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和挤出视角下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2014-01-22 11:22仝若贝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仝若贝(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助推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国内经济中颇具活力。与此同时,国内商贸流通行业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商贸流通FDI不断引入国内。FDI作为一把双刃剑,可通过多种渠道对国内商贸流通业的产业产生影响。首先,商贸流通业FDI的引进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更多的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带动内资增长,并提升就业能力,因此FDI引入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安全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其次,商贸流通业FDI的不断引进也意味着外资力量不断雄厚,这可能会催长外资企业对内资的控制能力,抬高国内行业的进入壁垒,进而抑制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投资增长,弱化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生产能力,并对国内就业造成威胁。即,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可能助长外资势力,一定程度上挤出国内相关行业,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FDI的引入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安全可能带来双重影响,该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模型

为深入研究FDI引入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安全的影响,考察FDI带来的溢出、挤出效应到底孰轻孰重,本文多层次地构建模型,并对此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从FDI影响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水平、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萨缪尔森指出,收入水平、预期和成本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这里,投资水平分为国内投资IN和国外投资FDI两个部分。假设收入水平与产业规模Y有关,而预期水平与上年的收入水平有关,即与上一年的产业规模Yt-1有关,成本与银行贷款利率R有关,于是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水平函数可表示如下:

将上式转化为计量模型,可得:

由Feder的产业溢出理论可知,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能对一国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影响该国的商贸流通业安全。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出水平可表示如下:

其中,N和X分别为商贸流通业的内资部门和外资部门,Kn和Ln分别为内资部门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Kx和Lx分别为外资部门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以fK、fL分别表示内资商贸流通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劳动边际生产率,gK、gL分别表示外资商贸流通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劳动边际生产率,fX表示外资商贸流通业部门对内资部门的技术溢出度,并假设外资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内资部门的1 + δ倍,于是有:

对式(3)全微分并化简,可得到以下模型:

由于我国外资商贸流通业部门的总体生产率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例如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限额以上外资商品的零售总额占全部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都低于15%,这也表明外资商贸流通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没有明显高于内资商贸流通业,因此这里假设δ=0。于是,式(5)可简化为:

对上式两边同取积分,可化为如下计量模型:

在式(7)中,外资商贸流通业对国内流通经济的溢出效应主要由b3lnX体现,而外资部门的溢出效应主要由FDI引致,因此式(7)可转化为含有FDI变量的模型:

下文讨论商贸流通业FDI通过就业途径对商贸流通业安全产生的影响。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又假设技术进步是由进出口贸易和FDI产生溢出效应引起的,于是反映商贸流通业产出的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

其中,EX和IM分别为出口额与进口额,β1和β2分别表示它们的弹性系数。对式(9)进行处理,简化为关于劳动要素的计量模型如下: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由商贸流通业投资、产出和就业三个计量模型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反映了FDI影响商贸流通业安全的三个层面。

由联立方程组可知,商贸流通业FDI对国内投资的直接影响系数为a1,间接影响系数为a3b3+ a3b2c4,总体影响系数为a1+ a3b3+a3b2c4;对产出水平的直接影响系数为b3,间接影响系数为b2c4,总体影响系数为b3+ b2c4;对就业水平的直接影响系数为c4,间接影响系数为b3c1,总体影响系数为c4+ b3c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参考服务业重点行业分类,本文选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两大行业作为商贸流通业的重点行业部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2006-2012年我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数据缺乏,故不列入样本)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各变量的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如下:

商贸流通业的FDI:由于无法获取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FDI流入量,为此计算各地区商贸流通企业中的中外合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总产值占该地区商贸流通业产值比重,然后根据各地区的比重测算当年各地区商贸流通业FDI占全国商贸流通业FDI的权重,再由全国FDI乘以各地区权重得到各地区商贸流通业FDI流入量。其中,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商贸流通业的国内投资:采用内资商贸流通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即商贸流通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商贸流通业的FDI。其中,各地区商贸流通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商贸流通业的产出水平:采用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表示,原始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银行贷款利率:采用历年国内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替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商贸流通业的进出口额:进口额采用商贸流通业在产品购进中的进口项总额表示,出口额采用商贸流通业在产品销售中的出口项总额表示,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和历年的《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

商贸流通业的资本要素:参考国内部分学者的选取方法,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资本存量,并假定每年的资本折旧率为5%,以2005年为基期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平减。

商贸流通业的劳动要素:由数据的可得性,选择商贸流通业年末从业人员作为商贸流通业劳动要素的代理变量,原始数据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

根据联立方程模型,下文从全国整体层面和分区域层面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一)整体层面分析

1.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投资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发现,模型1的拟合系数达到0.859,且所有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从FDI的影响来看,商贸流通业FDI的引进对我国国内投资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425,可见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能对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直接的挤出效应。结合模型2与模型3,可得商贸流通业FDI的引进对我国国内投资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203,可见商贸流通业FDI能通过间接渠道对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溢出效应。综合可得,商贸流通业FDI的引进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222,因此,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在整体上削弱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投资水平,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来看,虽然FDI的引入表面上可以为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本甚至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但是由于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在品牌、技术、研发等方面都与外资同类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了国内商贸流通行业对FDI的吸收能力较低,因此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更多地表现为吸纳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扩大外资的实力,从而对国内投资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2.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流通业产出的影响效应。模型2的拟合系数达到0.826,且3个自变量也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模型2的拟合效果也较好。从FDI的影响效应来看,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209,可见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能对国内商贸流通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带来直接的溢出效应。又结合模型3,可得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出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044,可见商贸流通业FDI能通过间接渠道对国内商贸流通经济产生挤出效应。综合可得,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出的总效应系数为0.165,因此认为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在整体上提高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产出水平,对国内商贸流通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来看,FDI对商贸流通经济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FDI的引入不仅能为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必要的资本要素,还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对国内商贸流通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能通过一定途径与外资企业实现经验、技术等交流,吸纳外资企业的长处,充实自身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国内商贸流通经济的增长。

3.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流通业就业的影响效应。模型3的拟合系数达到0.892,且5个自变量中除了进口变量以外,其余4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模型3的拟合效果也较好。从FDI的影响效应来看,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118,可见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就业带来直接的挤出效应。又结合模型2,可得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062,可见商贸流通业FDI也能通过间接渠道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溢出效应。综合可得,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水平的总效应系数为-0.056,因此,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在整体上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就业水平产生挤出效应,加剧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失业水平提升。

FDI进入对国内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挤出效应,本文给出如下解释:商贸流通业FDI的不断进入,加速了国内商贸流通企业技术的革新和各环节要求的提高,而且外资企业本身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表明,商贸流通业FDI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行业对国内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更希望获得知识性劳动者。但是,受我国长期以来传统产业领域占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约束,国内商贸流通行业劳动要素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且劳动者素质短期内无法获得明显提升,因此商贸流通业知识、技术含量的提高导致了国内劳动者的结构性失业,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商贸流通领域的失业水平。

(二)区域层面分析

根据以往部分学者的研究经验,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梯状区域特征,特别是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研究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安全影响的区域特征,笔者将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按标准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与全国层面采取类似的方法,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1.我国东部地区。首先,FDI引入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产生直接的挤出效应和间接的溢出效应,根据前文分析可计算得到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a1=-0.595和a3b3+a3b2c4=0.286(下同),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309,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东部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与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在东部地区,虽然商贸流通企业的数量众多,但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外资企业显得薄弱;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我国东部地区较为看好,因此更多的外资企业愿意选择东部地区作为发展的空间,这也进一步挤占了东部地区的商贸流通市场,对国内商贸流通业投资带来一定约束。

其次,FDI引入对商贸流通经济产生直接的溢出效应和间接的挤出效应,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271和-0.104,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167,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东部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溢出效应,与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

再次,FDI引入对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直接的挤出效应和间接的溢出效应,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207和0.020,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187,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东部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挤出效应,这与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也基本一致。

2.我国中西部地区。首先,FDI引入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也产生直接的挤出效应和间接的溢出效应,而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005,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中西部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微弱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FDI引入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实证结果相反。

其次,FDI引入对商贸流通经济产生直接的溢出效应和间接的挤出效应,且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109,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中西部商贸流通业投资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

再次,FDI引入对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直接的挤出效应和间接的溢出效应,且FDI对商贸流通业国内投资的总效应系数为-0.033,即总体上FDI引入对中西部商贸流通业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也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安全的影响不仅具有指标面上的异质性,更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从整体实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投资、产出还是就业,全国层面的结果均与东部地区结果相仿,这也进一步表明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占据主导,以致FDI对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安全的影响能基本反映全国水平。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从投资、产出和就业三个层面构建了FDI对商贸流通业安全影响的联立方程模型,并从全国和分区域两个视角,分别检验了FDI对商贸流通业投资、产出和就业的溢出或挤出效应。本文的最终结论如下:第一,FDI能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商贸流通业的安全产生影响,这点在全国和分区域层面都成立;第二,总体上,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投资和就业均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产生溢出效应;第三,FDI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安全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尤其是FDI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投资的影响明显不同于全国和东部地区。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首先,我国各地区在引进商贸流通业FDI时要把握好“度”,保证国内商贸流通业的地位不受威胁,而过多依赖外资企业则对本土商贸流通业的行业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做大做强,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资的吸收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商贸流通市场上与先进外资商贸流通企业抗衡;再次,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走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不断挖掘知识型人才资源,壮大企业内部的高端人才队伍,不仅可以从企业自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还可以从宏观层面上降低国内商贸流通行业的结构性失业水平,即从微观和宏观上达到“双赢”;最后,根据国内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实际,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实行商贸流通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积极采取“援内”策略,不断将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人才或其他资源向内陆地区转移,提高内陆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投资和经营水平,从而进一步吸引外资企业,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或转移商贸流通FDI,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黄漫宇. FDI对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6)

3.朱涛.中国零售业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

4.谭潇潇.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

5.王水平.基于产业控制力视角的中国零售业安全评估[J].财贸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