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2014-01-23 17:45:12李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卧床抗生素

李玮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李玮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204 例老年痴呆患者 , 分析其院内感染相关因素 , 并探讨其对应护理方法。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为年龄、长期卧床与陪护人员多、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侵袭性操作引发感染、住院时间。结论 根据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予以对应护理方法 , 可以降低感染几率 ,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痴呆 ;院内感染;对策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严重 , 老年痴呆症出现几率增加 , 5%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有资料显示 , 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院内感染易感人群。本文选取 204 例老年痴呆患者 , 分析其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及其相应解决方法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09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 204 例老年痴呆患者 ,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痴呆症状诊断标准 , 其中男 152 例 , 女 52 例 , 住院时间 8~112 d, 年龄 65~90 岁。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分析 , 统计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 , 主要有年龄、长期卧床、陪护数量、抗生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有年龄、长期卧床与陪护人员多、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侵袭性操作引发感染、住院时间。院内感染者有 76 例 , 上呼吸道感染 16 例 , 下呼吸道感染 30 例 , 口腔真菌感染 6 例 , 泌尿道感染 12 例 , 胃肠道感染 8 例 , 皮肤软组织感染 4 例。

年龄因素 :在本文所选取的 204 例患者中 , ≥ 75 岁患者 138 例 , 感染患者 62 例 , 发生率 44.9%;<75 岁患者 66 例 ,感染患者 14 例 , 发生率为 21.2%。由此可知老年性痴呆患者年龄越大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越大 (P<0.05)。因为老年人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均出现退行性病变现象 , 功能有衰退现象 , 膈肌出现萎缩 , 支气管纤毛运动能力下降 , 咳嗽反射能力降低 ,痰无法较易咳出 , 吞咽存在困难性 , 容易使得下呼吸道出现阻塞并引发肺部感染症状。而且误吸吸痰极易导致口腔及咽处细菌被带到肺部出现感染。

长期卧床与陪护人员多:大部分老年性痴呆患者由于疾病情况而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 大小便有失禁情况 , 且由于人格行为存在异常无法使自身生活达到卫生标本 , 因此需有人陪护。在本文中有长期卧床患者 62 例 , 陪护者有 121 例 , 且无固定性 , 存在较大流动性 , 病房若无法及时保持良好通风并予以空气消毒 , 极易导致细菌病毒量增加 , 出现交叉感染 ,发病率上升。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56例感染患者所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超过 3 种 , 由于医生频繁应用或更换药物类型及顺序 , 使得正常菌群出现失调现象 , 病原菌具有较高耐药性 , 有的还引发了真菌感染。

侵袭性操作引发感染 :应用侵袭性操作患者 126 例 , 出现感染者 66 例 , 发生率 52.4%。未予以侵袭性操作者 78 例 ,感染者 10 例 , 发生率 12.8%,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侵袭性操作不当会引发院内感染。老年性痴呆患者主要临床特点是年老多病 , 很多患者会并发心脑血管等疾病 , 大部分患者均存在长期置入尿管、氧管、胃管、反复性吸痰等侵袭性操作 , 使得组织黏膜受到损伤 , 身体防御能力遭到破坏[1]。

住院时间 :老年性痴呆患者因为住院时间过长 , 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 感染几率上升。76 例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3 d, 平均感染时间 16.3 d, 128 例未发生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20.8 d, 由此可知住院时间越长 , 院内感染出现几率随着上升。病情程度与病程时间、机体免疫力存在明显相关性,患者病情越严重 , 病程持续时间越长 , 机体免疫力下降 ,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率因住院时间增加而上升。

3 讨论

年龄、长期卧床与陪护人员多、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侵袭性操作引发感染、住院时间均会对院内感染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在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予以相应解决对策 , 则显得尤为重要 , 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认知功能训练: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症状为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往往出现记忆障碍 , 疾病发生早期往往有记忆减退症状 , 且存在失语、失用、失记现象。所以及早开展认知功能训练 , 能够确保大脑获得持续性刺激 , 使得记忆再生 , 应用认图、认字、折纸、插图、读报等方法进行训练 ,促使患者多用脑、多动手 , 神经系统具有较高兴奋性 , 增加语言及记忆水平 , 防止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病房管理 :患者所处病房需按照开窗通风 , 保持空气流通性 , 并定时应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家属及陪护人员应了解健康宣教知识 , 遵守探视规定 , 合理控制探视数量 , 且探视时需戴口罩[2]。

保持呼吸道通畅:伴随稳定改变情况而合理穿着对应衣服 , 避免出现感冒现象。协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按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长时间卧床者需经常改变体位 ,且每次体位改变时需以手掌两手交替叩击其背部 , 应用此种机械性振动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效果 , 且能够促使粘着在气管壁上痰液发生移动便于咳出。若无法自行咳出 , 需持续性检测 , 及时吸痰 , 在操作中保持无菌化 , 吸 1 次应将吸痰管换 1 次 , 加强口腔护理 , 避免引发肺部感染 ,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正确饮食:患者饮食时需注意选择易消化、低脂肪、低糖、富含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性质 , 多食用蔬菜、水果 , 避免发生便秘 , 若患者吞咽障碍需及时调整其体位 , 并喂食。

无菌操作:临床中采用各类侵袭性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 不可操作动作过大粗糙 , 以免造成损伤。尽可能不选用插管方式 , 减少插管持续时间 , 降低插管侵袭性操作导致的医院内感染率。

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治疗中尽可能缩减药物应用种类 ,控制抗生素应用频率 , 若无应用必要需避免用药 , 提高药敏试验及血药浓度监测水平 , 严格控制药物应用适应症 , 尽可能减少用药时间。关注抗生素应用动态过程 , 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情况[3]。

[1]张美华 .老年性痴呆患者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10, 4(4):120.

[2]常家霞 , 谢林珠 .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及护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9, 5(3):41-42.

[3]周素兰 .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护理与康复 , 2006, 5(4):248-249.

2014-04-17]

457000 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症卧床抗生素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延缓老年痴呆症 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38
哪些人易患老年痴呆症?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36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8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