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峦洲
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对联。对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汉语的语言魅力。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滥觞于《诗经》《易经》等先秦古籍中的对偶诗文,孕育于汉赋骈文中“奇偶相配”的对句,定型于隋唐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发达于宋元两代,全盛于明清两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庾信《哀江南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这些句子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当对偶句发展到了极致,讲究平仄,意义独立时,便成为对联。因此,对联肯定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是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文字相别、平仄相对、内容相关的文字组成的一种文学样式。
以“烂漫红梅迎旭日,轻盈绿柳舞东风”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对联有以下特点。
1.字数相等。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字数不等,便不是对联。特殊情况除外,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寓意是,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
2.词性相同。即上下联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必须相同。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烂漫”对“轻盈”,都是形容词,“迎”对“舞”,都是动词。
3.结构一致。也就是句式一致、断句一致、节奏一致。这一点与高考中的仿写句子要求一样,只不过对联更严格。短语有多种类型,句子也有多种结构,上下联,应该是从整体到局部一一对应。例句的上下联都是主谓宾结构,而且主语和宾语又都是偏正结构。
4.文字相别。就是说上下不要有重复的字,严格地讲,上下不要有异位重复字。比如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改为“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天地福满门”,是不行的,因为上下联都有一个“天”字,且是异位重复,实词重复,这在对联中是大忌。再如2004年高考,上联是“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有的同学对“春日驱寒南粤大地新年乐”,这也不行,上下联异位重复了三个实词。有时,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虚词可以重复。
5.平仄相对。汉语有声调,阴阳上去,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如“山河美丽”。一般来说,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所谓的平仄相对,就是指上联的平仄与下联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并且传统的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例如:烂漫红梅迎旭日(仄仄平平平仄仄),轻盈绿柳舞东风(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和律诗中的平仄规律是一样的,古人在这方面要求很严格。
6.内容相关。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相互衔接,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比如“烂漫红梅迎旭日”,对“幼稚孩童上学校”,内容不关联,语体色彩也乱。再如2004年高考,“祖国山河好”,对“小村河水清”,重复了一个“河”字且不说,上下落差太大。(白兰地广告联“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叫“无情对”,属特殊情况)
三、对联赏析
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过年要贴春联,结婚要用婚联,祝寿要写寿联,店铺开张有行业联,名胜古迹有名胜联,广告宣传有广告联等等,可以说,对联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该处处留心,时时赏析。
赏析几个有趣的对联。
1.某杂志征联,上联是“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第一个“救火车”是偏正的名词短语,第二个“救火车”则是动宾短语。应征者很多,获得一等奖的是“雪人傲雪,赏雪人赏雪人”,获得二等奖的是“航船迷航,导航船导航船”。
2.上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运用了回文的修辞,有一定的难度。下联是“西湖垂柳丝柳垂西湖”,“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等等。
3.陈寅恪给清华大学考生出考题,要求对对联,上联是“孙行者”。难度在于,“孙”是姓,“行”是动词,“者”是文言虚词,合起来则是姓名。陈寅恪给的答案是“祖冲之”,满分答案有“胡适之”、“韩退之”等。如果答“猪八戒”,肯定是零分。
4.传说在宋朝时,外客来访,带来一个上联“三光日月星”(另一版本是“三代夏商周”),要求对下联。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上联有“三”,“日月星”正好是三,下联第一个字必须是数字,而且不能是“三”,但后面又只能是三种事物,难度很大。苏轼从容对曰“四诗风雅颂”(“雅”分大雅和小雅)。
5.有一绝对为“烟锁池塘柳”,传说是乾隆给纪晓岚出的。这个上联含有“金木水火土”,下联既要符合句式要求,又要含有“金木水火土”,难度确实很大。纪晓岚对出来了,“炮镇海城楼”。后人也有很多答案,但纪晓岚的对句被公认为是标准对句。
优秀的对联和有趣的故事很多。要想真正了解对联,一要掌握特点,二要勤于积累,三要勇于实践。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必须了解对联,而对对联,又是对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乃至文化修养的综合考查。因此,2004年高考题中出现对联,也就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