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炼(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 610041)
由于城市群具有地理和经济意义上的双重属性,使得城市群具有地域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边界模糊的特征。从动态角度分析,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规模、形态和空间布局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线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城市群的地域边界线易于变动。一般而言,划分城市群的基本标准是城市之间的空间聚合形态特征与现实空间过程,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空间聚合形态上具有趋圆性,交通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
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成渝城市群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与四川盆地的范围近似。大致上,北面为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为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为大娄山,东面为巫山。
考虑到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行政和经济区划的角度来界定成渝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第一,我国的各类统计资料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在成渝城市群范围的界定上应当尽量保持完整的行政区。第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群具有了经济学的内涵,城市群的界定和经济区划相互联系。基于此,本文对成渝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为基础,保持行政区划上的完整性。
2007年,川渝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首次共同确定“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根据该协议,川渝共同确定将四川的成都和绵阳等15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纳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如图1所示。
城市流是指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群内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它是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张虹鸥等,200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后,成渝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密度不断增大。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通信网络加速了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要素的流动,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化,城市流也日益强化。
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及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张虹鸥等,2004)。公式为:
其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在考虑指标选取的代表性及可能性的情况下,选择城市从业人员数量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朱英明等,2002),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熵Lqij为:
其中, Gij表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数,Gi表示i城市总从业人员数,Gj表示所在区域中j部门的从业人数,G表示城市所在区域总从业人员数。
图1 成渝城市群空间范围示意图
图2 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城市流强度柱形图
表1 2011年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 (单位 :万人)
表2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Lqij)
表3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外向功能量(Ei) (单位:万人)
若Lqij<1,则Eij=0,即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因为i城市的总从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门的从业人员的比例超过了城市所在区域的分配比例,即i部门在j城市中相对于城市所在区域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为: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为: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表示,即:
式中:GDPi表示i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Gi表示i城市总从业人员数。
i城市城市流强度Fi可以表示为:
其中,Ki表示i城市外向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其实质是单位从业人员所提供的外向功能量,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从城市流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实质上反映了城市对外联系与辐射的能力,以及其在区域联系中的地位。现采用成渝城市群16个主要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9个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数据进行城市流强度分析。表1为2011年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
利用公式(2),求出成渝城市群各城市9个主要外向部门的区位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重庆的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熵全部大于1,成都仅教育部门的区位熵小于1,遂宁、宜宾、广安、资阳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全部小于1,其他各城市区位熵偏低。总体来看,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熵相差不大。由此可见,成渝城市群各外向服务部门的行业分配较为均匀,但外向功能不突出。
利用公式(3)计算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量Eij以及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Ei,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重庆的外向功能量高达87.92,居成渝城市群首位,成都紧随其后,外向功能量达74.82,成都和重庆的外向功能量远高于其他城市,表明两市在城市群区域联系中的突出地位。
根据2006年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的Gi、GDPi,利用公式(5)、(6)求出各城市的Ni、Ki、Fi,如表4所示。据此,做出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柱形图,如图2所示。
表4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城市流倾向度(Ki)与强度(Fi)
表4和图2反映出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在本区域中的联系地位: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重庆、成都,两市作为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德阳、内江,是该城市群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绵阳、南充、自贡、资阳、眉山、雅安、泸州,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0值的城市——遂宁、乐山、宜宾、广安、资阳。
本文根据城市流强度模型分析,得出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区位熵、城市流倾向度和城市流强度等相关实证数据。表明成渝城市群是以成都和重庆为绝对核心城市的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普遍较低,城市外向功能弱,无法起到次一级区域中心的作用。
培育德阳、内江、绵阳、南充、雅安作为成渝城市群新的增长极。成都和重庆的外向能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从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现状看,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特大城市缺失,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数目较少,城市规模不大,乡镇数目众多。城市群规模等级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城市群中的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缺乏良好的传递疏导,导致超大城市超负荷运行,中小城市的合理建设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而使得城市群的整体经济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充分考虑城市区位、规模等级、经济贡献及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可进行城市群内新的增长极打造。德阳、内江、绵阳、南充和雅安等城市有发展为大城市的潜力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成渝两个超大城市的部分职能,减轻其负担。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省(市)应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在上述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上应具有前瞻性,应加强各市自身优势产业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群的整体实力。
在培育次级增长极的同时,分区域重点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群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之间的空间可达性以及现实的空间过程,在不长的时期内,成渝城市群将更加成熟,在空间体系上将可能形成两圈、两群、四带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群体,各个城市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现象。其中,两圈指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两群指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带指长江中上游经济带、成德绵经济带、成内渝经济带和成遂渝经济带。以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为优先打造区域,川东北城市群、川南城市群为重点打造区域,成德绵、成内渝、成遂渝、长江上游经济带为特色经济带,分梯度抓重点发展。
成渝城市群涉及到川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其他行政中心。同时,从两圈两群四带的形成,到整个城市群空间网络的成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育期。因此,必须在成渝城市群内部建立灵活机制,构建跨区域协调组织,以保证城市群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7年,重庆市和成都市双双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边缘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最适宜的空间地域和最佳的切入点。城市边缘区地处“城尾乡头”,受城市的辐射影响大,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方式上与城市接近。以城市边缘区为切入点可促进城乡人口、物资与信息等要素的对流,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与融合,可加强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空间经济的集聚度和组织化程度。因此,应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集约利用土地、突出特色五条原则,通过工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和农业产业化等多种模式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建设,协调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
成渝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优化离不开创新观念,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充足且优秀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人才是保证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应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懂规划与建设,懂经济与管理的领导骨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各级院校专业教育、在职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创新用人机制,使城市规划和建设人才的整体实力高效发挥,在整个城市群范围内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1.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商务印书馆,1992
3.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5.林凌,廖元和,刘世庆.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
7.郑涛,樊丽丽.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3)
8.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10)
9.陆玉麟.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应用前景[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
10.刘世庆.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成渝经济区建设[J].西南金融,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