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联赏
服饰,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冕服又是这种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作为可以直观展现中国礼仪文化的冕服,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含义。它充分利用冕服所具有的各种组件和图案特点,以符号的形式标识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隐义,表达出了古人的思想理念。
冕服是中国古代服饰中最重要的礼服形式(图一),也是流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留最全面、文化隐义最突出的礼服系列之一。[1]其制大约产生于商周,至明末使用结束。冕服总共包括六种形式,其中有五种冕服形式比较接近,史称“五冕”。所谓五冕,指的是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还有一种形制比较特殊的是大裘冕,二者在形式上最明显的区别是大裘冕的冕冠不设冕旒,而其余五冕的冕冠则都设有不同数目的冕旒。《周礼·夏官》:“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汉郑玄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2]
本文将从冕服的冠饰、衣裳、佩饰等三个部分,分别对它们的形制和文化隐义进行介绍。
一、冠饰
在古代礼冠中,最显尊贵和气势的当属冕冠,在其它服饰的诸类礼冠中冕冠以其独有的形制,穿着起来显得威严华丽,仪表堂堂,成语“冠冕堂皇”一词就是根据冕冠的造型引申出来的,由此可见冕冠的华贵程度非同一般。冕冠的全部装饰由冕和冠两部分组成。
1.冕
冕,就是冠筒上面的一块带有相关装饰的木板。整块木板呈长方形,前圆后方,隐喻天圆地方,称作“延”或“延板”。延板用细布帛包裹,上下颜色不同,上面喻天,用玄色,下面用纁色,喻地。冕板宽八寸,长一尺六寸,固定在冠顶之上时,必须使延板按前低后高呈前倾之势进行固定。据说这样设计,也有其隐义,主要是为了警示戴冠者,虽居显位,也要谦卑恭让。《礼记·玉藻》:“前后邃延。”汉郑玄注:“延,冕上覆也,玄表纁里。”[3]
冕板的前后沿都垂有用彩色丝线串联成的珠串,也各有称谓。其中,彩色丝线叫“藻”或“缫”,彩线穿缀的珠饰叫做“旒”,因多以玉制成,又合称为“玉藻”,或曰“冕旒”。《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唐孔颖达正义:“玉藻者,藻谓杂采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4]每珠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距,为不使珠玉串叠为一起,采用在丝线间隔一定距离的部位打结固珠的办法,将玉珠一一固定,称之为“就”。所用彩色丝线和玉珠亦有讲究,如天子位尊,可用最多的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合成的缫(藻)和串有五种颜色的玉珠共同组成的玉藻,每旒所用玉的数量也用最多的十二玉为饰。“十二”是天之大数,天子是上天之“子”,用十二旒是为了“以则天数”;[5]而诸侯只能用朱、白、苍三色组成的九旒玉藻;以下卿大夫依次递减以显等差。《周礼·夏官·弁师》:“五彩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汉郑玄注:“(缫)合五采丝为之绳,垂于延之前后。……绳之每一币而贯五采玉十二斿(旒),则十二玉也。每就间盖一寸。”唐贾公彦疏:“玉有五色,以青、赤、黄、白、黑于一旒之上。”又“诸侯之缫旒九就,缗玉三采。”郑玄注:“三采,朱、白、苍也。”[6]悬挂在冕沿上那些数目不等的玉藻垂在面前,犹如一只帘子,刚好遮挡了一部分视线。据说这样作的目的就是要求戴冠者对周围发生的某些事情要有所忽视,“视而不见”一语就是由此而生的。
2.冠
冕板下面的戴在头上的筒状体是冠,也称之为“武”或“冠卷”。《玉藻》:“缟冠玄武。”郑玄注:“武,冠卷也。”[7]在冠体两边对称的部位各设有一小圆孔,叫“纽”。它的用途是,当冠戴在头上后,需用一根长长的玉笄顺纽孔的一侧横向穿入,通过发髻后,再从对面的圆孔穿出,以起到固冠的作用。《弁师》:“朱里延纽”汉郑玄注:“纽,小鼻(孔)在武上,笄所贯也。”[8]《仪礼·特牲馈食礼》:“纚笄宵衣。”唐贾公彦疏:“笄,安发之笄,非冠冕之笄。冠冕之笄,男子有,妇人无;若安发之笄,男子妇人俱有。”[9]同时,为使冠戴得更加牢固,又在笄的一端系一根叫“纮”的丝带,经下颔绕过,反向而上系于冠的另一端。《仪礼·士冠礼》之“缁组纮纁边”郑玄注:“有笄者屈组为纮,垂为饰。”唐贾公彦疏:“以一条组于左笄上系定绕颐下,又向上仰于笄,屈系之。”[10]
在冠底沿,也就是两耳上部位置的内侧,还分别悬有一条齐耳长的丝带,叫“紞”。在紞的末端又各缀有一枚珠玉,或绵球,叫“瑱”,又叫“黈纩”,也称为“充耳”。其隐义是戴冠饰充耳者,对于谗佞之言应有所不闻,成语“充耳不闻”就是由此而引申出来的。《诗经·卫风·其奥》:“充耳琇莹”汉毛亨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11]《弁师》:“玉瑱玉笄”郑玄注:“玉瑱,塞耳者。”[12]《汉书·东方朔传》:“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13]
3.等级区别
中国古代服饰礼仪的根本意义在于突出尊卑和等级。冕服冕旒的等级设计分衮冕、鷩勉、毳冕、希冕、玄冕五等。冕冠根据不同礼仪场合祭祀对象礼仪的轻重程度,分别依制使用。以天子五冕为例: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毳冕七旒、希冕五旒、玄冕三旒,冕旒所用之玉也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有着严格的数量等级区别。周礼规定:天子祭祀先王时要戴衮冕冠。衮冕冠前后各设十二旒,每旒十二就,用五彩玉间色排列,前后24旒共用玉288颗;鷩冕冠是天子在祭先公和飨射用的礼冠,九旒十二就,由216颗五彩玉组成;毳冕冠是天子在远祀山川之冕冠,为七旒十二就,用168颗五采玉组成;希冕冠是天子在祭祀社稷的礼冠,设五旒十二就,用120颗五采玉;玄冕冠是冕冠中最后一等的礼冠,为天子祭祀群小的礼冠,三旒十二就,共72颗五采玉。[14]
另外,冕服冕旒的等级还体现在君臣冕服的区分上。周礼冕冠的等级规定:天子、上公祭祀先王时都戴衮冕冠,但天子的衮冕冠设十二旒,每旒五色十二玉,共用玉288颗;公虽也戴衮冕冠,但旒数和玉色数都低天子一等,只设九旒三色玉珠,前后18旒,共享玉162颗。鷩冕冠天子216颗五彩玉,侯伯在助祭昊天和朝觐天子时所戴鷩冕冠则为七旒七就,用98颗三色玉组成。以下毳冕冠天子168颗五采玉,子男助祭、朝觐天子及公巡时戴毳冕冠,五旒五就,用50颗三采之玉;希冕冠天子120颗,孤助祭时戴希冕冠,四旒四就,用32颗二采玉;玄冕冠天子72颗五采玉,卿大夫朝聘天子及助祭时玄冕冠,三旒三就,仅用18颗二采玉组成冕旒。[15]这样从上到下,等级标识明显。
二、衣裳及舄
1.起源与形制
冕服部分内容是上衣和下裳。这种上衣下裳的服饰组合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组合形式。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也。”[16]上衣下裳形成的时间和原因,目前尚难定论,有人认为应与宗教祭祀和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有关。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处于初步,人们对发生的许多自然现象作不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久而久之,便认为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一切,并把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归为天地。如对经常发生的风暴、雷电、冰雹、地震等现象,既解释不清又无力对抗,于是便认为这是天地震怒发威所致。如此一来,人们就对天地倍加敬畏和尊崇,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拜祭天地,祈盼着能与天地之神接触和对话,如设立专门的礼仪礼规,在每年的固定吉日祭祀天地。而在服饰上,表示敬畏天地的地方就更加形象具体,据说上衣下裳的形式就是仿效天地而定的,上者为衣,下者为裳。衣裳的颜色同样如此,中国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的颜色要用青中略红的“玄”色,代表的是拂晓时的天空之色;而裳的颜色则选用赤黄的大地之色,称之为“纁”色;古人称之为“玄上纁下”。《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汉郑玄注:“冕服,玄上纁下。”唐孔颖达正义:“玄是天色,故为正;纁是地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17]
冕服的上衣是一种形体宽松的大袖衣,下裳是一种用“前三幅,后四幅”[18]布帛裁制而成的裙装。衣裳的颜色搭配与冕板一样,即上衣天玄色,下裳纁红色。
2.章纹装饰
在冕服的上衣和下裳均施有各种不同内容的图纹,叫“章”,也同是为了“以则天数”,最多者可用十二章,也就是十二种不同的图案,章多者为贵。按礼制的规定,衣的章纹要绘(或绣、织)于衣上,裳的图纹则需绣上,二者需按一定比例不可随意搭配或混同,一般为衣六章,裳六章。[19]十二章的图案内容依次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图二)。[20]《尚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孔传:“华,象草华。虫,雉也。……宗彝,虎也。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巳相背。”唐孔颖达正义:“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也。天之大数不过十二,故王者制作者皆十二。”[21]《礼记·王制》:“制三公一命句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唐孔颖达正义:“宗彝者,谓宗庙彝尊之饰,有虎、蜼二兽。”[22],
古人为冕服上的十二种图纹赋予了十分美好的寓意,几乎含盖了为人在世的全部美德:日、月、星辰是自然万物之首,它能给世界一切物种的生长、生存带来阳光和明亮。山,能生云雨,是万物的再生之源,人类最初就生于山林,为人之所依也。龙,是华夏民族神的化身,寓意有应变一切困难之能。华虫,孔传解释为草华和具有美丽五彩的雉,将之寓意成文采。宗彝,本为祭器,画有虎蜼二兽。孔颖达《礼记·王制》正义:“虎有猛,蜼能避害,故象之。不言虎蜼,而谓之宗彝者,取其美名。”[23]宗彝即寓意智勇双全。藻,亦表示有文。火,寓意焰上或光明。粉米,寓意洁白滋养,象征能为人民带来生养之德。黼,画为斧形,寓意其能果断行事。黻,作两“巳”或两“弓”相背形式,寓意臣民弃恶扬善,也表示君臣离合之意。《尚书·益稷》唐孔颖达正义:“顾氏取先儒等说:以为日、月、星取其临照;山取能兴云雨;龙取变化无方,华取文章,雉取耿介;……藻取有文;火取炎上;粉取洁白,米取能养;黼取能断;黻取善恶相背。”[24]古人以为,饰纹者只有具备了上述相应的美德才有资格施用相应的衣章纹案,表达了人们对为官者道德品行的希望或要求。
3.等级区别
五种冕服上所使用的章纹与冕冠的冕旒一样,同样具有等级标识的作用,也同样要依据祭祀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以周代天子五冕衣裳所施之章为例:衮冕为五冕之首,本应用十二章纹装饰;由于周代将日月星辰用于旌旗之上,所以,祭祀先王时所穿衮冕服就要减去三章,最多只能用自山以下的九章,衣五章,裳四章(图三)。[25]以下冕饰章纹依次递减。《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郑玄注:“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旌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鷩(冕)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毳(冕)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冕)刺粉米无画也,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玄(冕)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谓玄焉。”[26]
王公大臣们之间的冕服自王之服以下亦有等差。“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27]周代冕服通过章纹划分出的高下等级大致是这样的:天子和公之冕服都用除日、月、星辰以外,自山、龙以下的九章,但公之等级次天子一等,天子龙章用升降龙,公用降龙,以示等差;侯伯又次公一等,用除日、月、星辰、山、龙以外,自华虫以下的七章;子、男又次侯、伯一等,用除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以外,自宗彝以下的后五章;孤又下子男一等,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以外,自粉米以下的三章纹饰;卿、大夫居于用冕者的末尾,只能用黻纹一章。
4.舄
舄是与冕服配套使用的一种复底礼鞋。分为底和帮两部分:底的上层皮或帛,下层为木质;帮以布帛为之;帮底间镶有滚缘为饰,叫“繶”;鞋头前左右各作一小孔,叫“句”或“絇”,除能供穿系綦外,还有提醒著者谨慎的寓义;鞋的口沿饰有一周缘边,叫“纯”。天子和诸侯多用赤色舄。《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郑玄注:“复下曰舄,单下曰屦。……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诗》云:‘王锡韩侯,玄衮赤舄,则诸侯与王同。”[28]
三、佩饰附件
全部的冕服,除了冕冠和冕服外,还包括一些佩饰附件,主要有:中单、芾、大带和玉佩等。
1.中单和芾
中单,是衬于冕服内的素纱衬衣。《礼记·郊特牲》:“绣黼丹朱中衣。”孔颖达正义:“中衣,谓以素,为冕服之里衣,犹今中衣单也。”[29]
芾,即蔽膝。又作“韍”、“鞸”等。是一种上窄下丰围裙式衣饰,最早用皮革做成,使用时,通过革带悬于腰下身前。《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郑玄笺:“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它谓之‘鞸,以韦为之,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30]这种悬于身体下部的装饰不是随意的一种装饰,也是有其寓意的。传说蔽膝的产生原因是为了不忘古人著装之本,以之纪念而设计的礼服饰件。《礼记·礼运》郑玄注:“古者,田鱼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说芾之元由也。”[31]汉刘熙《释名·释衣服》:“韍,鞸也。鞸,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32]关于蔽膝出现的时间,据《礼记·明堂位》记载:“有虞氏服韍。”郑玄注:“韍,冕服之鞸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33]芾在使用上亦有颜色和章纹的等第区分,寓意与前文相同。天子用朱色芾,上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及以下“火而下;卿大夫山,士韎韦而已。”[34]
2.大带和玉佩
大带是系于冕服腰间的丝帛宽带。以素色为主,等级区分以带上不同的装饰为标志:天子素带,朱红色里,大带通饰滚缘;诸侯大带,素表里,饰有滚缘;大夫之带,素表里,带的前身部分和垂绅施以滚缘,带后不施;士练带,不加衬里,垂绅饰滚缘;居士锦带;学子缟带。[35]《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诸侯)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第子缟带。”汉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下练,广二寸。”[36]
中华民族自古流行尚玉之风,人们把玉视为圣美、高洁的代表。两周时期,身体佩饰美玉仍然兴盛,玉被比喻为是人格的象征,以玉观人是当时的时尚。这种尚玉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士人皆以高洁无暇的纯粹美玉比做人格的最高境界,争相追逐。佩玉是显示君子道德规范的标志。因此有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37]的说法。尚玉的习俗历史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冕服是礼服之首,要佩以高规格的组佩玉饰,称为大佩或杂佩。所谓“大佩”,就是一组玉佩饰,大佩的上部是一个长弧形玉叫“衡”(也作珩),衡下按一定比例下垂三条丝线,并都穿缀珠;两侧珠线的底端各悬挂一半月玉饰叫“璜”,衡于璜之间另悬挂一方形玉叫“琚”;中间一条珠线底端悬挂的一枚椭圆形玉饰叫“衡牙”,衡与衡牙之间又悬挂一枚圆形玉饰叫“瑀”,瑀与两端的璜和其它玉件之间需用珠相连接,由此组成大佩。[38]大佩在使用时,在腰的两侧革带上各挂一副,据说走起路来,衡牙与两璜相互碰撞,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汉毛亨传:“杂佩,珩、璜、琚、瑀、冲牙之类。”[39]《礼记·玉藻》:“佩玉有蘅牙。”唐孔颖达正义:“凡佩玉,必上系于衡,下垂三道,穿以珠,下端前后以悬于璜,中央下端悬于充牙。动则充牙前后触蘅而为声。”[40]
在尚玉之风中,各种美玉也不断被人们赋予不同的美德,寓意其间,并通过人的佩戴,以之彰表。人们可以通过观玉之色泽纹理,判断佩玉人的“德行”和等级。《礼记》记载了不同人群所用玉质的等级标准:天子位尊,可佩品质最佳的纯白美玉;公侯地位次之,佩深青色略含斑纹的第二等美玉;大夫地位又次一等,可佩含有一定斑纹的浅碧色玉;第四等为世子所佩鲜红色的瑜玉;最末一等为士所佩戴的含有多彩纹似玉的美石。“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妤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与玟而缊组绶。”[41]各等级玉质纹理精粗可辨,高下分明。
纵观冕服的基本内容,不难看出,冕服的政治文化隐义和政治功能已经完全超出了它的服饰功能。历史事实证明,冕服的文化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强化,影响越来越广泛,成为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标识,在古代君王统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注释:
[1][4]宋·聂崇义:《三礼图》卷三,日本影印宋淳熙刊本。
[2][8][12][15]《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854页,中华书局,1980年。
[3][7]《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73页,第1476页,中华书局,1980年。
[5]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上)第18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又《尚书·益稷》唐孔颖达疏:“天之大数不过十二,故王者制作者皆十二,象天地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42页,中华书局,1980年。
[6]《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854页,中华书局,1980年。
[9]《仪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1181页,中华书局,1980年。
[10]《仪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950、951页,中华书局,1980年。
[11]《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321页,中华书局,1980年。
[13]《汉书》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6、2867页。
[14]参见《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854、855页,中华书局,1980年。
[16]清·王先谦:《释名疏正补》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45页。
[17]《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77页,中华书局,1980年。
[18]《仪礼·丧服》汉·郑玄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见《十三经注疏》第1125页,中华书局,1980年。
[19]关于冕服章纹的衣裳布局,历代有所不同,如周代由于将日月星辰用与旌旗,因此,冕服章纹最多为九章,(天子)衮冕衣五章,裳四章。又如唐宋时期天子衮冕则改为衣八章,裳四章。详见《尚书正义》《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
[20]明·王圻等:《三才图会》(中)第15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1]《尚书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1、142页,中华书局,1980年。
[22][23]《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326页,中华书局,1980年。
[24]《尚书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2页,中华书局,1980年。
[25]明·王圻等:《三才图会》(中)第15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6]《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781页,中华书局,1980年。
[27]《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783页,中华书局,1980年。
[28]《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693页,中华书局,1980年。
[29]《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48页,中华书局,1980年。
[30]《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489页,中华书局,1980年。
[31]《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16页,中华书局,1980年。
[32][34]清·王先谦:《释名疏正补》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50页。
[33]《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91页,中华书局,1980年。
[35]宋·聂崇义:《三礼图》卷八,日本影印宋淳熙刊本。
[36]《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80、1481页,中华书局,1980年。
[37]《礼记》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3页。
[38]宋·聂崇义:《三礼图》卷八,日本影印宋淳熙刊本。
[39]《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340、341页,中华书局,1980年。
[40]《礼记正义》,见《十三经注疏》第1482、1483页,中华书局,1980年。
[41]《礼记》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3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