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特色疗法震脑术治疗脑震荡

2014-01-23 17:12才旦卓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骨缝蒙医头部

才旦卓玛

(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蒙医医院,青海 乌兰 817199)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或强烈震动时,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造成晕厥、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脑组织不发生器质性变化。

1 蒙医震脑术的来源

蒙古高原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与草原游牧文化蕴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医学传统疗法。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蒙医传统疗法对一些疾病有显著疗效。“震脑术”是蒙古民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传统疗法,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疗效神奇等特点,是蒙医的一大治疗特色。在不少医学经典著作中都记载着有关“震脑术”的内容,如汉代文献中记载,有一次苏武受了刀伤,匈奴医生掘了一坑,加上热灰,将昏厥的苏武放在热灰上,蹈其背使其脱险;18 世纪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以“蒙医震脑术”为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治疗脑震荡的方法;《诊治百病古代方经》的蒙文手抄本载: “小童脑震荡,挖地坑,将患童倒悬其中,拍打脚心三遍”;另著名蒙医师吉格木德丹曾扎木苏在他行医生涯中重视“震脑术”,在其代表著作《观者之喜》的《骨折、脱位、内伤治法》篇中详细论述了带震术、板震术等几种常用“震脑术”等。

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常年驰骋于广阔的大草原,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乃至从前的各类战争所带来的摔伤及战伤中的脑震荡常见,而且蒙古族享有马背民族之称,与马相伴一生,牧民从小就学会骑马、驯马、在马背上成长,善于骑马、射箭、摔跤、狩猎等,常遇到不慎摔倒受伤,脑震荡有着较高的发生率。骑马使身体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长期马背生活使他们意识到震动也可以治病。放牧时经常遇到牲畜的“塌腰子”等情况,即一些动物腰部受到外力重打击或强烈震荡时,腰脏发生移位(俗称“掉腰子”)而站立困难或走不起来的一种功能失常现象时,通过主人的扶持、震动等,得到缓解或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的偶然的或有意识的重复使人们认识到有关“以震治震”的原理,为蒙医“震脑术”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一种科学实验性的作用。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以及治疗疾患的需要,他们对动物和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成比较自觉的认识活动,并把人体解剖和医疗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丰富了对人体构造的认识,而且大大促进了蒙医正骨术及“震脑术”等各种内伤外治方法的发展,民间广为流传,并沿用至今。

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历代蒙医师不断总结经验,重视利用和推广“震脑术”这一富有民族医疗特色、具有临床实效的外治疗法。随着近代蒙医学的逐步完善,“震脑术”的研究也更加受到重视。蒙古民间流传的各种“震脑术”相继被搜集、整理,有关学术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不少运用各种“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的好经验。有的地方还开展了“震脑术”的科研项目,收到预期成果。

2 病 因

从车、马或高处坠跌时头背部触地,或头部受棍棒打击、拳打脚踢、砖石砸碰等,均易引起脑震荡,若打击的外力过猛则可有颅骨骨缝松动的情况。由于外伤导致使患者出现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

3 症 状

脑震荡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晕厥,但一般不超过30min即可恢复。血压、呼吸、体温等虽无明显变化,但脉象数而伴有颤抖。意识恢复后出现晕眩、头痛和头部沉重而不能抬举,头发失泽,失眠,头痛恶寒,恶心,吐白沫或绿色水样物等症状。如骨缝外膜破裂,则行走蹒跚摇摆,目不能闭,头晕,呕吐,甚则昏迷。如骨缝松动则局部跳动性刺痛;如骨质损伤除出现上述症状外,伴有发热,眼红,鼻出血等症状。如受伤部位聚积黄水则出现目不能闭,耳聋,胃部不适等症状。

4 诊断依据

4.1 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

4.2 头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性昏迷,时间在30min 内。

4.3 近事遗忘: 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

4.4 伤后当时有面色苍白、瞳孔改变,四肢松驰,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射减退等症状,后随意识的好转上述症状逐渐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4.5 伤后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还可以有畏光、怕声音及震动、心悸、耳鸣、耳聋、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4.6 头颅CT 检查无异常。

5 脑震荡的临床分型

脑震荡根据程度可分为重度脑震荡、中度脑震荡、轻度脑震荡3 种。重度脑震荡: 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昏迷和近事遗忘;中度脑震荡: 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昏迷,而不伴有近事遗忘;轻度脑震荡: 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四肢发软或一过性精神恍惚等症状。

6 脑震荡的检查方法(测量法)

手法检查: 能在以下部位摸到条索状物及明显的压痛点。触摸眉毛中点(鲁腰穴)、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后发际两侧凹陷处(风池穴)等部位有明显压痛;有的在颞部皮下可摸到大小不等的条索状物或呈片状酸胀痛的敏感区,刺激时疼痛难忍;有的在头部有轻度浮肿并有压痛;有的还在颈项部有压痛,并伴头部活动不利等。以上压痛反应均以患侧重,健侧轻,全头痛则无明显差异。有些老大夫传统检查方法: 正常时本人的食、中、无名指同时能塞到口中,当脑震荡时张口难,这三手指塞不到口中。使患者仰卧查看双脚时双侧脚后跟长短不一等。

线测检查: 对颅骨骨缝是否松动或分离,可以进行测定。如颅骨骨缝松动时头形有所改变,有时可摸到松动之骨缝。测定法: 用一条细线分别测量患者从前额正中线(印堂穴)到后头枕骨正中线处的距离,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点(百会穴)到两耳尖的距离等,对照其长短不同可提示发生脑震荡。

手指对比检查: 即测量患者两手拇指或中指之长短。因为脑震荡后,肘白脉亦发生变化,致使两手拇指、中指长度不同。此时利用皮尺、木尺等测量患者两手拇指或中指之长短进行对照。一般测量出的结果患侧长,健侧短。

7 一般资料

12 例标准患者,男性5 例、女性7 例,年龄最小10 岁、最大40 岁,其中,轻度脑震荡患者4 例,中度患者7 例,重度1 例。疗效标准及结果: 治愈: 症状和体征消失、检查结果正常。不影响日常活动及工作。好转: 症状和体征及检查结果好转。仅在劳累和剧烈运动时出现轻微症状。未愈: 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均采用蒙医震脑术及辅助蒙药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震脑术要根据病情震治1 ~2次、中间隔3 日,扎启震带静养3 ~7 日,松紧可以随时调节,同时蒙药治疗。1 个疗程后12 例患者中治愈8 例,好转4 例,无效0 例,取得满意疗效。

8 治疗[1-3]

治疗原则是应用“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促进气血循环,辨证论治。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8.1 木臼法: 备一木臼,以百会穴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头上,臼口垫以柔软厚布压垫,使之紧贴于头皮。然后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3 次为1 拍,共敲21 次。

8.2 棒击法: 让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双手固定其头部,术者用宽绷带沿耳上包绕其头部,把绷带之两头接在疼痛一侧,用左手用力拧拉右手拿木棒,距头部一寸处用力打击布头3 次。继而在头部之另3 侧依同法各打击3 次。如无木棒亦可用手掌小指侧代替。然后用两手掌从头部之八面往里抖拢挤摩,从头顶部抖动按压,用五指甲从前额开始往上边掐边臊数次,最后在头脉部和沿脊柱进行推摩。以上手法结束之后,把用黄油煎过之山羊羔毛敷于头上,再用粗白布包缠保持3 周。术后在松动之骨缝处施以艾灸。

8.3 脚底敲击法: 令患者仰卧位,四肢伸直,手掌朝内,脚掌上翘90°,枕水袋,贴脚底放一小块震感木板,医者用一手扶住震感板,另一手拿震感锤敲击震感板,先在患侧脚掌处敲击3 下,后在健侧脚掌处敲击3 下,依次敲击3 次。此法亦能使被震动之脑恢复。对此法不适应者,如患有严重高血压病者,可采用绷带紧拉法。术者用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从骨缝松动侧开始用力牵拉包绕头部之绷带两头7 次,另三侧亦依同法牵拉。术后每日在头顶部喷洒白酒进行压摩、蹭摩,疼痛处进行搓摩,颈部进行捋摩、揉摩,双眉间进行抟摩,双眉上部及颞部穴位进行掐蹭按摩法。患者应在安静凉爽处静养,枕宜高,避免日晒火烤。完全恢复之前,不能高声呼喊和剧烈运动。饮食宜以稀粥、牛奶、奶酪等奶食和水果为主。固定法: 术后用震感固定带从患者前额部,沿两耳上围头固定,松紧可以随时调节,扎启震带静养3 ~7 天,震脑术要根据病情震治1 ~2 次、中间隔3日,同时辅助蒙药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药物以额日顿乌日力、三子汤、25 -味珊瑚丸、5 味-通啦嘎散等为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9 典型病例

道某某,男,10 岁,学生,不慎从宿舍上铺跌下,头枕部受伤,昏迷3min 左右、头痛、头晕、站立不稳、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头枕部肿胀等症状。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 未见异常。根据病情诊断为脑震荡,以震脑术棒击法治疗1 次,结合颈肩部按摩后病情明显好转,扎启震带静养3 ~7 天,药物投额尔顿乌日力、汤勤-25、三子汤等治疗1 个疗程后痊愈。

10 体 会

脑震荡是常见的颅脑损伤的形式之一,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各种暴力案件。蒙医认为脑震荡属头部内伤范畴,头部受到外力,脑气和脑髓必然受震,轻则震脑气,重则震脑髓。由于头部外伤,脑气和脑髓等有关脑组织解剖位置失常,使气血循行受阻,“不通则痛”。如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则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影响工作和生活。“震脑术”是以具有朴素辨证观点根据震荡部位及轻重等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震动方法进行“以震治震”的基本原则震治,有助于遭震移位的脑器官功能的紊乱得以整复,气血得以通畅。

总之,蒙医震脑术及其治疗原理等符合现代医学所认为的脑震荡是脑组织某些病理形成学改变所致的观点。通过适当的震动方法,纠正有关脑组织的紊乱,使脑组织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善,促进局部气血循行,从而消除因脑震荡而产生的气血障碍“不通则痛”,达到“以震治震”的治疗目的。应用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操作方法简便,时间短,疗效显著,立竿见影,能缩短病程,减少或不留后遗症,这一特色疗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蒙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蒙医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63 -164.

[2]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大成[M]. 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3]乌兰等. 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民族出版社.2007.7. 152

猜你喜欢
骨缝蒙医头部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我能攥紧的都已摁进胸膛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牌坊: 在路边
我爱过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应用唇舌弓式口内装置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