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炜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郑州451191)
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相距甚远,不可能凡事都当面磋商解决。商务信函是贸易双方宣传自我,介绍商品,联系业务的一种手段,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递信息作用。掌握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准确翻译商务信函不仅关系到交易的成败,还会影响商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前途。严谨、恰当的商务信函翻译能够帮助商家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相反,如果商务信函的翻译出现失误,势必导致双方的误解和疑虑,贻误商机,甚至带来贸易纠纷和索赔申诉,损害商家的利益和形象。
为使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转换有一个标准,美国人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概念,后来又改称为“功能对等”。他指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不仅要达到词汇意义的对等,还要讲求文化内涵的对等。“功能对等”强调读者反应,即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产生的反应基本一致。这一理论在商务信函翻译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能帮助外贸人员更准确、得体的翻译商务信函,有效传递商业信息。
商务信函是一种正式文体,具有一些固定的语言特点。只有了解了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翻译信函时才能做到准确、得体。
商务信函常用书面词代替日常用词或口语词汇。书面词的使用能够体现商务信函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例如,商务信函中常用as per按照、inform告知、therefore因此、prior to在…之前,代替日常表达中人们常用的词汇:according to,tell,so,before。还有一些由 here,there 和 where 加上 by,from,in,of,to,under,upon 等介词共同构成的副词,如:hereby,hereafter,thereto,whereby等。这些副词带有浓厚的法律语体和正式语体色彩,常常出现在英语商务信函中,以显示行文的严肃性和法律意味。此外,商务信函涉及到外贸业务磋商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单据、单证、合同等,所使用的词语不少是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的书面词语或由其词根派生或合成构成的缩略语。例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ad valorem tariff从价税、CIF到岸价,等。这种词语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被人们固定成为商业术语。它们不仅增强了语言的专业性,而且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大量信息,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
国际商务活动中每笔业务的达成都与贸易双方的密切合作相关。礼貌用语不仅能体现外贸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为双方的合作营造一个融洽的氛围。商务信函中的礼貌用语体现在各种场景下。比如,收到对方的报盘或还盘时,不管能否接受,都要先礼貌地感谢;向对方提出异议或表示不满时,措词需要委婉;向对方提出要求或希望时,言语需要真诚、客气。商务信函中还经常会使用“个人参与”模式的代词,如:“我方…”、“贵公司…”、“贵方”等。因为商务信函代表公司的形象,作为合作者,若能从对方的观点看问题,了解对方的处境和困难,通过谦逊的表达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立场,能让对方感到一种真诚、友善的合作态度,从而促进贸易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商务信函是一种书面正式文体,常要表示某些条款成立的条件,双方互相达成的协议,或者对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的叙述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态度等。因此从句、分词短语、不定式结构、同位结构使用频繁。这样的句式结构可以更充分、正式地传递交易信息。此外,由于商务信函的专门用途,一些表达方式会在信函中习惯性出现。例如,表示感谢收到对方来信,遗憾不能接受对方条件,希望早日收到回复及达成交易等。这些语句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套语,被广泛使用。例如,表示希望对方早日回复时,常用的表达套路有:your early reply is highly appreciated;thank you for your early reply;we look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we shall be pleased to hear from you soon等。不论形式如何变化,表达的意思都是盼早日回复。
在了解,掌握上述商务信函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如果能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实际商务信函翻译中,商务交流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将会大大提高。在商务信函翻译中,为了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的语义和内涵,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商务活动的专业性,一些普通词汇在商务领域具备了某种特定的意思。以“draft”一词为例,在日常英语中意为“草稿”,但在商务英语中它的意义是汇票(国际支付方式中,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如draft at sight/sight draft即期汇票。商务翻译人员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就可能闹出笑话,译为“可视草稿”;再如“insurance policy”一词,国际贸易中我们译为“保险单”,而不是“保险政策”,这些错误翻译都是在语义上没有实现功能对等。我们在报盘的信函中常用“be subject to”这一短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受…制约”,但我们在实际翻译时,习惯译为“以…为准,为有效”,如“This offer is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这句话一般我们译为“此报盘以我方的最终确认为准”,如果不了解这习惯用法,就可能将其译“此报盘受我方的最终确认制约”。虽然大致意思我们可以看懂,但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即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没有达到一致。
对外贸易中还有一些由一组词汇的每个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的缩写单词,比如FOB离岸价、D/P付款交单、FPA平安险、B/L提单、L/C信用证等。这类术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被人们以缩略形式固定为商业术语。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三个字母,但是他们隐含的信息量却很大。例如FOB这一交货术语,它隐含了所有关于买卖双方在贸易中的责任,义务和费用划分的信息。我们在翻译信函时,必须真正理解术语的含义,才能更准确的传达商业信息,实现功能对等。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人在信函写作中往往采用礼貌,甚至谦卑的语气,但英语表达者却没有这种习惯,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该尽量选择恰当的词句,将原文礼貌婉转的语气准确表现出来。例如,在英语商务信函中,将称呼中的“Dear”译成“尊敬的”,而不是“亲爱的”;将“you”译成“贵方”,“阁下”,“your company”译成“贵公司”,而不是“你”,“你公司”;将“Yours faithfully/sincerely”译成“敬上”或“谨上”,而不是“你忠诚的”;“Your early reply is highly appreciated.”译为“承蒙早日回复,不胜感激”;“Your order will receive our immediate attention.”译为“我们将及时处理贵方的订单”,要比翻译成“你方订单会得到我们的立刻关注”更得体。类似的例子还有:收到来信时我们会说“We acknowledge/admit receipt of your letter.”,译为“贵函敬悉”能更好地体现汉语的文化内涵;介绍信息来源时说“We owe your name and address to…”,译为“承蒙…,我们得知贵公司的商号和地址”比译成“我们把你们公司的商号和地址归功于…”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以上这些翻译方法都是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实现功能对等。
商务信函用语力求简洁明了,一般不会出现拐弯抹角或者意义含糊的话语。因此,在信函翻译过程中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基本就能准确传递原语语义。但是偶尔也会出现由于文化差异,即使改变原文的形式,仍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意义和文化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译者重新组织语言,即从目的语的文化和表达习惯出发,整体改变原文的形式,从而更确切地传递原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实现功能对等。例如,夸奖对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时,我们经常会说“百闻不如一见”或者“果然名不虚传”。如果按照字面翻译会发现几乎没法表达。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中西文化差异,理解话语内涵,翻译时把原文的整体形式加以改变,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又如,在实际商务活动中我们常会说“各让一步”或“折中”,在用英语表达时我们同样需要改变原文的形式,翻译为“Meet each other half way.”。再如,商业活动中我们有时会说某商品“做活动”,有些人看到“活动”二字会觉得很迷茫,把它译为“activity”,这样翻译就没有传递语言的真正含义,没有做到功能对等,明白中西文化差异的人都明白这里所谓的“做活动”真正的意义是“打折”,我们应将其译为“on sale”。因此,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商务信函翻译的准确表达尤为重要。
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中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商务信函的作用日益突显。成功地翻译出商务信函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翻译商务信函时,译者要透彻理解原文,准确把握专业术语及惯用表达方式的含义和固定译法,不仅要再现原文的语义,还要努力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对等。
[1]车丽娟,贾秀海.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盈秋,张莉.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戚云方.外经贸英语函电与谈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庄起敏.试论新闻词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上海翻译,2005(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