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2014-01-23 10:21:16耿红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插管芬太尼

王 旭 耿红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03

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剂中的一种,对于麻醉镇痛也有良好的效果,能够迅速发挥其镇痛效果,但持续镇痛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运用芬太尼时需要同时配合使用松弛剂及预防肌肉强直及呼吸抑制,使用时速度要慢。舒芬太尼是芬太尼化学衍生物的一种,其主要麻醉成分为枸橼酸盐,是一种新型激动剂,主要和μ阿片受体相作用,由于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抑制应激作用和镇痛作用强等优点,近年来,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本实验旨在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诱导,术后镇痛及苏醒的变化,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相关研究证实,相对于芬太尼而言,舒芬太尼的亲脂性更强,因此在结合血浆蛋白以及穿越血脑屏障方面更具有优势[1]。有研究证实,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并引起应激反应,导致烦躁、血压升高及恶心呕吐,这些都可能增加颅内出血、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形成的危险性[2-3],同时增加脑的耗氧量,破坏脑自动调节功能,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合理选择镇痛药物以及术后镇痛至关重要。本组资料选取2012-01—2012-12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择期实施开颅手术患者36例,汇总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其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12-12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择期开颅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5~70岁,平均57岁;ASAⅠ~Ⅱ级,体质量49~85kg,平均56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所有患者无精神病史、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为了增加实验的可比性,2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病种及手术类型、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手术前给予氢溴酸东茛菪碱进行肌内注射,然后对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注射。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置18号套管针,常规监测患者的HR、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芬太尼,4μg/kg,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0.7μg/kg,同时2组均使用丙泊酚1.0~1.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再进行气管插管,给予琥珀胆碱维持机械通气。

1.3 结果 在患者麻醉诱导前,实验组的SBP值平均为100.5mmHg,DBP值平均为69.3mmHg,HR值平均为85.5次/min。在正式拔管时,各观测指标的最高值为:SBP值平均为106.5mmHg,DBP值平均为70.3mmHg,HR值平均为85次/min。对照组的SBP值平均为110.5mmHg,DBP值平均为72.3mmHg,HR值平均为90次/min。在正式拔管时,各观测指标的最高值为SBP值平均为113.5mm-Hg,DBP值平均为80.3mmHg,HR值平均为90.3次/min。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平均为18.2min,清醒时间为15.5min。对照组的拔管时间平均为22.4min,清醒时间为6.7min。实验组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的拔管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清醒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论

舒芬太尼是一种苯哌啶类药物,是芬太尼的衍生物。由于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和抑制应激作用强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PACU及无痛内镜检查。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舒芬太尼脂溶性大、静脉注射后迅速分布于体内所有组织,加之其强效镇痛作用,故气管插管后短时间内患者心血管系统更为稳定,从而抵消了气管插管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等不良反应[4-5]。舒芬太尼形成的代谢物排出体外,因此,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窒息、呼吸不良等不良反应,对体质虚弱、年龄较大者应控制好剂量,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应立即停药。本文结果表明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舒芬太尼分布容积小于芬太尼,在本组实验中运用芬太尼的患者在拔管过程中HR、SBP、DB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波动稍大,运用舒芬太尼的患者在拔管过程中HR、SBP、DBP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波动稍小。舒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结合力较芬太尼强,故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6]。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7],因而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小。因此,当运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时,对于应激反应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舒芬太尼可达到更稳定的麻醉效果,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少,可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更长的持续时间。总之,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更有效、更安全,术后恢复质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杨全福,丁学平,林晓霞.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苦结肠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7(15):825-826.

[2]Magni G,La Rosa I,Gimignani S,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intracranial surgery:comparison between total intravenous and balanced anesthesia[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7,19(4):229-234.

[3]De Benedettis G,Lorezetti A,Migiiore M,et al.Postoperative pain in neurosugery:apolitstudy in brain surgery[J].N eurosurgery,1996,38(4):466-470.

[4]田玉科.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0(10):608-611.

[5]彭章龙,于布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3):218-219.

[6]段世明.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

[7]陆红,王风杰,毕好生,等.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硫喷妥钠、依托咪酯、静脉复合麻醉诱导及插管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11):528.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插管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