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2014-01-21 21:26林霞
地理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天平第三产业

林霞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地理概念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地理概念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一、注重概念联想,追究抽象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要求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且要经历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区分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要借助天平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笔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而是往西部倾斜,即第一产业重心偏西。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不会平衡,而是往东部倾斜,即第二产业重心偏东。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可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解决地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二、注重概念比较,深化理解地理概念的基本属性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两地),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通过概念延伸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视角,联系并列的同级别概念。条件就像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像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像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通过不同条件、不同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有序化。

三、注重概念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相对的;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并不惟一,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教材中对气候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再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空间。教学时可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所述,理解和掌握气候应扣住三个基本点:分布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渡带特征。

例3:图5、图6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如例3可以提供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表1),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则很明确。

四、注重概念记忆,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准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按照课本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才能简明扼要地准确解答。

例4: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可得出: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答题,就必须注重记住关键词。

地理概念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天平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倾斜的天平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