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扣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实行整合、动态和科学的语言训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言学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其实,语言训练不是单纯的机械训练,而是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淡化语法知识学习,加强综合语言训练
语言包括了文字、语法、语音、词汇、逻辑、修辞,各部分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律,并在语言实践中顺利地运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书面语和口语区别不是很大。日常的口语学习已经渗透了语法知识,在语文学习中,过多地引入语法知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语言的学习不能被语法学习所代替。在实际教学中,语法点的选择要适度,选取的知识点要规律性强,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尽可能地选择教材中涉及的语法,并结合学生的语感程度和语言水平进行讲解,让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掌握,并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在语文学习中,逻辑性很强的关联词语是学习的重点。例如,在学习《争论的故事》一课,“果然”“如果……就……”是重点学习的关联词;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中,“一面……—面……”“只好”则是重点学习的关联词。这些关联词语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二、重视常规训练,落实学段目标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常规训练。这里说的常规训练,指的是语文教学中传统训练经常涉及的、基础的语言文字内容,包括标点符号、重点语句、生字新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书面写作等。这些训练内容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文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为学生设计适当的训练内容。例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本的生字新词,然后分段朗读,并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其次,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在学生理解了这几个词语之后,再进行后续教学。最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分析重点语句。这些传统的语言文字训练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新课程改革教学并不是要抛弃所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运用。
三、扩大识字量,增加阅读内容
语言文字训练,要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篇数、扩大识字量来加强。让学生多阅读,可以强化的语言输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潜心读书,积累语言。随着现代社会各种传媒手段的发展,学生读书的时间日益减少。他们接受各种语言文字知识往往是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这就造成学生的书面语学习不充分,语言贫乏,词汇和语句积累较少。在语文学习中,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语感的培养,都是以大量阅读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学生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因此,在日常语文学习中,要努力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多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武松打虎》这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在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后,要让学生去试着阅读《史记》。扩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课本上涉及的,还可以选择《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等书籍,让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四、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体现语言学习过程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他写的《谈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里讲到: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这是一般的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语言学习的第一阶段是“模仿”,这是吸收语言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语言学习中,背诵文章段落、积累词语、学习句式,这是模仿学习的必经过程。语言学习的第二阶段是“变化”,这是语言学习的内化过程。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需要吸收、消化、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对语言知识进行比较、揣摩、分析,完成知识的迁移,初步掌握语言知识。语言学习的第三阶段是“创造”,这一过程是完成语言输出。而在教学中,则体现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强化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科学地进行教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要坚持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行课内与课外结合、技能与知识兼顾的策略,在学生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逐步地提高。这样语文课堂教学也会变得简单容易,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