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传良
陈述性知识即描述性知识,是指需要个人有意识地回忆并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分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事实性知识或资料性知识。它是解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和学习类型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
(1)命题。命题即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其中“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等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通常由名词、代词等表达。如“江淮准静止锋造成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是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梅雨”、“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两个命题组成。其中“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梅雨”是“论题”,“造成”、“出现”是“关系”,用概念图(图1)表示。
(2)命题网络。几个命题通过共同成分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科林斯和奎琳的一个经典实验支持“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加以储存的”观点。如“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内容,是以煤炭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其它资源利用为辅助,彼此联系、综合利用。从陈述性知识内容看,该部分内容主要是“煤炭开采利用” 、“铁矿开采利用”、“铝矿开采利用”三个命题组成的命题网络(图2)。
(3)图式。D.E.鲁梅哈特认为图式是表征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网络形式,人们在记忆中储存的一般概念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联系的。被表征的概念成分是图式的变量,如气候影响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其中“气候、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都是变量,随不同情境发生变化:热带雨林气候—正午太阳高度大—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大陆西岸—植被稀少……图式具有等级结构,高一级的图式可包含低一级的图式,一个图式可以由于图式的网络构成,如“天气系统”图式内容(图3)。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图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或做事的图式(也称脚本),两类图式都存在上下位的层次组织。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类型
加涅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类型分为三类:符号(或名称)学习、事实(或单一命题)学习和有组织的知识学习。
(1)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即学习与记住事物的名称。如“太阳”、“恒星”等。
(2)事实学习。即命题学习,因为一个事实就是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客体或事件之间关系的言语陈述,学习一个事实相当于学习一个命题,如“冰川是淡水的主体”。记忆事实就要通过与先前知识的联系使之产生意义。对事实孤立的、没有意义的记忆不作为学习目标。事实学习也可能是学习个别事实,似乎与其它知识没有联系。但学生一旦具有相关知识,就更容易将现有知识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随着知识网络和知识基础的扩大,同化现有知识也就变得更容易。
(3)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即学习由许多单个事实连接成的整体,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学习。
二、高中地理陈述性知识主要类型
1.表示事件的陈述性知识
这些事件包含某一或某类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学习此类知识应善于运用地理概念的上下位关系,找出概念之间的共同要素。
(1)因果变化类知识。由因到果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事件的发生过程。高中地理必修1~3教材中涉及到要求学生掌握的陈述原因类知识占有很大比重,主要包括:地球存在生命、气温高(或低)、太阳辐射能多(或少)、大气水平运动、风能丰富、降水多(或少)、旱涝、全球气候变暖、径流量大小、径流变化大小、水资源短缺、水能多少、地震多发、泥石流多发、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变化、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变化、自然带垂直变化、自然灾害损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推进速度快慢、聚落选址、交通选址、交通方式选择、环境问题产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区域环境差异形成、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产业转移、资源调配等原因;气候特征、季风、洋流、渔场、褶皱、断层、背斜谷、向斜山、平原、褶皱山脉、某类地貌、非地带性自然景观、城市空间结构等成因。
此类知识学习首先要了解“原因”的概念结构,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分析。其次要把握概念“因子”,理解概念“因子”之间“因”与“果”的关系。如关于日本北海道渔场的成因分析:“a—鱼群”生活依赖于“b—食物(饵料—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赖于“c—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生长需要“d—营养盐类”,营养盐类来自“e—海底”,海底由海水上泛而来,上泛由“f—寒暖流”交汇形成;浮游植物生长需要“g—阳光”,需要浅海条件。其中字母a—g对应文字代表的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图4)。
■
(2)影响(包含危害、意义)类知识。影响是事件结果的表现,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也有大量体现,主要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洋流的影响、水循环的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交通线路修建意义等。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地理陈述性知识内部有很多知识交汇点,学习过程中应把握陈述性知识特征,利用整体性、区域分布等将各地理要素整合,形成新的地理知识,并注意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类型的地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概念体系。▲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地理陈述性知识内部有很多知识交汇点,学习过程中应把握陈述性知识特征,利用整体性、区域分布等将各地理要素整合,形成新的地理知识,并注意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类型的地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概念体系。▲
此类知识较原因类知识学习更容易,有明显的框架可遵循。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即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影响或意义问题”概念框架。具体思路如下: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含使某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变化,某类典型环境问题出现或加强等;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含使区域产业活动类型、结构、效益的变化,影响基础设施——生产活动及生产设施、生活活动及生活设施,就业、住房、生命财产等。如例题1“产业升级”概念从经济角度出发得出,“改善环境”概念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得出;例题2“城市用地”和“交通拥挤”概念则从社会因素不同视角展开。
例1:(2011江苏地理)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答案: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例2:(2011山东文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将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3)措施类知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因果知识,是不让“果”出现的“因”—行为或条件,和因—果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此类知识在地理必修教材中不少,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此类知识掌握需要有整体框架,要在了解区域区位、历史开发利用等状况的基础上,从对症下药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得到问题解决的措施。如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图5)知识的获取就体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表示地理位置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包含要掌握某点(或线、面)的地理位置知识,也包含作为隐性知识了解区域状况的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命题框架,根据框架和学习材料适当提取概念信息。
地理教学中,地理位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及对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托。一般情况下,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教学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认知结构概念图如图6所示。
3.表示事物特征的陈述性知识
此类知识考查时往往是变化区域情境,并未改变概念主线。此类知识学习相当于命题网络的建构,要熟练掌握各类地理事物特征并分析要点(子命题或概念),依据情境变化,取舍概念信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表示事物特征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城市化特点等。如2009年福建高考地理第37题的解答,围绕河流水文特征的概念图(图略),结合题中材料分析,由“气候上看区域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推出“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概念信息;由“纬度4°~10°”推出“无结冰期”;由位置逐步推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好”、“含沙量小”。
4.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是描述某种或某类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此类知识在高中必修教材中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风能分布特点、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特点、洋流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聚落分布特点、农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特点等。
此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出现,通过高度合并概念,并列上位关系同化、构建概念要点框架进行学习。概念要点框架主要有:①按方位,分布在某地理事物(或某区域)的某一或几个方位;②按与某地理事物的依托关系,表现为沿某地理事物分布;③按形状,表现为圆形、放射状、条带状等,其概念框架如图7。如200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第33题,按照概念图体系结构,分析得出“城镇地理分布特点是a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b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
地理陈述性知识内部有很多知识交汇点,学习过程中应把握陈述性知识特征,利用整体性、区域分布等将各地理要素整合,形成新的地理知识,并注意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类型的地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概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