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期刊在聋人文化建设中的关系与作用

2014-01-23 07:21沈玉林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群体

沈玉林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社,南京 210036)

特殊教育期刊是以特殊教育为基本属性的传媒文化产品。聋人教育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聋人教育与聋人文化本属一体,难以剥离。20世纪60年代,聋人文化运动在美国发起并普及到北美和欧洲。聋人文化概念是1990年代中期随着“双语聋教育”引入中国的。现在应主动应对聋人文化,认真研究聋人文化,积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聋人文化,通过聋人文化建设促进聋人教育发展,提升中国聋人群体的文化素养。

在研究和发展聋人文化中,特殊教育期刊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迄今为止,对特殊教育期刊促进聋人文化发展的关系及作用研究很少。本文主要研究特殊教育期刊与聋人文化建设的关系与作用问题。

一、特殊教育期刊与聋人文化的关系

1.聋人文化的定义和表现

“聋人文化”(Deaf Culture)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1965年,Stokoe率先谈到了“聋人的社会和文化特征”。1980年,语言学家、聋人Padden的《美国聋文化》使用文化一词来表示一个群体的人们后天所获得的一系列行为,包括语言、价值观、行为规则和习俗。并进一步指出:聋文化的成员作为聋人去实践,形成关于自身和健听人的想法和信念。聋人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聋人的文化价值观——价值观规定了聋人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相信什么、主张什么。[1]

在我国,对聋人文化的定义始自本世纪初,“聋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聋文化就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按照社会学关于社会文化的基本观点,聋文化也同样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聋文化是指聋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聋文化是指聋人群体在其特有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文化心态、互动关系和活动方式。一般情况下,聋文化都是指狭义要领上的聋文化。”[2]

聋人文化的表现首先是在聋人的认知方式上。聋人因为听觉受阻,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是或主要是以“看”代“听”,以目代耳,视觉是他们的主要认知渠道。聋人文化都是以视觉为特征的,视觉认知是聋人文化产生的根本,离开了视觉认知,聋人文化便无从谈起。其次,聋人文化表现为聋人的手语。1983年,Deninger认为:“如果一个社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一社区就必定拥有一种文化。”[1]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手语像其他任何语言一样,是聋人群体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有聋人群体的地方,就有手语的存在,任何想要限制和禁止聋人群体使用手语的企图都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无疑是扼杀一种文化。再次,聋人文化表现在聋人社会的文艺、娱乐、体育等活动中。聋人社会有体现聋人价值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作品,如聋人传说、聋人故事、聋人幽默笑话、聋人诗歌、手语舞蹈、聋人哑剧等。另外,聋人绘画、聋人手工艺、聋人摄影以及聋人体育活动(如世界聋人运动会)等,这些都是聋人群体精神的文化表现。最后,聋人文化表现在聋人社会的交往方式、交往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

2.特殊教育期刊的文化属性

期刊是定期连续出版物,是对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领域内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技术等的传播载体和宣传工具,从物的形式来看,它属于物质文化产品,从内容来看,它是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产品。因此,毫无疑问,文化属性是期刊的本质属性。

特殊教育期刊是特殊教育的文化产品,是传播有关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国家政策和政府行动、特殊教育价值观念、特殊教育教师师德精神、特教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文化产品。特殊教育期刊本身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彰显文化、传扬文化、积淀文化、发展文化的工具。

3.特殊教育期刊的聋人文化属性

特殊教育期刊的聋人文化属性体现于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内容。就聋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期刊是为聋童教育服务的,它传播聋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探索聋童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研究适应聋童视觉学习的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推广和规范手语、充分掌握汉语,促进聋童的社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发展,帮助聋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宣传聋童的绘画、手工、舞蹈、戏剧、文学等文化艺术成果,报道聋人社群的活动,等等。诸如此类,皆为特殊教育期刊中的聋人文化属性。

但是,特殊教育期刊还不能归属于聋人文化范畴。 一是因为,“特殊教育期刊”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为特殊教育服务的所有期刊;二是因为,当今特殊教育期刊并不是由聋人社群创办的,也不是完全包容聋人文化的。当前特殊教育期刊是由听人主办的,是站在主流社会立场,代表着主流社会文化,反映着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并用主流社会文化影响、引导着聋人社群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期刊不专属于聋人文化范畴。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特殊教育期刊(包括聋人学校的校刊)都认可聋人文化,这与期刊主办者的理念、情感、经历、经验有关。

二、特殊教育期刊怎样促进聋人文化的发展

1.正确认识对聋人文化的批评

对聋人文化的倡导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比如担忧强调了聋人文化的独特性,会导致聋人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而再次被边缘化;担忧提倡了聋人手语,会使他们难以掌握口语和书面语;担忧聋校教育引入聋人文化,会影响融合教育。这些过多的担忧,使人们对聋人文化产生了怀疑、批评和指责,认为它有种种“局限性”,如“聋校双语双文化的局限性”“少数民族身份定位的局限性”“推行聋文化的现实局限性”等等。认为“‘聋文化’一词不是被发现的,而是有些人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发明的”,认为“(聋人群体)本身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尤其是指责,“许多聋文化的提倡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一方面接受《美国残疾人法案》为其提供的社会和就业方面的特殊照顾,接受国家康复部门为其提供的财政支持和就业辅导,在这方面默认自己是残疾人群体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又标榜自己是一个文化群体,是一个少数民族,不属于残疾人群体,这种做法令人很难接受”。[1]

在对聋人文化的各种批评面前,特殊教育期刊编辑应该有清醒的判断。不排除会有少数倡导者提出聋人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甚至成立“聋人国”的不现实的理想,但这不是聋人文化的主流意识,不代表聋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聋人文化在向世界其他地方推广普及过程中,这些不现实不合理的诉求并没有得到响应。

确实,聋人文化的倡导者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但实际又愿意接受国家对残疾人提供的医疗、康复、入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似乎“这种做法令人很难接受”。如何理解这样的“自相矛盾”呢?

这就要搞清楚“残疾的身体”和“残疾人”的真实意义,以及对“耳聋”和“聋人”的真实意义的理解。“残疾的身体”是医学意义的界定,“残疾人”是社会学意义的界定。国外一个残疾人团体在1976年发表了如下一份声明,可以用来予以解说:

“就我们的观点而言,是社会使身体损伤的人成为残疾。残疾是强加在我们的损伤之上的东西。我们不必要被孤立,不必要完全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领会身体损伤的人与损伤了身体、被社会称为残疾的人两者在社会地位上的区别。因此,我们把身体损伤定义为:缺少四肢的某一部分或某一肢的全部,或有一只有缺陷的肢体,或身体组织有缺陷,或身体功能有缺陷。把残疾定义为:由于现今的社会组织不顾或很少顾及身体有损伤者的情况而把他们排除在社会活动的主流之外,从而使他们不便于活动,或是活动受到限制。所以,身体残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压迫。”[3]

由此看来,“残疾人”有两种范畴和定义,一个是医学的,一个是社会的。聋人文化不承认聋人是“残疾人”,用的是社会的范畴和定义,以此来呼吁反对歧视、创建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使聋人公平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之中,同样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观,是聋人文化中精神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聋人又享受着政府给残疾人的若干保障权益,用的是医学范畴和定义,因为政府更多地是为有医学定义上的身体残疾的人提供福利保障,也因为社会还没有真正为聋人建立无歧视、无障碍的公平环境,聋人还遇有种种不便和困难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歧视,这些福利保障对聋人很有必要,聋人理应接受。聋人能完全平等地生活在无障碍的社会之时,便是政府对聋人的保障法案失去意义之日。

特殊教育期刊在促进中国聋人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对聋人文化的各种批评,宣传聋人文化中积极的内涵,通过促进现代聋教育的发展,培育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聋人文化体系。

2.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聋人文化核心价值观

首先是积极张扬聋人群体的人文思想。自信、自豪、自立是聋人文化的价值观核心。美国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有句话:“除了听,聋人能做任何事情。”这可以看作是聋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来自于自醒,又走向于自豪与自立。作为一种文化,聋人的自醒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及后来世界各地发兴起的旨在摆脱长期对黑人种族的歧视、压迫和民族解放运动。这场世界性的运动,也给美国聋人群体带来了思考。长期以来,美国聋人在社会的处境不利、地位较低。由于1880年以来的“口语主义”,使聋人手语、聋人教师在聋教育中被严重排斥,聋人的学业成就远不如口语主义倡导者所期望的那样,使家长、社会都不满意。聋人就业、聋人在社会中仍受歧视。在这场黑人解放运动中,聋人群体得到启发而自醒,发现了自己的以手语为代表的文化,强调和呼吁聋人文化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聋人群体的这种自我信任、自我肯定的人文特性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多多少少有所相似。文化学研究者吴克礼认为:“文化复兴首先是肯定生活的时代,在欧洲文化史上是强调人的个性的时代,是对人的信任、对他的无限可能性的信任、对他掌握自然力的信任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人的身上重要的不是出身和社会地位,而是个人素质,如:智慧、创造力、敬业精神、自尊、意志和受教育的程度。所谓‘理想的人’指强有力的、天才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缔造自身和自己命运的人。”[4]欧洲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封建社会禁欲主义等条条框框对人性的束缚的抗争,聋人文化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聋人群体的歧视、压迫以及对聋人个性的蔑视等抗争,希望尊重聋人群体的生存权、教育权,给予聋人以自己的选择。

聋人群体的自醒、自信、自豪、自立,以及他们的智慧、意志、敬业精神,就是当今聋人文化中所具有的正能量,这恰恰就是聋人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属于聋人文化的聋人(也叫“文化聋人”即Deaf)身上,看不到自怜、自卑、自暴自弃、沉伦和悲哀、悲伤、悲叹、悲愤的心理情绪,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会为着梦想而追求,他们能够自如地生活在主流文化和聋人文化两种文化之中,游刃于听人群体与聋人群体之间。

中国聋人也有自身的价值观,“从聋到龙”[5],这句话可以代表了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聋人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当代聋人教育中应该着力提倡的文化精神。当今建设和发展我国聋人文化的关键就在于倡导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聋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聋人群体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国聋人文化建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上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从公民的个人层面上,聋人群体具有很强的爱国精神,敬业态度和诚信友善也是聋人群体的宝贵品质,聋人文化中的这种价值观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在社会层面上,聋人群体渴望得到平等、公正的社会地位,这是聋人文化中极力主张的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聋人群体是国民的一部分,聋人群体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的教育、科学知识、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这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也是国家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我国聋人文化正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需要。

3.担当手语语言学研究、应用和推广的文化责任

语言历来都担任文化的重要角色。聋人文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语言——手语。拿聋人文化相比于人类的伟大文明,似乎有着体量上的不对称。拿聋人手语简单地比较于有声语言文字,似乎也有偏颇。但从文化学、语言学的基础上来观照聋人手语,它就有了人类语言所具有一切功能价值,也具有了人类文化所有的属性。手语是聋人群体沟通工具,也是聋人故事、聋人戏剧、聋人歌舞等的表达手段。所“欠缺”的是它还没有记录手势的书面“文字”,不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如视频技术也许就作为手语的“书面载体”,使聋人文化可以“流芳百世”。

特殊教育期刊在促进聋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担当的文化责任,就是从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的角度,提醒人们要重视手语在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手语语言研究的成果,促进手语在学校教育中的规范使用,提高聋校教师和聋童家长(健听)的手语技能。

4.促进世界先进的聋人文化理念与中国聋人教育相结合

特殊教育期刊承担着宣传介绍世界先进的聋人文化理念,使之与中国聋人教育相结合的历史责任。一是宣传以联合国教科文、儿基会等国际组织的宣言、行动纲领、公约等国际文件,如联合国的《萨拉曼卡宣言》《世界特殊教育行动纲领》《残疾人权利公约》等,它们对聋人语言、手语教育与翻译、聋人文化、聋人教师参与教育、聋人权利保障、融合教育等有相应的条款。这些文件和条款凝聚着世界最先进的、被普遍认同的聋人教育的精神和思想;二是介绍世界性的聋人会议、活动,如世界聋人教育大会、世界手语大会、世界聋人运动会等等。这些国际性活动提供了各国聋人间的文化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舞台,是各国各地丰富的聋人文化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三是报道国外聋人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方法,尤其是北美、北欧等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近10多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等国以及我国香港等地区,在手语双语双文化的融合式教育以及聋教育课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四是引进介绍世界语言学界对聋人手语的理论和应用性研究,包括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比较性研究等等。

特殊教育期刊要把聋人文化放在中国特殊教育的大背景下来策划,使之与中国聋人文化实情和聋人教育实践相结合、相适应,着力于促进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聋人文化和聋人教育的发展这一目标。因此,特殊教育期刊编辑应该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宣传和引进,既要对中国聋人文化建设和聋人教育发展有引导性,也要让读者有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超越中国实情的“乌托邦”式的聋人教育,未必能促进我国聋教育的发展,甚至会适得其反。

5.通过促进聋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聋人文化品质品位

聋人文化的品质品位是聋人群体表现出的共同的思想、认识和品性以及水平,它取决于聋人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状况,受教育水平是决定一个时期甚或一个时代的聋人群体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聋教育改革将是提升聋人文化品质品位的根本性工作。

特殊教育期刊在促进聋教育课程改革,提升聋人文化品质品位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对聋校培养目标的研究和宣传。聋教育要在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前提下,确立聋校教育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聋人成为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社会的合格成员,也要具有以“聋人为本”的聋人文化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培养聋人具有“除了听,能做任何事情”的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成人成才、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是对聋校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宣传。要重新认识聋人的潜能,使课程能够满足聋人潜能开发的需要。聋教育课程要在与普通学校相同的课程主体框架基础上,改革和增加适应聋人学习需要的个别课程,尤其是手语课程的增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特殊教育期刊要善于发现和宣传体现聋人文化特色的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的经验、成果。

三是对聋教育教学方法、工具的研究和宣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它非常适合聋人视觉优先的学习特点,其海量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聋人的学习资源,科学合理地使用,可以极大提高聋人的学习效率。

四是对具有聋人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宣传。聋教育教师应具有聋人文化素养,尤其应该具有现代聋童观、语言观、教育观,具备娴熟的手语技能。此外,聋人教师也是聋教育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以上四方面均是特殊教育期刊在推进聋教育改革、提升聋人群体素质、发展聋人文化方面应长期关注和重点研究宣传的选题。

6.刊载聋人文化的作品,增加刊物的聋人文化元素

特殊教育期刊具有聋人文化属性,同时也是文化艺术产品,因此从内容和形式都要体现聋人文化的特色。这里主要强调期刊内容应该刊载聋人自己创作的作品,包括聋人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聋人成长的励志故事、聋人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雕塑、剪纸、刻瓷、编织等美术工艺作品,聋人戏剧、舞蹈、哑剧、电影电视剧,聋人民间传说故事,等等。在杂志的装帧设计上,增加具有聋人文化特点的图案图标,如手、耳、眼等抽象图形等。顺便说一句,在编辑尤其是美术编辑中,吸纳符合条件的优秀聋人未必不是好的选项。

三、结束语

德国启蒙时代“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认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性正体现在各种不同文化的个体性之中。因此,对各种文化的评判应当以它们的内在价值为标准。赫尔德更强调文化的个体原则。他说,每个民族都有深刻的民族特性,即便你经常观察和赞赏这种特性,你对它的一切描述较它本身仍然要贫乏得多。在那些为世人能够理解和感受这种真正特性而写的历史著作中,也极少能看出这种特性。虽然由于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甚了解,他们在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时会产生种种误解,形成种种偏见。为领悟一个民族的一个愿望或行动的意义就得和这个民族有同样的感受;为找到适于描述一个民族所有愿望和行动的字句,要思索它们丰富的多样性,就必须同时感受所有这些愿望和行动。这就是历史主义所主张的“移情原则”。不同的文化就像人类大花园里众多的和睦相处的鲜花,能够也应当共存共荣。[6]

这给聋人文化研究以重要的启示:聋人文化是其个性与人类文化共性的统一体。对聋人文化价值作出判断之前,需要深入聋人群体之中,真切感受这个“民族”的愿望和行动,要用“移情”方法来体验自己是个“聋人”。即便如此,对聋人文化的所有描述仍然比聋人文化自身贫乏得多,与聋人文化本真相比,文字描述显得苍白而模糊。何况站在听人文化立场来批评聋人文化的种种观点和描述,包括一些误解和偏见,对聋人群体来说是极其自然的。因此,应当小心和谨慎地批评聋人文化并客观地看待对聋人文化的批评。

特殊教育期刊有教育文化的属性,也有聋人文化的属性。特殊教育期刊在聋人教育和聋人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宣传推广功能和价值,也正因为此,特殊教育期刊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现实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宁生.聋人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12,13,35-37.

[2]沈玉林.论聋文化与聋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2(1):19-21.

[3]马洪路.回归:残疾人与社会的相思[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7-48.

[4]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27-328.

[5]陈少毅.从聋到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曹卫东,张广海.文化与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25.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群体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比较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奇怪的手语图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