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忠诚 金春兰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选了魏初的《鹧鸪天》,问:第二句“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其实这道题考查的是虚词的鉴赏。“又”虽然是一个虚词,表意却十分丰富。它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除了“去岁”,在这之前无数的“今辰”,他都只能在天涯相望,饱含了无限的苦愁与无奈。借虚词“又”,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教学唐诗宋词时,不少老师在实词的理解上下足了功夫,虚词欣赏往往被忽视。很多学生也认为实词有意虚词无情,知道要吃透实词的意思而忽略虚词的情韵。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此处“活字”应多指虚词。虚词的巧妙运用,既可以舒缓音节,调整诗歌节奏,尺水兴波,又有助于刻画形象,宣泄作者的情感,活跃情韵。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也可以从虚词作用的角度提请重视。
调整节奏 虚词在古诗词中往往起到调整音节控制语气的作用,使古诗词诵读起来气势婉转流畅,音节和谐,余韵悠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句中有了语助词“兮”,“霓为衣、风为马、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这些绚丽生动的形象和梦境的特征完美的结合起来,纷纷而来,翩翩列至,时徐时忽,象与梦合。“兮”的加入让诵读更有韵味,美妙的梦中形象的欣赏感悟在“兮”的节奏调整下得到充分实现,这应当就是余音绕梁的效果。岳飞《满江红·写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人挑剔说可删去“与”、“和”二个连词,其实不然。从音韵节奏上看,原句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改句成了“三十功名/尘土,八千里路/云月”两相比较,岳句节奏从容舒缓,音韵十足,改句节奏紧迫。再如杨炯《从军行》“心中自不平”,王维《山居秋暝》“王孙自可留”,副词“自”构成“二一二”的句式,有一种对称柔和之美;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王勃《滕王阁》“槛外长江空自流”副“自”构成“二二一二”的句式,使后三字变得轻松灵快,句调因而舒缓从容。再如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黄庭坚《清平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这几句如果没有语助词“取”,读起来就会逼仄拗口,用上去就朗朗上口。
拟声写景 巧用虚词,可以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景物事物的特点。首先看拟声词,拟声词大多为对自然界声音的模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拟声词“辚辚”与“萧萧”,拟写出兵车隆隆、战马嘶鸣的声音,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渲染了凄惨的送别气氛。“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啾啾”描拟出了阴风惨惨鬼哭凄凄的冷寂阴森的情景,啾啾唧唧悲惨哀怨的鬼泣声令人不寒而栗,凄凉阴沉的画面有力地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再如李煜《浪淘沙》中:“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潺潺”生动形象地拟写出了细雨滴落声,正是这滴滴答答的细雨,凋谢了百花,送走了自然界的春天,当然也永远带走了这位帝王春天般的感觉。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潇潇”摹写出雨势的急骤,刻画出暮秋季节羁旅行役之人眼中的秋江冷景,生动感人。再看其它虚词的运用情况。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副词“皆”写出了春江水势上涨,把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逼真可感。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介词“于”能突出春来水涨,江流浩漫,天水相接的壮阔景象,渲染了江南自然环境之美。
刻画人物 巧用虚词,有助于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人物形象。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前一句写军情的紧急,渲染紧张的战斗气氛,第二句写书生由衷的爱国激情,一个副词“自”突出说明爱国激情自胸中喷涌而出,刻画了书生崇高伟大的精神境界。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只身一人,表示强调;“偏”表示出乎意料。强调只有远离家乡、奔走在外而又仕途偃蹇的游子,才对异乡的新春节物特别敏感,对异乡气候的变化特别惊异。两个副词,恰当地刻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仕途失意的矛盾心理。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离愁且不堪,更添嘹唳的雁声;云山已是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何况在客中”。诗人用往复顿挫的虚词“不堪”和“况”,抒写了游子愁绪满怀的心理。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不懂得饮酒的乐趣,影子也有不解酒趣的缺憾,虚词“既”和“徒”连用,写出了作者虽有月与影作伴,看似不独,其实倍显孤独的心理。再如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经过一晚上的急风骤雨之后,今朝海棠花定是落红满径,女主人公昨夜就知道花事已了,之所以“试”问,表明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虚词“试”,将主人公惜花惜春惜己如花的青春年华的复杂心理刻画了出来。又如高适《燕歌行》“死节从来岂顾勋”句中副词“岂”刻画了战士们浴血奋战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的英勇形象。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肯”即“岂肯”,诗人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
宣泄情感 巧用虚词,有助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尚书·尧典》记述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们思想的载体,诗人借助于虚词,内在的激烈情感得以抒发和宣泄。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共”,一同的意思,“犹自”,各自的意思。一同被贬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的了,见又见不到,望也望不了,互相通通信总可以了吧,可连信件都滞留于各自的贬所。诗人先用“共”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曲折有致地抒发了音书难通归梦难成的愁苦之情。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诗人素有远大抱负,有宏伟志向,匡世济民之才,声名竟因文章而著,写这篇诗歌时,诗人确实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是由于被排挤!虚词“岂”和“应”让诗人心底的愤激之情喷涌而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望》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忽”表示意外,说陆丞的诗无意中触碰了作者的思乡之弦,“欲”强调归思之情的浓烈,以至于思乡而不得归之泪都要流湿了衣裳,老泪纵横于枯槁憔悴的脸上,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来池州之前,一再向朝廷上书,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策略和政治见解,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仍然身处僻壤。抓住虚词“但将”和“不用”,我们可以读到作者的旷达情怀,扣住“只……何必”我们就能在诗人超然物外的表象下,委婉曲折地看到他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之思。
语助余声 巧用虚词,有助于作者抒发感慨,产生理趣。王勃《滕王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当年豪华的宴会已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建阁的滕王也早已逝去,只有槛外的长江自在地永恒地无尽地东流着。“空”、“自”两个虚词连用,表示强调,意在提醒读者曾经风流倜傥的阁中帝子已然消失,万古的江流寂寞地流淌,人已去,江自流,“人”“物”的反差更容易兴生联想。兴衰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尽在其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无”写出了单个的人生很短暂,但人生又会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只”写出了月圆而缺,月缺而圆,年年相望,自古以来如此,从来没有两样明月。“无”“只”一相对,就容易联想一代一代的人生与明月一样的内在事理,从而理解作者所获得了永恒的哲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个“尚”字十分有力,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羊公碑在,羊公人已不在了,表达了对羊公的悼念之情;羊公镇守襄阳是在晋初,孟浩然写这首诗于盛唐,相距四百多年,朝代的兴废,人事的更替,然而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敬仰;羊公因勤政为民颇有政绩,老百姓为其建庙立碑以做纪念,作者想到自己一介布衣,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尚”字突出了这两层对比,不免悲从中来伤感外分。再如李煜的《乌夜啼》,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首伤别之词,如何将个人的惜花惜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整个人类生命的共感,无论如何不能绕开“无奈”和“自是”两组虚词。上阕“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词人惊叹百花易谢、春光易老,“朝来寒雨晚来风”已能表达词人对摧残春花的朝风晚雨的埋怨之情,句前加上“无奈”二字,更传神地刻画了词人面对凄风苦雨既怨恨又无可奈何之情,同时蕴含了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种埋怨、无奈而又无力、无计的情感经历通过“无奈”更易激发所有人的共感。再看下阕:“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表达了对所爱之花、所恋之人无法再度相见的凄迷之情。“人生长恨水长东”用水的必然东流来喻写人之必然长恨,此句前面加上虚词“自是”,宣泄出的就不仅仅是词人的一己之凄苦更是推及整个人类的悲苦。
尺水兴波 巧用虚词,激起诗词的波澜,体现层次之美。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屈子之辞,沉痛常在转处。”其实姜夔词和辛弃疾的词也是这样,借助于虚词,使全词波浪翻涌,语势腾跃。姜夔《扬州慢》巧妙地借助虚词,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了词人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名城,因金人南侵,仅见青青荠麦,“尽”强调城之萧条荒芜,让人伤感异常;“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介词“自”,自从的意思,自从完颜亮南侵以后,被他们毁坏了的城池,饱受战火戕害的古老乔木,提到战争,还是厌恨。物犹如此,人情何以堪?“自……犹”进一步刻画了战乱之惨,破坏力之大,让人哀时丧乱;“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敌骑未除,朝廷苟安,“都”进一层点出朝廷以空城寒角防边,使人忧愤难禁。借助于虚词,词人过扬州城时低回哀伤的情感得以一层深似一层渲染出来。再如辛弃疾《菩萨蛮》“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向北遥望故都,可惜被无数重青山遮隔着,“可惜”写出了主战派的词人面对主和派的阻挠无可奈何的心情,这是词的一重波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毕竟”,终归的意思,清江水终究要突破阻挠向东流入大海,主和派千方百计阻止抗战,但广大爱国者的强烈意志他们这帮人又如何压制得了,抗战派终归会冲破重重阻力取得抗金复国的胜利,这是词的第二层波澜,抒写爱国志士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想象是想象,意志归意志,事实终究是事实,副词“正”构成了这首词的第三重波澜,抒写抗金不遂复国不成的深悲巨痛。又如高适的《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虚词“自”强调男儿本来应该驰骋疆场,保家卫国,何况受到天子厚加礼遇的将领呢!与下面“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犹”构成对比形成波澜,上战场本该英勇杀敌,却纵情声色腐败堕落。同时与诗尾的“至今犹忆李将军”的“犹”构成对比呼应,以古代的名将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来对比现实中的将军,有这样的一帮将军来指挥战事,前方战士当然会半死生,城南少妇也就会欲断肠,国家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一个“自”两个“犹”构成转折,层次之间加深了诗句的沉痛感。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近代袁仁林也在《虚字说》序言中讲:“事理多端,语言百出,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由此可见,虚词的确不虚,充满内涵。教师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中不能偏颇。实词可感,虚词藏韵,字字珠玑,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