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燕
朱自清的《背影》能够被久久传颂,长期选作教材,决不是偶然,它的确是典范性的散文作品,在艺术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很多。备课时,我反复吟诵课文,那平淡清朴的语言中所漾溢的浓浓亲情每每使我泪湿双眶。斟酌再三,我决定根据新课标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平实质朴的语言,去感悟细腻真挚的情感。实践证明,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反复品读,我觉得《背影》的主题可以这样定位:父亲爱子之深,事无巨细;儿子爱父之深,责己便切。基于这一理解,我设计了“品琐事”、“析三看”、“悟三泪”这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一、品“琐事”——爱子情深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亲近文本:浦口送别中,文章写了父亲为“我”所做的哪些事?我本以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想不到多数学生竟只找到“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文章中刻意突出的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想很大程度应该是学生们每天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却又无视着父母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以致于很习惯地忽略了文中父亲为“我”所做的琐事。于是我又带领他们反复阅读文本,并用他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如妈妈为你洗衣做饭是不是为你做的事等)来提示,学生才渐渐找全了父亲为“我”所做之事:1.托熟识的茶房送“我”。2.决定亲自送“我”。3.忙着照看行李。4.忙着和脚夫讲价钱。5.给“我”拣定座位。6.嘱“我”路上小心。7.嘱托茶房照应“我”。8.过铁道给“我”买橘子。完成了这个任务,学生们都惊讶于一次平平常常的送别,父亲竟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恍然意识到原来被他们忽视着的琐事都蕴含着父亲的爱,发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趁着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我趁热打铁抛出了另外一个任务:的确,爱不是空洞的口号,深沉的爱往往渗透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接下去请自由地去找前七件事中让你感动的词、句,悉心品味并说说你的感悟。也许是有了情感的导入,学生们表现出让人惊喜的细心和敏感,以下是他们的分析: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也可以,但仔细一品味,用后者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了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应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用一个“嘱”字,不是“告诉”或是“提醒”,可见他依然是牵肠挂肚。何止是现在,一路上恐怕早已是千叮咛万嘱咐了。“嘱”的内容,更可看出在父亲眼里,二十岁的儿子依然是孩子,不反复关照不行,以至明知“茶房只认得钱”,依然“嘱托”他好好照应“我”。慈父之心,明知徒劳也盼于无望处为儿子谋得些许帮助。
二、析“三看”——真情唤醒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父亲对“我”,事必躬亲,力求安排周详,但对于父亲爱子的至情,起先的“我”竟然未能领会到,竟“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迂”。这种情感在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时发生了变化,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变化的呢?在这里,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我”的“三看”去探讨、去理解文本。
第一“看”:“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这一看,是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起点,看似无意而为,其实是作者匠心所在。“我”边看边想: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费事些。想到这点“我”本来要自己去,无奈父亲“不肯”,“只好让他去”。也许这时父子间有过争执,儿子拗不过父亲,只得让父亲去了,但此时儿子的心中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微澜,所以这一“看”,不仅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这一部分作者重点描写、细致刻画了父亲的外貌与动作,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而我放手让学生去深情朗读,去用心体会,并尝试着说出自己所想到的、所感受的、所感动的:
这一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父亲简朴的穿戴,这与上文他为儿子准备的紫毛大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己简衣陋食没关系,儿子却千万不能受凉更不必说冻着了,这就是拳拳父爱之心。接着是父亲过铁道的背影的特写。“(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加点的这些字词,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深深地为这份执著的父爱感动。作为儿子的作者,看到了父亲这样的背影,怎能不情感涌动,万般滋味上心头呢?着这背影,他应该会想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想到父亲一路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想到祖母之死与差使交卸给父亲带来的打击,想到父亲为维持家人的生计依然得去谋事,想到父亲在社会上所遭遇的种种困顿……此时的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博大无私的爱子情怀,也唤醒了作者心中的爱父之情。
第三“看”:“我再向外看时,他已……”
有了前面“两看”的铺垫,学生理解这一“看”显得容易多了。在这一“看”中,对于父亲返回时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详述,代之以父亲“散放”、“抱起”橘子的动作,这两个动作表明父亲为儿子做事,一点儿也不怕麻烦,同时还表明所买橘子之多。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自己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享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原因: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
三、悟“三泪”——感念父恩
阅读《背影》,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对于前者,学生不难领悟,但对于后者往往忽视了,于是我选了浦口送别及后读信时作者的三次流泪来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对父亲的感念之情。由于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稍作引导,学生便能较好地理解这份情感。
第一次流泪:“……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处的流泪,是因为父亲在困境中努力挣扎的背影深深地震动了“我”的心灵,“我”顿悟到了爱的深沉,不由百感交集,这泪水里有对父爱的感激之情,有对自作聪明的惭愧、悔恨之情,有对父亲处境的理解、担忧之情……
第二次流泪:“……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此番之泪与上处包含的情感同承一处,因为完全理解了父亲,于是父亲回头嘱“我”的“进去吧,里边没人”不再让我觉得“迂”,而化作了一滴温馨的泪。人群中,父亲的背影由近而远,由显而隐,作为儿子的,想起父爱的种种往事,想到父亲飘忽的命运,怎能不生出无尽的牵挂,不更添别时的惆怅呢?
第三次流泪:“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此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的来信。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有时不如往日,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如此伤感的话语,怎能不令做儿子的潸然泪下,悲从中来呢?这泪水中,当有为父亲之语而涌起的伤感之情,有为父亲坎坷命运而发的辛酸之意,为父爱深挚而引发的感恩之情,有为不能亲自照顾父亲的无奈之情,有对父亲的无尽思念牵挂之情……所有的情感,都凝聚于文末的“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一叹中。
经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较深的研习,对文中的情感有了较深的体会和共鸣,我又适时布置学生去寻找文中是否有出现“感激”、“感动”、“热爱”之类的词或较为华美的语句,以此引领学生认识到原来如此丰富真挚的情感都源于质朴自然的家常话。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是真情的力量。课后总结时,许多学生认为这一课中透过语言体味情感的方式对他们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也更深地领悟了课标中关于“语言与感悟”的指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