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 张东玲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266071)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调查及病因分析
武娜 张东玲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26607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1 286名来我院健康体检者进行皮肤专科检查,并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结果 皮肤瘙痒症患者545例,总患病率42.4%,其中单纯性皮肤瘙痒288例,原发疾病引起的168例,内服药物引起的89例。结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原因有单纯性皮肤瘙痒、内脏异常和内服药剂等。针对发病原因,合理选用药物,可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瘙痒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病因分析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病情顽固,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除了对症治疗外,积极地治疗全身疾病,预防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意义尤为重要。笔者对286例60岁以上的皮肤瘙痒症患者体检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
对2012-10—2013-09来我院体检的1 28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皮肤专科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及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发现皮肤瘙痒症患者545例,其诊断均符合《皮肤性病学》[1]。1 286名老年体检对象中,男性512例,女性774例;年龄60~93岁,平均72岁。其中60~69岁组508例,70~79岁组451例,80~89岁组229例,90岁以上组98例。
不同年龄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病情况(表1)。545例瘙痒症患者中单纯性皮肤瘙痒症288例;原发疾病引起:肾脏疾病20例,内分泌和代谢疾病79例,肝胆疾病27例,恶性肿瘤26例,血液疾病16例;内服药物引起: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9例,消炎镇痛药25例,心血管药物34例,利尿剂8例,抗生素13例。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瘙痒性疾病,高达40.7%[2]。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瘙痒症患者占调查人数的42.4%,与其相差不大;年龄构成以70~89岁为主,虽然高年龄组皮肤瘙痒症患病率构成比不高,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研究调查显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原因有单纯性皮肤瘙痒、内脏异常和内服药剂等。单纯性皮肤瘙痒症为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皮肤瘙痒症,多是由皮肤干燥而产生,秋冬季尤为多见。动物模型研究显示,皮肤干燥时动物出现全身瘙痒,是由于干燥的皮肤导致神经纤维传导活性显著增加所致[3]。6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皮脂腺和汗腺功能逐渐降低,皮脂的合成和分泌降低,发汗量也减少,因此被覆于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也减少,而且由于老化所引起的代谢功能减低,以神经酰胺为代表的角质细胞间脂质的合成和主要由纤聚蛋白分解产物氨基酸构成的天然保湿因子也减少[4]。皮脂膜、角质细胞间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都减少的皮肤,加之冬季的空气干燥(湿度低下),致使皮肤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对外来的刺激容易发生反应。
老年性皮肤瘙痒不仅与生理变化有关,尚与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肾脏疾病、肝胆疾病、血液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本调查显示,伴发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皮肤瘙痒占14.5%,主要为糖尿病、甲亢、甲减、痛风等;肝胆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等;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或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十二直肠癌、胰腺癌;血液疾病主要为贫血。
老年人多少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性关节炎等,常服用多种药物,在寻找皮肤瘙痒的原因时必须考虑内服药物问题。常见的药物有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消炎镇痛药、抗生素等。
老年性皮肤瘙痒患病率约为10%~50%,年龄越大,皮肤瘙痒的频率和程度越高[5],瘙痒甚至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其他原发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不管皮肤科医生还是内科医生都应重视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针对老年人皮肤自身的特殊性,除对原发皮肤病进行治疗外,合理选用药物,积极治疗内脏疾病,可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瘙痒症的发生。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5.
[2]彭学标.老年人的瘙痒性皮肤病[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3):173-174.
[3]Beauregard S,Gilchrest BA.A survey of skin problems and skin care regimens in the elderly[J].Arch Dermatol,1987,123(12):1638-1643.
[4]高森健二.老年性皮肤瘙痒的对策[J].任常陵,译.日本医学介绍,2007,28(2):86-88.
[5]Webster GF.Common skin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J].Clin Cornerstone,2001,4(1):39-44.
1005-619X(2014)04-0368-02
10.13517/j.cnki.ccm.2014.04.051
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