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

2014-01-22 07:36李志平
关键词:本体论自然界马克思

李志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LI Zhip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新论

李志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传统哲学追求世界不变的基始或本原,以一种终极存在去把握一切事物。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第一原则,为世界的统一性找到了现实的基础,也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一种揭示。实践哲学把万事万物与现象看成人的活动及其相关物,哲学变成了人生活之内的东西。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是在新的基地上相互解释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

马克思学说的本体论思想,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重要热点问题,它关系到马克思学说的本质,不仅影响马克思主义学科内部各种问题的研究,也关系到哲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本体论是一个绵延而不尽之学问,就马克思学说的本体论而言,随着社会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也会提出各种新见解。我们在吸收学界对此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传统本体论及其主要困境

“本体论”的英文是Ontology,法文是Ontologie,德文是Ontologie,均来自拉丁文Ontologia一词,而拉丁文又源自希腊文。希腊文这个词意思是关于on(即being)或它的复数onta(即beings)的学问(logos)。一般认为,17世纪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Rudolf Goclenius)在1613年编辑的《哲学词典》中首先创立了这个词。中文把它翻译成本体论或存在论、万有论等。

与“本体论”相关的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词。亚里士多德的后世研究者在编辑他的作品时,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之后,创立了这个词,原意是“在自然学之后”。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先由日本人翻译而来,后被我们采用。

那么“本体论”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呢?就学科(当然哲学从根本上说不是一门“学科”)而言,我们可采用德国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沃尔夫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大部分。理论哲学再分为逻辑学与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又分为本体论(Ontology)、宇宙论、理性神学、理性心理学。这么看来,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人们也把它们等同起来使用。

本体论是哲学之核心,虽然“ontology”这个词创立较晚,但作为一门学问却从古希腊就开始了。此后历代哲学家们无不为它殚精竭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大致而言,传统本体论经历了古代宇宙本体论、中世纪神学本体论和近代理性本体论(即理性形而上学)几种形态。

传统本体论虽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但从根本上讲,大都属于知性化的本体论,即把哲学理解为单纯的求知活动。这种主要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奠基的知性形而上学一直在西方哲学史上拥有支配性影响。苏格拉底直接将知识等同于美德,亚里士多德也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1](1)这种哲学本体论有如下特征。

首先,静观性。首先使用“哲学”这个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个比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竞技的运动员,有兜售各种商品的小商小贩,也有静观场景的观众,而哲学家就好比是观众。亚里士多德也曾说:“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是以某种实用为目的。”[1](5)由于静观的原因,哲学家们都追求不变的本原,以统摄运动变化的世界,这种本原是一种静止的、永恒的存在。以静观为特征的哲学,要在思想上征服整个世界,就特别强调逻辑思辨,强调以推理方式构建哲学体系。当代哲学家德里达将之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

传统哲学不是不讲求“实践”,但就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对“实践”一词的使用来看,这是一种道德实践,是跟自然科学和人的生产活动分离的。

静观的哲学有其时代背景。人面对强大外部世界时,往往以精神方式构建自己的寄托,祈望对它做出理解与说明,试图靠静观和思辨达到精神的自由。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从事思辨的哲学是最自由的事业。

与强调看和凝视相对应的,是理论高于实践、知识高于行动的态度。康德虽强调“人为自然立法”,但他所说的自然是人类知性范畴规定的对象,而知性范畴本身却是先在的,这仍没有超出以理论方式反观自然。

其次,二分性。这种撇开人自身活动而思考人对世界的认识的哲学,产生了哲学与现实的分离。所以,哲学家们总喜欢将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割裂开来,再谈两者的关系。这样看似乎可以更“客观地”研究外在事物,但这样做时已经先行将人的世界割裂了。

无论是柏拉图哲学还是笛卡尔哲学都是这种二元分离的典型形式。这种哲学只能将思维与存在消解在思辨之内,而不能最终达到它们的合解,以至于在康德那里造成人无法证明外物存在的“人类理性的耻辱”。

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显然看到了这种形而上学的缺陷,他说:“这个正在进行认识的主体怎么从他的内在‘范围’出来并进入‘一个不同的外在的’范围,认识究竟怎么能有一个对象,必须怎样来设想这个对象才能使主体最终认识这个对象而且不必冒跃入另一个范围之险?……认识究竟如何能从这个‘内在范围’‘出去’,如何获得‘超越’?”[2]

再次,唯心主义。传统哲学家抽象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便将思维构建的理性实体当成世界本原,而理性实体的至上性与无限性恰恰是唯心主义的原则。推理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它们做世界的基始,人们便认为自己心灵的构建物才是真实存在者,是最终的根据与理由,而感性的东西、变幻莫测的万事万物反而成了派生性的、第二位的存在者。所以,黑格尔想当然地说:“逻辑思想是一切事物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根据。”[3]

二、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变革

任何时代哲学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毫无疑问,当今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在马克思哲学这里尤其如此。有人说,人不一直生活在实践中吗?何以这个主题成了时代哲学的核心?我们说,人的生活实践是一回事,它在哲学上达到自觉是另外一回事。马克思哲学毫无疑问反映了时代问题和人对自身存在状况的自觉。那么,实践思想对本体论发展有何重要的革新意义呢?

首先,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6)实践哲学即是把世间一切存在者都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活动相关物去理解。这种实践不是一种纯道德实践,也不是一种感性直观,而是立足于感性存在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统一性。实践使人与自然相互确证,“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5](124)“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6](128)在人的实践生活中,康德的“人类理性的耻辱”不再是问题。同时,人与人的关系也直接是实践的社会关系,人不是靠自己的“类”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而应该说,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6](24)

生活世界实践性的发现,使马克思揭穿了传统本体论追问的抽象性。马克思说:“谁生出了我的父亲?谁生出了他的祖父?等等……这过程驱使我不断追问,直到提出谁产生了第一个人和整个自然界这一问题。我只能对你作如下的回答:你的问题本身就是抽象的产物……既然你提出自然界和人的创造问题,那么你也就把人和自然界抽象掉了。”[6](130)实践哲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根本理解要在现实生活中构建起来,撇开人和社会,“本体”不过是抽象的。

同样,思辨哲学的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对立也被消解掉了。马克思说,人并不是“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5](124)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活动,而“主体”与“客体”,是人的本质力量(即对象性活动)的抽象表现。

马克思既反对用抽象方式求索世界的原因与基础,也反对以先验主体的方式来构建对世界的认识。同时,实践哲学实现了实践维度对理论态度的优先性。传统哲学将认识外界事物看成首要任务,这种认识是没有根基的,同时人生存的根本问题几乎完全被遮蔽。马克思认为认识活动不过是人存在的一种样式。只有在生活实践基础上,以认识的起源、本质和界限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才可以建立起来。这样一来,认识论的独立外观就被消解了。

不用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也蕴含着认识论维度,但对他说来,首要的始终是本体论维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与旧哲学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将传统哲学理论对实践的优先性翻转为实践对理论的优先性,消解了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对立,同时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直观性,强调在实践中理解并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的生产本体论是其实践本体论的具体化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形成之后,他的全部哲学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过这一基础。那为什么又提生产本体论呢?我们说,在马克思那里,无论实践、劳动、生产都是在本体论层面上谈论的。就马克思思想本身的发展来看(尤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本体论又是对实践本体论的具体化。

在实践的诸种形式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最重要的是生产,所以生产本体论也是马克思哲学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马克思认为生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与动物的首要标志。“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67)马克思说:“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5](53)

同时,生产是人与自然统一之基础,在生产活动中,人生产出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现实的生活。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6](128)“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5](54)

所以,马克思把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看作社会之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首先需要解决衣、食、住等问题。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直接生活的生产,“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4](77),“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5](84)。

马克思同时认为,社会的政治与文化形式也是一种“生产”,并受物质生产的制约。他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5](78)

生产本体论深化了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内涵,成了他阐释社会现实、研究人类解放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直接生活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等思想,都是建立在生产本体论基础之上的。甚至可以说,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广义的社会生产理论。

四、马克思“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色彩

传统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是存在(Being),哲人以这个抽象概念指涉世界诸存在者。马克思舍弃了抽象谈论存在的思路,而是转向人的现实生活,提出社会存在的概念,这是哲学史上的一次变革。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是一个本体论概念,我们注意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分离开。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我们要把社会意识同时理解为社会存在,不可把人的生活世界分割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说前者“决定”后者,没有人的意识的社会存在是不可思议的。卢卡奇也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形而上学对立,与马克思本体论严重矛盾,在马克思的本体论中,任何社会存在都与有意识的行为(与选择性的设定)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8]

社会存在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不像传统哲学那样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也不是理性思维之范畴规定的对象,它是人独有的一种存在方式,关涉人的整个现实生活世界,是自然存在和诸精神现象的真正存在形式。传统哲学家所说的“存在”,只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抽象。因此社会存在不是Social being,而是to be socially。把社会存在当成世界的本体,与把整个世界“当作实践去理解”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社会存在”也具有本体论色彩呢?

首先,社会存在是自然存在的本体论基础。被抽象理解的自然界,对人说来就是无,“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5](78-79)卢卡奇成功地把握到只有社会的自然才是现实的、人的自然界这一思想,他说:“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9]

同时,社会是人的真实存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0]“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5](79)

而且,意识是社会的意识。近代主体性哲学大抵把“我思”当成纯粹实体,这样,存在问题被当成了意识的内在性问题。马克思批判了近代哲学的意识自主性的假象,提出意识来自现实生活,意识本质是社会意识的观点。马克思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5](83)“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4](73)

五、结论

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还是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合理理解。这三种本体论学说各有其特定含义,它们是相互解释、相互支撑关系,不必以非此即彼态度对待它们。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第一原则,整个世界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或结果。以实践为特征的哲学批判了传统哲学的抽象性,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生产,所以生产是社会之基础、历史的起点。

实践哲学将本体论研究对象从“存在”转向社会存在,这种哲学并不像抽象唯物主义那样把人的精神还原为物质,而是把万事万物与现象看成人活动的相关物。这样,哲学变成了人生活之内的东西,而不是矗立在人生活之外。马克思哲学——即哲学在马克思那里的表现形式——在新时代为哲学重新奠基,但哲学的基石并不是哲学大厦本身。在新的基础上,以前的哲学仍然活着,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在人生活实践基础上相互解释的关系,只有这样,哲学才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活的哲学。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 三联书店,1987: 75.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8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2.

[8]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M].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3: 768-769.

[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32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452.

New the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ontology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in pursuit of the eternal original or primitive of the world,with a kind of ultimate existence to hold everything.Marx philosophy,with practice as the first principle,finds out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the unity of the world,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ontology as well.Both the practical ontology,production ontology and social existence ontology are a reveal of Marx philosophy ontology.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thinks of the things and phenomenon as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related compounds,philosophy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Marx Philosophy and the old philosophy are explain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in the new base instead of replacing each other.

Marx;practical ontology;production ontology;social existence ontology

LI Zhip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81

:A

:1672-3104(2014)04-0166-04

[编辑: 颜关明]

2013-12-02;

:2014-01-22

李志平(1981-),男,河北新乐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猜你喜欢
本体论自然界马克思
本体与超越:生活儒学的本体论问题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