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在逐渐变得自由、自主,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轻松活泼。以往的教师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时代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是否取得好成绩,更要让学生获得各种能力,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能独立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素质教育的到来,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探索。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要求和课程改革的双重要求下,我不断研究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策略是指导学习者完成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在对知识进行记忆和思考时习惯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具体的事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快速掌握知识,对知识的记忆很牢固。有的学生善于把知识进行分类综合,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记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眼睛看来直观地在脑海中进行消化吸收。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
学习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坚持,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克服困难继续进行学习等意志品质。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安静,如果有人在旁边大喊大叫就会学不下去,而有的学生不管处在多嘈杂的环境中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学生在竞争的状态下能激发自己更强的学习动力,而有的学生一遇到需要竞争的事情就会退缩,不敢一争高下。
可见,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方面的关注,还要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来适应,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面对社会上的实际问题时有能力独立解决。同时,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在面对困难时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站稳脚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改变现状中存在的弊端的需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积极思维的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学习,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获得的要多得多,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布置作业时,单纯的记忆类的作业要少,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作业的量不在多,而是要注意作业的质量。新课改的实施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合新型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要讲述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其思想和观念也要发生变化。
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都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地理,更迅速地接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三、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树立新的教学观,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被动学习和主动发现两种形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占据主要地位,这是因为传统课堂上大多数都是教师在进行讲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这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时充分运用主动发现的学习方式,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2.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要讲述者,但这不是表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放手不管,教师还是需要认真备课,研究教学要求,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正确的方向,并有重点地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为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前提。
3.正确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这种学习方式完全基于自愿的基础之上,不存在强制性。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产生良好教学效率的关键,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总之,教师要不断研究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在不断充实自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在地理中的兴趣,使学生具备越来越多的地理技能,为他们能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供保障。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