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娟,贺玉梅,冯丽娜,王 宏
脑卒中是我国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而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PSD 的患病率为20%~50%,总体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4]。由于PSD 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从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应尽早对PSD 给予干预治疗[5]。本文将探讨舍曲林治疗干预PSD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 年~2012 年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0 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诊断标准[6],其中男性67 例,女性53 例,年龄40~78 岁,平均年龄(62.12±10.14)岁,入组的患者有抑郁障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7],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疗效判断:抑郁程度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HAMD)测试,神经功能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定。排除标准:严重的痴呆、失语、意识障碍;严重的心肾肺肝病变者;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
1.2 分组与治疗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各为60 例,实验组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对照组男性33 例,女性2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加舍曲林,起始剂量10 mg/d,2 w 内加至50 mg/d,连续服用12 w。两组无1 例因严重的不良反应退出试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HAMD 评分、NIHSS 评分、Bath 指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采用HAMD 评定抑郁症状,采用NIHSS 评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Barth(BI)指数评定日常的生活能力(ADL)。
1.4 安全性评估 实验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评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 w 评定一次,在神经内科卒中门诊随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32.0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及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HAMD、NIHSS评分及BI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w 后两组患者的HAMD、NIHSS 评分有明显下降;BI指数明显上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NIHSS 评分及BI 的变化:(1)舍曲林组(60 例):治疗前、治疗后HAMD 为21.58±4.48、8.02±2.47;NIHSS 为9.43±3.16、3.7±2.47;BI 为65.92±8.21、87.25±13.67。(2)对照组(60 例):治疗前、治疗后HAMD 为21.08±3.56、14.62±3.82;NIHSS 为10.32±3.39、6.88±3.23;BI 为65.25±17.43、75.3+14.47。
2.2 安全性评定 两组在治疗期间,其中轻度恶心的病例4 例,头痛2 例,同时伴有视物模糊,头晕2 例,但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组在12 w 卒中门诊随诊中心电图、肝肾功、血球分析未见异常。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近十几年的研究证明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有直接关系,卒中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不集中、运动迟缓、认知功能减退、缺乏自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及焦虑及躯体化症状,卒中后抑郁可延缓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恢复,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医生对躯体疾病的认识提高,对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倾向多因素介导的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参与发病,卒中后抑郁生化机制可能与大脑损害所致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8,9],舍曲林是高选择性的5-HT 再摄取抑制剂,在5-HT 再摄取剂中作用最强,主要控制突触前膜对5-HT 的再摄取,提高神经细胞突触间隙5-HT 的浓度,以达到治疗抑郁的目的。它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的影响极小,对各种神经递质受体的亲和力低。因此,抗胆碱能、抗组胺、抗肾上腺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舍曲林对肝细胞色素P450 酶抑制作用弱,故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HAMD 评分无差异,说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HAMD 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低,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NIHSS 评分,说明舍曲林能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舍曲林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故舍曲林是治疗脑卒中抑郁障碍患者有效药物之一。
[1]唔昭苏,姚崇华,赵 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Gordon WA,HibbordI MR.Poststroke depression examination of the listeratur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78(6):658-660.
[3]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
[4]金丽华,李 勇.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现状[J].中国医药,2008,3(6):379-380.
[5]William LS,Ghose SS,Swindle RW.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ischemic stroke[J].Am J Psychiatry,2004,3161(6):1090-1095.
[6]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7]张明园.精神科评定两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2.
[8]周国平,李 丹.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1):7807-7808.
[9]Gainoti G.Psychological model of post-stroke major depression[J].Psychiatry,2000,176(3):295-296.
[10]李振宇.舍曲林对伴有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781-782.
[11]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