动物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显著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病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技术性能,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效益[10]。据本课题推广统计,2012—2013年,张掖市新建生物安全体系完善的规模化肉牛场161个,饲养肉牛44.1万头,应用生物安全集成技术出栏肉牛28.6万头。通过2年的研究和推广,肉牛场各类疫病病死率由0.9%下降至0.5%,肉牛饲养成本显著降低。全市规模化肉牛场2年获得经济效益34 439.5万元。
[1]高天宇,贲百灵,高睿.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11):48-49.
[2]臧莹安,丁发源,田允波.限制疾病的传播——新形势下对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再认识[J].中国兽医杂志,2008,44(5):87-88.
[3]吴启发.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综述[J].中国动物保健,2009,24(12):32-36.
[4]胡天正,杨锁柱.浅谈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J].中国动物检疫,2008(4):8-9.
[5]冯建华,杨丽,祁兴磊,等.浅谈夏南牛规模养殖场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关键点[C]//2010中国牛业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5-578.
[6]许尚忠.肉牛高效生产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8]宋恩亮,李俊雅.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参数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9]丁壮,杨松涛,乔红伟.动物疫病流行病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10]高天宇,孙广力,高睿.建立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试验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11):62-64.
Exten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Cattle Farm by Biological Safety Integrated Technology
Yuan Tao,ZhangWenbo,Li Shan
(Zhangye Institute ofAnimal Husbandryand VeterinaryMedicine,Ganzhou 734000,Gansu,China)
In this paper,biological securit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was extended and research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cattle farm.The beef cattle production environment,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ousing,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rat pest control and other keylinks were studied bythe integrated use ofthe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veterinary hygiene,beef cattle feed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Technical parameters about beef cattl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were designed,environmental control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on the keylink ofproduction.Biological safetytechnologywas integrated in large-scale cattle farm,and the foundation ofa good environment was laid for beefcattle breeding.
beefcattle farm;biological securityintegration technology;research;extension
S815.4
A
2095-3887(2014)06-0059-04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18
2014-09-01
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205NCNG124)
袁涛(1965-),男,高级畜牧师。
张文波(1986-),男,助理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