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
——以沈如焞等十位杭州诗人为中心

2014-01-22 12:55朱则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诗话

朱则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杭州310028)

历史人物的生卒年(包括更为具体的月日乃至时辰),既是人物自身生平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某些文献借以排序的一种指标。历代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研究,并且编有不少专项工具书,形成专门的学问,通常即称之为“疑年学”。

关于清代人物的生卒年,目前著录最为丰富的,是2005年出版的江庆柏先生编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如其《凡例》第一款所说“全书计收人物二万五千人左右”[1]。但是,有清一代,人口最高峰时曾达到四亿多;前后近三百年时间,曾经活动过的历史人物更加不计其数。虽然其中绝大多数人物已经彻底烟消云灭,但在各个领域留有某种痕迹的人物数量,仍然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即以迄今仍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而论,少说也在十万人以上。而他们的生卒年,目前能够现成查到的,仅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编纂《全清诗》,这就会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笔者的体会,在现存的各种文献之中,散布着无数有关历史人物生卒年的线索。随便打开一种清人诗文集或者诗话笔记之类,多多少少都可以见到这方面的资料。而其中尚未被现有工具书利用的,总体来看反而更多。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料钩稽出来,不断积累,那么关于清代人物特别是诗人的生卒年表,必将越来越丰富。

拙著《清诗考证》初编和正在撰写的《续编》,不少内容就是关于人物生卒年的考订。不过,此前所做,主要是针对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共同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和柯愈春先生所著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为那些有别集传世的作家订讹补阙。而对那些零散的诗人,基本上还不遑顾及。但平日读书期间,即使除去乾隆《钦定千叟宴诗》和嘉庆《千叟宴诗》各多达三千人者不论①朱则杰:《清代“千叟宴”与“千叟宴诗”考论》,参见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308页。,其他零星线索也还时有所见,而一概放弃感觉非常可惜。经问过江庆柏先生,他近年之内还没有对该表进行补充的计划。因此,笔者从现在开始,打算在其他有关篇章之外,再集中在这方面做一些增补。当然,所涉具体对象,依旧限在平日偶然所得,并且仅仅是一种示例的性质。至于专门、全面研究清代诗人的生卒年,那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的学者。

笔者在增补的过程中,深感自己所读到的今人相关论著十分有限,因此有关考订很难保证与既有研究成果都不重复。希望所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能够及时地汇集到《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的增订版中,为以后学者增补建立一个更加全面、便捷的参照系。

本篇所考诗人,籍贯均属浙江杭州,即以之厘为一束。

一、沈如焞(1687-?)

沈如焞,吴振棫辑《国朝杭郡诗续辑》卷三录其诗,小传说:“沈如焞,字尹求,号溉斋。存仁从子。钱塘人。有《溉斋诗剩》。”[2]12b按孙以荣辑《湖墅诗钞》,卷首有沈如焞序,末尾署款:“乾隆丙戌[三十一年,1766]谷雨日,同学老弟溉翁沈如焞谨序,时年八十。”[3]3a据此逆推,可知其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享年在八十岁以上。

附带关于《国朝杭郡诗续辑》该小传后所附诗话,曾叙及沈如焞某友人记其名字“作沈焞,字尹球,未知孰是”。今从上引沈如焞自署来看,应以小传所说为是。又其所撰《溉斋诗剩》,当时尚有“遗稿”,“皆八十后所手录者”,而现今则很可能已经失传。

二、项墉(1743-?)

项墉,字金门,号秋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贡生,候选州同知。家住城内孩儿巷,有“半舫斋”、“抱膝吟居”、“春及草堂”等,为友朋高聚之所。王昶《湖海诗传》卷四十五录其诗,所附《蒲褐山房诗话》叙及两人交游并诗坛地位:

秋子少以词赋擅长。乾隆庚子[四十五年,1780]高宗纯皇帝南巡,献赋行在。壬寅[四十七年,1782]、癸卯[四十八年,1783]间,予应制军聘,修《西湖志》,在事者二十余人,秋子与焉。与予晨夕聚首,请益问字,执礼弥谨。为人情耽风雅,兴协朋簪,自少即为倪侍郎承宽诸君所知。既而老成徂谢,坛坫久空,秋子西泠文酒之会每月举行,月榭风亭,篮舆画舫,胜流交集,人望如仙。故阮中丞芸台[元]、谢中丞蕴山[启昆]、秦臬使小岘[瀛],皆相引重。[4]

又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最末第七十一则也说:“钱塘项(墉)金门在吾乡,大开坛坫,一时风雅之士归之如云。余到杭州,必主其家。”[5]前及吴振棫辑《国朝杭郡诗续辑》,卷二十五项墉名下所附诗话,进一步参酌屠倬诗歌有关注释(详后),概括为:

是时乡先辈如杭[世骏]、厉[鹗]、丁[敬]、汪[沆]诸公渐就殂谢,秋子继起其间,主持坛坫,风亭月榭,命酒歌诗,如是者几三十年,亦吾郡风雅所系也。[2]9a

清末丁丙《北隅缀录·续录》卷下“项秋子”条[6],同样继承此说,堪称定评。而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列项墉为“桃花山旧头领二员”之二“小霸王”周通(似谐音“州同”)[7],更说明他在整个乾嘉诗坛上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屠倬《是程堂二集》卷三,有《项丈秋子招同瞿花农司马、孙懒云别驾、朱彦甫秀才集抱膝吟居看牡丹,分韵得“朝”字》一诗,尾联云:“此席独关风雅重,洛阳高会又今朝。”自注说:“丈今年七十有七,文酒之盛逾五十年不衰,亦吾乡风雅所系也。”[8]424按屠倬系杭州“潜园吟社”社长。此诗同卷前一题《应叔雅、马秋药、张仲雅诸丈,潘寿生,周南卿,同集看海棠,作歌》,据其本集及社友周三燮(南卿其字)等同题之作排序,乃作于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暮春①参见朱则杰:《“潜园吟社”考》,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第22页。。又该卷最末一题,仍为本年《己卯除夜,信州作》[8]431。据此逆推,即可知道项墉出生于乾隆八年癸亥(1743),享年在七十七岁以上。

附带关于项墉与杭州具体诗社的关系,“潜园吟社”不能明确算作社员,但在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胡涛创立的“古欢吟会”中,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可以参见门下2011级硕士研究生胡媚媚同学《“古欢吟会”考论》一文②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71-77页。亦可见其学位论文《清代诗社研究——以六诗社为中心》下篇第三章《古欢吟会》,浙江大学2013年5月,第123-138页。。此外,本师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乾隆朝卷》,项墉《题华秋岳东坡笠屐图》诗后所录李堂《缘庵诗话》,曾叙及项墉“与里中诸老□必一集,集必有诗”[9];《缘庵诗话》原书笔者未见,但对照丁丙辑《武林坊巷志》“东西坊·二”所属“孩儿巷”条节录《缘庵诗话》[10],以及前引《蒲褐山房诗话》“秋子西泠文酒之会每月举行”云云,可以知道这里的缺字乃“月”字。至于项墉本人的《春及草堂诗集》,则正如前一处《缘庵诗话》所说,“欲刻辄休”,很可能最终已经失传。

三、蔡玉瀛(1812-?)

蔡玉瀛,字秋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丰二年壬子(1852)举人。

蔡玉瀛生年线索很多,比较易见的是丁丙辑《庚辛泣杭录》卷末蔡玉瀛跋(“后序”)、陈景钟辑《清波三志》卷首蔡玉瀛序,二文末尾署款分别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冬月,仁和八十四老人蔡玉瀛谨序。”[11]“八十五老人蔡玉瀛序,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嘉平之月。”[12]据这两处逆推,都能够知道蔡玉瀛出生于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曾见今人论著一再征引《庚辛泣杭录》此跋,却称作者蔡玉瀛“生卒年不详”,而本来其生年应该是很容易推算的。

蔡玉瀛是否有过诗集,目前不得而知。但零星诗歌作品,还是时有所见。例如清末孙峻、孙树礼两人合撰《文澜阁志》,“附录”内所辑《文澜归书图诗》一题诸家作品,其中就有蔡玉瀛一首[13]。特别是民国时期《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例如第三卷第一期内编者整理《善本展览题咏辑录》,第三部分《虹桥板拓片题识》,录有蔡玉瀛一首题诗,并且还有署款:“甲午[光绪二十年,1894]桂月,秋圃蔡玉瀛未定稿(时年八十有三)。”[14]第15册,136第四部分《涑水君实澄泥砚拓本题识》,也录有蔡玉瀛一首题诗,署款为“秋圃蔡玉瀛(时年八十有三)”[14]第15册,143,当系同年所作,而逆推其生年亦合。又如第一卷第七、八期合刊内漱石《丁松生先生文物展览参观印象记》第三部分《册页》第三种《菊边吟》,叙及“此帙前有八十八翁秋圃蔡玉瀛先生题‘菊边吟’三字”,“册末系之以……蔡玉瀛……等十六家题句”[14]第12册,412,虽然所题作品未详,但可以推知蔡玉瀛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还在世,享年至少在八十八岁以上。

另外民国时期南社诗人胡蕴(号石予)《湖上四日游记》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旋至“高庄”,小憩“田田榭”,见联语云:“看西湖无限楼台,一壑一丘,此地真如摩诘画;去南屏不过尺咫,半村半郭,游人尚说次君庐。”跋云:“豁庐主人卜筑南屏山麓,其地为康熙时新安文学戴大受读书处。胜地胜流,后先辉映。八十八叟蔡玉瀛撰、书。”[15]

“高庄”是清末所建杭州西湖(“湖上”其别称)的一处名胜,这里既辑录了蔡玉瀛的一幅楹联,又进一步证实了蔡玉瀛享年至少在八十八岁以上。

附带关于蔡玉瀛之弟蔡玉田,字紫笙,与兄自相师友,同年中举人。丁申、丁丙(松生其号)兄弟合辑《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二录有蔡玉田诗歌,小传及所附诗话并说他曾著有《蓝芝山馆诗钞》,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死于难”[16]11b,也就是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之际。联系蔡玉瀛生年来看,蔡玉田享年应该不超过四十九岁,只是其生年还未能确知。至于《国朝杭郡诗三辑》不录蔡玉瀛诗歌,则是因为成书时他还在世,所谓“生者不录”是也。

四、胡琨(1814—1860)等

前及“古欢吟会”社长胡涛之子、“东轩吟社”成员胡敬,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他的子、孙两代,同样诗人辈出。长子胡珵,因有自撰别集《听香斋集》传世,故其生卒年已另外写入拙稿《〈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待刊)。其余诸人,则依据胡珵为胡敬而撰的《书农府君年谱》(胡敬号书农),和前及丁申、丁丙兄弟合辑的《国朝杭郡诗三辑》,基本上也可以考知他们的生卒年。

(一)胡琨(1814—1860)

《国朝杭郡诗三辑》卷六十五小传及所附诗话说:“胡琨,字美中,号次瑶。敬[次]子。仁和人。道光甲辰[二十四年,1844]举人。候选教谕,太常寺典簿衔。”[16]2a“诗文多不留稿。……庚申[咸丰十年,1860],贼陷杭城,率妻孙氏、妾方氏、女和投河死,且曰:‘乐哉!此清流也。’”[16]2b《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曾另据浙江采访忠义总局《浙江忠义录》卷七“杭州殉难绅民”第一篇胡琨传,考录其卒年①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页。误作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浙江忠义录》原文“咸丰十年二月”云云,可见《清代传记丛刊》第61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475页。。又《书农府君年谱》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胡敬“四十六岁”条记载:“七月,子琨生于京寓。”[17]403这样,胡琨的生卒年就完整了,享年为四十七岁。

附带关于这个胡琨,曾见今人申畅等四位先生合编《中国目录学家辞典》著录说:“胡琨,清人,生平不详。撰有金石目《泥封印古录》一卷。”[18]而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一《刘氏〈金石苑〉稿本跋》,其中就已经叙及“仁和胡次瑶孝廉”,末尾有这样的介绍和感慨:

胡氏名琨,一字美中,仁和人。道光甲辰举人,殉咸丰庚申之难。余藏其致劳季言手札,述校《说文系传》事,语极精确;其编次金石,亦颇有法,学问淹雅。当时无赫赫名,今更罕知其姓氏矣。[19]

现在为他补得生年,自然更有意义。

(二)胡琮(1815—1861)

《书农府君年谱》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胡敬“四十七岁”条记载:“十月……子琮生于京寓。”[17]405又《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九小传及诗话说:“胡琮,字季权。敬三子。仁和廪贡。候选训导。”[16]2b“学士掌教崇文,益以小课,季权昆仲之作多附刊于《敬修堂课钞》,艺林中尤美羡焉。……辛酉[咸丰十一年,1861]寇至,饿死于定山乡中。”[16]2b-3a其生、卒均迟于胡琨一年,享年也是四十七岁。

胡珵、胡琨、胡琮兄弟三人,还另有合撰诗歌总集《胡氏群从集》三卷。

(三)胡庆曾(1831—1861)

《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九小传说:“胡庆曾,字积甫。珵子。仁和诸生。”[16]41b《书农府君年谱》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胡敬“六十三岁”条记载:“二月,长孙庆曾生于京寓,子珵出。”[17]425卒年详后。

(四)胡耀曾(1840—1861)

《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九小传及诗话说:“胡耀曾,字荣甫。琨子。仁和人。”“荣甫为书农学士第三孙,季权次子,嗣次瑶孝廉后。”[16]42a《书农府君年谱》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胡敬“七十二岁”条记载:“八月,孙耀曾生,子琮出。”[17]434

又《国朝杭郡诗三辑》本卷胡庆曾名下诗话叙述并感叹:

庚申春,次瑶孝廉先殉。次年冬,与弟荣甫骂贼不屈,死之。书农学士一支绝矣![16]41b

这是说胡庆曾、胡耀曾兄弟二人,同死于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之际,享年分别只有三十一岁、二十二岁。关于这段情节,前述《浙江忠义录》胡琨该传末尾,也曾附带叙及。

另据《书农府君年谱》记载,胡敬本来还有“次孙”胡嗣曾,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胡敬“六十八岁”时“生于京寓,子珵出”[17]430,但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胡敬“七十岁”时“以痢亡”[17]433。这样,胡敬这一支,男丁确实就都没有了。而子、孙两代,除了病亡之外,都与太平军直接或间接有关。唯上引《国朝杭郡诗三辑》称胡耀曾原系胡琮“季权次子”,这里的“次子”似乎应当是“长子”,不知编者是否误将胡嗣曾当作了胡琮的长子。

(五)胡孝曾(1837—1866)

《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九十八小传说:“胡孝曾,字佩卿,仁和人。举人琨女,钱塘诸生汪曾学室。”又诗话说:

女士晬岁,便能识“平安”二字,书农学士尤为钟爱,集中故有“慧识银钩小”之句。长娴吟咏,工仕女、花卉。庚申城陷,抱四龄子玉年,从父母投于艮山城河;适当亲戚家门,获救得醒。旋随夫避地粤东,泣念家遭乱离,一门殉节,恒抑郁欷歔,遂得幽忧之疾。年三十,卒于粤。[16]29a

这里所引胡敬诗句,出自其《崇雅堂诗钞》卷十《忆女孙顺儿,仍用前韵二首》之一[20]。《书农府君年谱》中,记载孙女仅见于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胡敬“六十九岁”条:“正月,长孙女生,子琨出。”[17]431又《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九所录胡耀曾诗,有《送大姊之岭南》一题[16]42b-43a。综合来看,胡敬这个“长孙女”,应该就是胡孝曾,“顺儿”则是她的小名。由此下数,其卒年乃是同治五年丙寅(1866),享年三十岁。汪曾学后来曾参与《国朝杭郡诗三辑》的编纂,列名卷首“参阅姓氏”[16]1a,因此这里的叙述更加可信。而由于胡孝曾既是女诗人,又是书画家,所以学术界相关论著多有介绍;现在为之补充生卒年,意义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六)胡珽(1801-?)

《书农府君年谱》中,还记载有胡敬弟胡义(号九松)四个儿子胡珣、胡珽、胡瑞、胡瑄的出生时间。其中胡珽,《国朝杭郡诗三辑》卷四十四录有其诗,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卷三十一还说他曾著有《樊桐馆诗钞》[21],可知确实也是诗人。因此,现在附带抄录《国朝杭郡诗三辑》小传:“胡珽,字柯亭,钱塘人。道光乙酉[五年,1825]举人。官金华教授。”[16]19a以及《书农府君年谱》嘉庆六年“辛酉”(1801)胡敬“三十三岁”条有关记载:“十一月,侄珽生,是为九松公之次子。”[17]390《国朝杭郡诗三辑》所附诗话谓“柯亭乡选,年才二十有五”[16]19a,与此正合。至于其卒年,诗话只说“卒时年几八旬”[16]19a,如此应谢世于光绪之初。这对于胡氏家族来讲,算是幸运的了。

另外由于胡敬子侄都是单名,所以历史上重名者尤多。即如胡珽,《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五十五也录有一人,“字心耘,仁和诸生,候选太常寺博士”[16]9a。因此,遇到这些人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五、徐恩绶(1831—1894)

徐恩绶,其孙徐新六辑《复盦觅句图题咏》卷末附录有汤宝荣撰于民国四年(1915)的《内阁中书余姚县教谕徐公行状》,基本情况如下:

公姓徐氏,讳恩绶,字印香,一字杏香,复盦其号也,清浙江钱塘人。同治癸酉举人,官内阁中书,终余姚县教谕,授征仕郎,封中议大夫。……光绪……甲午……九月初八日卒。……生于道光丁卯年二月,春秋六十有四。著有《自立斋诗》、《文》各一卷。[22]494-495

这里“丁卯”系“辛卯”刊误(参见下文),指道光十一年(1831);“甲午”为光绪二十年(1894),徐恩绶享年六十四岁。《复盦觅句图题咏》最末徐新六撰于“癸亥”亦即民国十二年(1923)的跋文[22]495,也叙及徐恩绶“清光绪甲午九月初八日戌时卒,年六十四岁”,可以佐证。

又检得已故顾廷龙先生主编《清代硃卷集成》,其中收有徐恩绶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科乡试的硃卷,小传如下:

徐恩绶,字若乡,一字印香,号杏芗,又号复盦。行二。道光辛卯年二月二十九日吉时生。浙江杭州府钱塘县附贡生。民籍。国子监典籍衔,试用训导。历署常山、安吉县学训导,平阳县学教谕。[23]

这里记载徐恩绶的字号更多,并且有具体的生日。这样连同上引行状及徐新六跋文,可以准确知道徐恩绶生卒时间的公历为1831年4月11日、1894年10月6日。

汤宝荣该行状及徐新六跋文,过去笔者曾利用相关记载,为《清人别集总目》补充徐新六之妹徐新华的生卒年等①参见朱则杰:《清诗考证》第一辑之三《〈清人别集总目〉零札》第十二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上册),第79-80页。。现在以之考察徐恩绶的生卒年,更为直接。此外至少如徐新六的生年,也可以据其跋文自述“新六今且三十有四”,考知为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不过,关于徐恩绶及徐新六,此前谢巍先生《中国画学著作考录》卷七《近现代》“复庵觅句图题咏”条就已经注有完整的生卒年②参见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742-743页。该条关于《复盦觅句图题咏》的介绍稍有疏误,例如所说“撰文者”最末一人夏敬观,其作品实际为五言古诗。,其中徐恩绶显然正是根据汤宝荣该行状。我们这里所考,只是更加具体一些而已。

除此之外,徐恩绶之子、徐新六之父徐珂,于民国十四年(1925)还辑有《先公徐印香先生先妣陆太淑人传志》一卷。其中关于徐恩绶,所收为冯幵《徐印香先生家传》[24]1b-2a、袁思亮《徐印香先生墓志铭》[24]2a-b,有关记载以及徐珂按语与汤宝荣该行状等大体相同,可以并参。

上及徐恩绶的诗集《自立斋诗》,不知是否还流传于世。曾见本师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道光朝卷》,据“佚名”《诗词趣话》录有徐恩绶《讽吸鸦片烟》一诗[25]。《诗词趣话》后来已有点校本,原编者为近人葛煦存,所录该条见于卷四[26],唯诗歌第五句反而漏印两个字。而《清诗纪事》关于徐恩绶的排序,按照全书体例则应当根据其举人科第或服官时间,移后至“同治朝卷”或“光绪朝卷”才是。

[1]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

[2]吴振棫.国朝杭郡诗续辑[M].光绪二年丙子(1876)钱塘丁氏刻本.

[3]孙以荣.湖墅诗钞[M].光绪五年己卯(1879)钱塘王氏刻《湖墅丛书》本.

[4]王昶.湖海诗传[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6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09.

[5]袁枚.随园诗话: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61.

[6]丁丙.北隅缀录[M]//王德毅.丛书集成续编:第23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630.

[7]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M]//叶德辉.双梅影闇丛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8:352.

[8]屠倬.是程堂集[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5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钱仲联.清诗纪事(乾隆朝卷):第10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7097.

[10]丁丙.武林坊巷志:第7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31.

[11]丁丙.庚辛泣杭录[M]//王德毅.丛书集成续编:第28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676.

[12]陈景钟.清波三志[M]//徐逢吉,等.清波小志(外八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12.

[13]孙峻,孙树礼.文澜阁志[M]//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2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105.

[14]浙江省立图书馆.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J]//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古籍影印室.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三编:第12册,第1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5]胡蕴.湖上四日游记[J].旅行杂志,1934(5):26-34.

[16]丁申,丁丙.国朝杭郡诗三辑[M].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刻本.

[17]胡珵.书农府君年谱[M]//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8]申畅.中国目录学家辞典[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314.

[19]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下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654.

[20]胡敬.崇雅堂诗钞[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4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45.

[21]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6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8.

[22]徐新六.复盦觅句图题咏[M]//王德毅.丛书集成续编:第11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

[23]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第259册[M].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237.

[24]徐珂.先公徐印香先生先妣陆太淑人传志[M]//徐珂.心园丛刻:一集.民国十四年(1925)杭州徐氏排印本.

[25]钱仲联.清诗纪事(道光朝卷):第15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0912.

[26]葛煦存.诗词趣话[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264-265.

猜你喜欢
诗话
《茶轩诗话》卷七
求不是斋诗话(1-11)
诗话153则(64-84)
诗话30则(续)
诗话33则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闲吟居诗话
闲吟居诗话(三则)
清明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