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君
摘 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力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亲身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本文主要对幼儿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具体的措施,进而提升幼儿数学教学效率与效益。
关键词:幼儿 数学教学 兴趣
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幼儿年龄小,要接受数学知识必然会受到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因此,实际的幼儿数学教学是非常枯燥无趣的。提升幼儿数学教学效益,必须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时间与空间等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数的概念,并能学习如何利用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与游戏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通过丰富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刺激幼儿的感知,并有良好的潜默移化作用,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创设这样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有关复习几何图形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问孩子们:“今天带你们去游乐场好不好?”小朋友们听了之后,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去,有了积极的兴致。其实教师是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漂亮的游乐园场景,一边引导小朋友们注意大屏幕,一边指着图片说:“漂亮的游乐场里面有碰碰车、秋千、旋转木马、滑梯等等很多的玩具,非常好玩!”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说玩具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问题提出来之后,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小朋友说旋转木马的转盘是圆形的;有的小朋友说碰碰车是三角形的;还有的小朋友说游乐场的门是长方形的等等。
二、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幼儿教学活动中游戏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活动,深受孩子们喜欢。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游戏活动,使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与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颜色分类知识时,教师设计一个游戏“送布娃娃回家”。上课之前,幼儿教师需要准备很多个五颜六色的布娃娃,另外,利用纸箱当作布娃娃的小房子,涂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游戏时,幼儿教师对小朋友们说:“颜色相同的布娃娃是兄弟姐妹,小朋友们需要把它们分别送回同一个家。”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首先需要明确颜色相同的布娃娃就是一家,随后根据不同的颜色将一个个布娃娃送回家;红色布娃娃的家就是红色的箱子,以此类推。游戏中,幼儿感觉这不是一堂课,而是一场可以自主完成的游戏活动,并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颜色分类知识。
三、利用玩教具开展趣味数学
基于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若是一味让幼儿学习是一件非常抽象的工作,长时间下来,幼儿还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对数学知识进行验证与探究,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在玩教具的活动中能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并且思维灵敏,有真实的实践感受,有助于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无数实践证明:玩教具活动并非复杂才好,一定要适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效果才会达到最好。例如数一数、画一画、拼一拼等等,这类活动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能有效解决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玻璃球、糖果、水果等小巧便于携带使用很灵活,让幼儿数一数可直观形象地解决抽象的数数、认数、比较大小这些简单数学问题。
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幼儿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与引导幼儿利用数学方法与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让幼儿数数家里面有多少人,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生日是几年几月几日,说一说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等等,这些简单的生活常识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随时都能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也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对班级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早晨8点之前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多少个,8~9点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多少个,9点之后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多少个;有没有迟到的小朋友,有多少个等等,这种数数的难度相对有所提高,这是对实践能力的一次磨练,关键在于过程。幼儿逐渐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亲身体会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数学教学的灵魂,其方法有很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让教学方法更有趣。教师需要自我完善与不断总结,寻求有效调动幼儿兴趣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在欢乐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丁丽.如何让幼儿学好数学.知识窗(教师版),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