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继承
这学期公开课,我选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当中的《别云间》,为了上好课,备课前查找翻阅了大量与本诗相关的资料,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中我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从小聪慧好学,胸怀经国济民之志。五岁始知五经,九岁即善诗文。其父夏允彝是明末学者,在当时亦有“良吏”之誉。其师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的陈子龙。陈子龙也是华亭人,他治学力倡经世致用,名重一时,声望极著。其父其师等复社成员一起组织几社,坚持与当时在朝廷专权的宦官阉党作斗争。清军入关后,他们不肯觍颜仰事清朝,愤然从戎,先后在抗清斗争中殉国,表现了不畏权势、至死不屈的可贵气节。正是受其父其师的教育和影响,少年夏完淳不但在文学上大气早成,而且十五岁便投身于艰苦的抗清斗争中。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当他被清兵杀害时,才刚刚跨进生命的第十七个年头!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文首联叙事。“三年”两句是作者对自己抗清斗争经历的回顾。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共历三年。其间,他在军中任参谋,战斗在太湖地区,故自谓“寄旅客”。公元1646年,因兵败夏完淳只身潜奔,与大队失去联系,隐匿民间,后在松江被清军逮捕,固有“南冠”之谓。“南冠”典出《左转》,《左传·成公九年》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即用作囚犯的代称。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真州杂赋》诗:“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其中“南冠”亦代指囚犯。夏完淳在其诗中用“南冠”之典,正是借用了此意。
颔联两句,悲中有壮,壮而又沉,诗人从心底喊出了抗清失败后的满腔悲愤之情。悲的是大好河山沦陷之后,生灵涂炭,即使是无情之山河大地,亦不能不为之惨然动容!愤的是纵然河山无限,天地宽广,但终因力单势孤,欲挽狂澜却不能。诗人曾在其父兵败投水,以死殉国后写过一首名为《即事》的诗作,其中“缟素酬家国,戈船决生死”两句能看出他抗敌到底的坚定决心。不料如今国将不国,家已无家;壮志未酬,身为楚囚,此时此景,诗人国破家亡的哀痛,忧时念乱的激愤便一发涌向笔端,迸发出了动天地、泣鬼神、憾人心的巨大力量!
颈联两句,危苦之词,家国之思,读来令人深长味之。作者的情绪由上两句的悲愤激昂转而为深切哀婉,将自己对家乡、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寄之于此。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也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夫之责。想起这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在临别松江时,作者心中萦绕着缕缕情丝,多么渴望能向曾用甘甜乳汁哺育了自己的土地和父老乡亲们作最后告的告别!这里以“已知”、“欲别”作为转捩,使全诗顿生跌宕,直扣题目“别云间”,造成了一派慷慨悲怆、雄浑苍凉的意境。读来既催人泪下,又激人奋起,一个民族志士热爱家国的拳拳之心不禁跃然纸上。
尾联两句,诗人又由深切哀婉之致,转而发为高亢雄壮之声,再次表达了自己抗清到底、致死不休的坚强决心。“魂魄”是诗人誓死抗清至死不渝的忠魂义魄;“灵旗”,是抗清斗争的旗帜。正如诗人在狱中写的《土室余论》中所表示的:“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魂。”亦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这几句话,就是“魂魄”、“灵旗”两句的最好的注脚。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诗人生活的明末年代,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产生和发展在这块土壤上的文学,充满了反抗异族压迫、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特征。《别云间》正是这样一首充满了浓烈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出悲壮激越风格的英雄浩歌、战斗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