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英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不是数学科学,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升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几何内容中的探究式教学正好提供了这种有效的范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以达到认知建构、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的协调发展。
一、建构平面概念,积累平面体验
小学生平面概念的建立有赖于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对平面的体验,进而形成平面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从现象激趣引入问题:“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到圆无处不在,如手表、车轮、硬币、向日葵等,我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圆建立数学体验。“请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学生都用圆规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并将画好的圆剪下来,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圆心、半径、直径中还有许多知识,大家动手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记录在纸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看信封中的提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现在我们来集体讨论大家探索出来的一些发现。”通过投影出示学生的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学生发现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每一条半径都相等,每一条直径也都相等。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补充条件:只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半径、直径和直径才会相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圆规再画一个圆,并设计一个圆形的会徽,以拓展学生的数学体验。
二、建构几何思想,积累几何体验
几何思想的建立,需要数学体验的不断积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感受几何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先播放神舟飞船发射的场景,出示飞船飞行轨道示意图,然后提问:“如何计算飞船飞行一圈所行的路程?”学生认为可以量出圆的周长,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用绳子绕圆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把绳子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直接用软尺绕着量;在这个圆片的边上做一个记号,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把圆片贴着尺滚一周,就可以量出圆的周长……我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学生发现这是把不能测量的变成能测量的,即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据此,我利用现实素材,创设已有知识与几何现实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不太准确,从而获得提示——可以从圆的要素入手考虑。学生提出设想:选几个圆形物体,分别测量周长和半径、直径,找出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圆的直径大约是周长的1/3,半径大约是周长的1/6。此时,我提示学生:“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比值其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称作圆周率。”通过探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体会到数学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数学体验也由此获得了积累。
三、建构立体概念,积累空间体验
探究式教学力图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现实状态的创设,回归到数学自然的状态下,使学生形成数学猜想,学会收集数学信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一课时,我先出示问题:“师父给徒弟一根圆柱形(如图1)木头,要他做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如果你是徒弟,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进行猜想(如图2~图7),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可能是一半或一半也没有。于是学生产生了探究的需求,并通过猜想验证,积累了几何空间的体验。
显然,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决定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再现教材的线性结构,就“跳”不出定论式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验几何空间的探究过程,也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思维的拓展,毕竟教材是“文本”,而不是“法本”。因此,数学探究的本质是将教材的结论以非线性和非定论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赋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这才是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原因所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空间体验,发展立体的几何概念。
(责编 蓝 天)endprint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不是数学科学,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升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几何内容中的探究式教学正好提供了这种有效的范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以达到认知建构、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的协调发展。
一、建构平面概念,积累平面体验
小学生平面概念的建立有赖于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对平面的体验,进而形成平面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从现象激趣引入问题:“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到圆无处不在,如手表、车轮、硬币、向日葵等,我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圆建立数学体验。“请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学生都用圆规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并将画好的圆剪下来,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圆心、半径、直径中还有许多知识,大家动手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记录在纸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看信封中的提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现在我们来集体讨论大家探索出来的一些发现。”通过投影出示学生的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学生发现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每一条半径都相等,每一条直径也都相等。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补充条件:只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半径、直径和直径才会相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圆规再画一个圆,并设计一个圆形的会徽,以拓展学生的数学体验。
二、建构几何思想,积累几何体验
几何思想的建立,需要数学体验的不断积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感受几何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先播放神舟飞船发射的场景,出示飞船飞行轨道示意图,然后提问:“如何计算飞船飞行一圈所行的路程?”学生认为可以量出圆的周长,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用绳子绕圆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把绳子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直接用软尺绕着量;在这个圆片的边上做一个记号,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把圆片贴着尺滚一周,就可以量出圆的周长……我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学生发现这是把不能测量的变成能测量的,即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据此,我利用现实素材,创设已有知识与几何现实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不太准确,从而获得提示——可以从圆的要素入手考虑。学生提出设想:选几个圆形物体,分别测量周长和半径、直径,找出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圆的直径大约是周长的1/3,半径大约是周长的1/6。此时,我提示学生:“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比值其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称作圆周率。”通过探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体会到数学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数学体验也由此获得了积累。
三、建构立体概念,积累空间体验
探究式教学力图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现实状态的创设,回归到数学自然的状态下,使学生形成数学猜想,学会收集数学信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一课时,我先出示问题:“师父给徒弟一根圆柱形(如图1)木头,要他做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如果你是徒弟,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进行猜想(如图2~图7),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可能是一半或一半也没有。于是学生产生了探究的需求,并通过猜想验证,积累了几何空间的体验。
显然,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决定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再现教材的线性结构,就“跳”不出定论式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验几何空间的探究过程,也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思维的拓展,毕竟教材是“文本”,而不是“法本”。因此,数学探究的本质是将教材的结论以非线性和非定论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赋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这才是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原因所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空间体验,发展立体的几何概念。
(责编 蓝 天)endprint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不是数学科学,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升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几何内容中的探究式教学正好提供了这种有效的范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以达到认知建构、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的协调发展。
一、建构平面概念,积累平面体验
小学生平面概念的建立有赖于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对平面的体验,进而形成平面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从现象激趣引入问题:“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到圆无处不在,如手表、车轮、硬币、向日葵等,我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圆建立数学体验。“请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学生都用圆规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并将画好的圆剪下来,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圆心、半径、直径中还有许多知识,大家动手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记录在纸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看信封中的提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现在我们来集体讨论大家探索出来的一些发现。”通过投影出示学生的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学生发现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每一条半径都相等,每一条直径也都相等。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补充条件:只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半径、直径和直径才会相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圆规再画一个圆,并设计一个圆形的会徽,以拓展学生的数学体验。
二、建构几何思想,积累几何体验
几何思想的建立,需要数学体验的不断积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感受几何概念。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先播放神舟飞船发射的场景,出示飞船飞行轨道示意图,然后提问:“如何计算飞船飞行一圈所行的路程?”学生认为可以量出圆的周长,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用绳子绕圆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把绳子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直接用软尺绕着量;在这个圆片的边上做一个记号,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把圆片贴着尺滚一周,就可以量出圆的周长……我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学生发现这是把不能测量的变成能测量的,即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据此,我利用现实素材,创设已有知识与几何现实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不太准确,从而获得提示——可以从圆的要素入手考虑。学生提出设想:选几个圆形物体,分别测量周长和半径、直径,找出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圆的直径大约是周长的1/3,半径大约是周长的1/6。此时,我提示学生:“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比值其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称作圆周率。”通过探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体会到数学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数学体验也由此获得了积累。
三、建构立体概念,积累空间体验
探究式教学力图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现实状态的创设,回归到数学自然的状态下,使学生形成数学猜想,学会收集数学信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一课时,我先出示问题:“师父给徒弟一根圆柱形(如图1)木头,要他做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如果你是徒弟,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进行猜想(如图2~图7),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可能是一半或一半也没有。于是学生产生了探究的需求,并通过猜想验证,积累了几何空间的体验。
显然,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决定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再现教材的线性结构,就“跳”不出定论式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验几何空间的探究过程,也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思维的拓展,毕竟教材是“文本”,而不是“法本”。因此,数学探究的本质是将教材的结论以非线性和非定论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赋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这才是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原因所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空间体验,发展立体的几何概念。
(责编 蓝 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