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晓
夜交藤化学成分研究
王文晓
目的探讨夜交藤化学成分。方法选取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宜阳县张坞镇及白杨镇的何首乌, 对其夜交藤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甲醚(Ⅰ)、大黄素(Ⅱ)、β-谷甾醇(Ⅲ)、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Ⅳ)、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Ⅴ)、X-羟基大黄素(Ⅵ)。结论第Ⅳ、Ⅵ属于首次自此药用部位得到的化合物。
夜交藤;化学成分;研究
在传统药物应用中, 蓼科植物何首乌块根为“何首乌”,藤茎为“夜交藤”[1], 相同植物却无相同药效, 本文选取宜阳县张坞镇及白杨镇的何首乌藤茎, 分析夜交藤化学成分。
选取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宜阳县张坞镇及白杨镇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干燥藤茎。
选取干燥夜交藤药材1.65 kg, 经粉碎, 以10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 经滤过, 然后混合两次提取液, 经减压后回收溶剂, 与硅胶混合, 经50℃温度减压干燥, 经粉碎处理后予以80目筛分离。药粉放置到索氏提取器中, 依次予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甲醇进行回流提取一直到有机相呈现无色, 所得回收溶剂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物。其中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共薄层, 所有斑点保存一致性。将两部位混合, 应用硅胶柱进行层析分离,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完成梯度洗脱, 以100 ml收集, 混合同样流份,流份152-237显示淡黄色针晶Ⅰ(86.5 mg), 流份417-539显示黄色针晶Ⅱ(192.3 mg)、无色针晶Ⅲ(131.5 mg)。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进行层析, 予以氯仿-甲醇完成梯度洗脱后, 在经聚酰胺柱进行层析, 然后用水及浓度自低至高进行乙醇梯度洗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处理后显示桔黄色针晶Ⅵ(10.5 mg)。将甲醇提取物经水溶解, 然后以水饱和正丁醇完成萃取, 通过聚酰胺柱进行层析, 用水及浓度自低而高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显示黄色针晶Ⅳ(50.4 mg)、Ⅴ(32.8 mg)。
3.1化合物Ⅰ 呈现淡黄色针晶状(乙酸乙酯), mp 205~207℃。经Bomtragercs反应显示阳性, 器有可能属于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化合物Ⅰ与大黄素甲醚对照品具有相同薄层Rf, 经混合检测熔点无降低现象。IR、1HNMR数据与近几年研究资料结果保持一致性, 由此可知此化合物属于大黄素甲醚。
3.2化合物Ⅱ 呈现黄色针晶状(氯仿-甲醇), mp 254~257℃。经Borntragercs反应呈现阳性, 避免其可能属于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此化合物与大黄素对照品相同薄层Rf, 经混合检测熔点无降低现象。IR、1HNMR数据与与近几年研究资料结果保持一致性, 由此可知其为大黄素[2]。
3.3化合物Ⅲ 呈现无色针晶状(石油醚), mp 140~142℃。经L-B反应呈现阳性, 表明其是甾体类化合物。IR(KBr)cm-1: 3139(-OH), 2938, 2845, 1651(-C=C-), 1459, 1396(谐二甲基), 1061, 963, 805。此化合物与β-谷甾醇对照品相同薄层Rf,经混合检测熔点无降低。数据结果与近几年文献[7]报道β-谷甾醇数据保持一致性, 由此可知此化合物称作β-谷甾醇。
3.4化合物Ⅳ 呈现黄色针晶状(氯仿-甲醇), mp 234~237℃。经Borntragercs反应酸水解显示红色, 表明其有可能是羟基蒽醌苷。IR(KBr)cm-1:3422(OH), 1675(未缔合C=O伸缩振动), 1638(缔合C=O伸缩振动), 1594, 1073(糖上C-O)。1HNMR(DMSO-d6)δ为2146(3H, s, 3-CH3);3.21~3.76 (6 H, 糖上的6个H);3.98(3H, s, 6-OCH3);4170(1H, t, J=5.4 Hz, 糖上C6-OH);5.21(1H, d, J=7.5 Hz, 糖上端基H, β型), 6187(1H, s, 7-H);7.23(1H, s, 2-H);7.42(1H, d, J=2.4 Hz, 4-H);7.51(1H, s, 5-H);13.12(1H, s, 1-OH)。13CNMR(DMSO-d6)δ为106.8(C-5);107.6(C-7);115.2(C-8a);115.4(C-1a);121.3(C-4);125.6(C-2);132.6(C-4a);136.8(C-5a);148.3(C-3);161.2(C-1);162.3(C-8);165.2(C-6);182.3(C-10);18615(C-9);101.2(CG-11);78.2(C-G-5);77.3(C-G-3);73.6(C-G-2);70.1(CG-4);61.3(C-G-6);56.5(6-OCH3);21.6(3-CH3)。数据结果均与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保持一致性。
3.5化合物Ⅴ 呈现黄色针晶状(甲醇-水), mp 186~188℃。经Borntragercs反应酸水解具有红色状态, 说明其有可能是羟基蒽醌苷。IR(KBr)cm-1:3426(OH), 1680(未缔合C=O伸缩振动), 1638(缔合C=O伸缩振动), 1594, 1486, 105(糖上C-O), 数据均与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文献报道保持一致性[3]。
3.6化合物Ⅵ 呈现桔黄色针晶状(乙酸乙酯), mp 277~280℃。经Borntragercs反应显示阳性, 避免其有可能是羟基蒽醌类化合物。IR(KBr)cm-1:3446(OH), 1678(未缔合C=O伸缩振动), 1631(缔合C=O伸缩振动), 1566, 1432。数据结果与X-羟基大黄素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
[1] 汲广全.夜交藤改善睡眠成分大黄素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9):2188.
[2] 汲广全.夜交藤改善睡眠活性成分研究.中成药, 2011, 33(3): 514.
[3] 王自军.夜交藤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12):3211.
2014-05-21]
471600 河南省宜阳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