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菊萍
(1.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无锡 214122;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不同弹性面料运动胸衣的衣身平衡分析
季菊萍1,2
(1.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无锡 214122;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选取6种不同组织结构和成分的针织面料,对这6种织物做常规性能测试,并对这6种织物做定负荷拉伸弹性测试;再通过立体裁剪获取不同弹性织物运动胸衣的基本型,对立体裁剪获取纸样衣身浮余量做对比,结合弹性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弹性面料衣身浮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前后衣身结构如何能够达到平衡。通过研究对运动胸衣这一服装品种的实际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运动胸衣;弹性面料;立体裁剪;衣身浮余量;衣身平衡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瑜伽、慢跑等运动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人们对运动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胸衣逐渐成为选择频率较高的服装品种。运动胸衣的特点是运动时无须穿着内衣,有内置式罩杯或隐形罩杯,在运动时能包容乳房,限制乳房位移;其次运动胸衣注重面料的功能性,面料必须有较好的弹性和回弹性,能满足人体运动的形变,并且能吸湿、排汗、透气;再次,运动胸衣的结构必须与人体胸部结构相吻合,对不同弹性的面料设置合理的松量和进行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1]。
目前市场上针织类服装面料以纬编织物居多,根据试验需要选取6种针织面料,其中经编1种,纬编5种;针织服装织物的组织结构以平针运用较多,本试验选用了3种不同纤维成分的纬平针织物,具体见表1。通过对6种织物做常规性能测试和弹性性能测试,再通过胸围-5 cm松量的设置进行立体裁剪,获取运动胸衣基本纸样,通过基本纸样获取衣身浮余量数值,分析不同弹性织物衣身浮余量的变化规律。
先对6种不同组织、成分的针织面料的克重、厚度、密度进行测试,比较这6种织物之间的常规性能差异;再对6种试样做定负荷拉伸弹性实验,从伸长率、弹性回复率两个方面考察试样的弹性性能,每种试样经向、纬向分别测试5次,最后取平均值;然后对胸围设置-5cm松量进行立体裁剪取样,每种织物取样3次,最后取平均值,通过获取的纸样比较6种不同弹性性能织物衣身浮余量变化规律,分析运动胸衣前后衣身的平衡关系。
表1 试验面料参数
2.1 试样基本性能
对6种不同组织和成分的针织面料(实物如图1所示)基本性能做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图1 选取试样
表2 试样常规性能对比表
从表1可以得出,6种试样织物中,4#试样最重也最厚,2#、5#试样相对较轻薄;4#试样的密度最小,说明织物组织比较疏松;1#试样的织物密度相对较大,但其克重和厚度却不大,说明1#织物的纱线细,织物组织紧密。
2.2 定负荷拉伸弹性测试
表3 定负荷反复拉伸测试值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按照国家标准FZ/T 70006-2004[2]所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仪器应采用CRE型(等速伸长)拉伸试验仪,本次试验所采用的仪器为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织物强力仪,型号为YG 065C,试样大小、试验步骤按照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织物弹性回复率越大,说明织物受外力拉伸后产生的变形越容易恢复,也就是织物的回弹性能较好;在同等拉伸负荷的条件下,织物伸长率越大,说明织物的弹性性能越好。从表3可见试样综合弹性性能的排列顺序从优到差为:1#、2#、6#、4#、3#、5#;从织物成分来看,添加氨纶成分织物的弹性普遍较好,从组织结构来看,没有添加氨纶成分的织物平针组织的弹性较差。
2.3 立体裁剪测试
选取160/84 A的标准人台,将人台贴上标志线。人台1/2前胸围尺寸为22cm,1/2后胸围尺寸为 20 cm,1/2前下胸围尺寸为19cm,1/2后下胸围尺寸为18 cm,根据这一尺寸确定人台侧缝线位置。人台的肩宽为35cm,领围为36cm。由于运动胸衣一般均有内置罩杯,该人台上胸围为84 cm,下胸围为74 cm,因此在人台胸部覆上75A型罩杯,如图2所示,以保证所取数据的正确性。人台在覆罩杯后,1/2的前胸围尺寸修正为23.5 cm,其他尺寸无变动。分别给人台贴上款式标志线,其中下胸围线即为款式的下摆线,如图2所示。
试验前检查试验面料丝缕方向是否顺直,如果有歪斜需要熨烫归正丝缕,静置24 h后进行裁剪。前片试样尺寸长42 cm,宽度为(23.5-5/4)cm,再加上6 cm富余量,即为28.25 cm;后片试样尺寸长37 cm,宽度为(20-5/4)cm,再加6 cm富余量,即为24.75 cm。距离试样经向布边3 cm画标志线为前、后中线,距离纬向布边28 cm、23 cm画标志线分别为前、后胸围线,并在胸围线上做好净样尺寸标记,即前、后片分别为22.25 cm、18.75 cm。距离前、后中心线每7 cm画标志线两条,距离胸围线以上每6 cm画标志线两条,形成网格,以保证立体裁剪时丝缕的横平竖直,使衣身能达到平衡,如图3所示。
图2 立体裁剪人台准备
立体裁剪操作时,先将前、后中心线,胸围线与人台标志线固定,在保证试样胸围线和人台胸围线相重合的前提下,均匀拉伸试样使净样尺寸标记与侧缝线重合,插针固定。固定前、后中心线,插针要密,距离不超过2 cm,以保证试样拉伸的力度平衡。然后根据拉伸后的网格线变形趋势,顺势推顺领圈、肩缝,将前身浮余量推至腋下,插针固定。固定侧缝后,将胸围线至下胸围线之间的浮余量归拢形成胸、背省量,插针固定。完成后观察整个衣身形态,确保衣身平衡后,将各部位线条点影,完成立体裁剪,每块试样试验3次,过程如图3所示,试验所得数据见表4。
从表4可以得出,6种试样的衣身浮余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5#、3#、4#、6#、2#、1#,这一顺序和6种织物定负荷拉伸弹性性能测试的排序正好呈相反顺序,由此可见,弹性性能越好的试样面料,它的衣身浮余量偏少,弹性性能越差的面料,它的衣身浮余量偏多。由于女性胸部的造型和胸垫的厚度,使得6种试样面料的前片衣身浮余量偏大。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在胸部松量设置为-5 cm时,6种试样面料的后片肩省已全部消失,背省只有弹性性能较差的3#、5#试样仍存在少量浮余量。
图3 立体裁剪过程
表4 衣身浮余量试验数据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与机织面料相比,弹性面料可以利用其自身弹性,在放松量呈现负值时,仍可以很好地包覆人体;② 在衣身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下,前片浮余量整体大于后片浮余量,这与乳房的立体形态相吻合,也与运动胸衣的胸垫结构相吻合;前片浮余量分为侧省和胸省,其中胸省量大于侧省量;后片浮余量在胸围放松量为-5 cm时,肩省消失,背省只有弹性性能较差的3#、5#试样有;③通过织物弹性测试和立体裁剪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面料弹性回复率越大、拉伸率越大的织物,衣身浮余量越小;面料弹性回复率越小、拉伸率越小的织物,衣身浮余量也越大,两者呈反比例关系。
[1]常丽霞,张欣.运动胸衣研究现状[J].针织工业,2005(11):27-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
(责任编辑:王晓燕)
Garment Pattern Balance Analysis of Sports Bra of Different Elastic Fabrics
JI Ju-ping1,2
(1.Jiangnan University Textile&Clothing College,Wuxi 214122,China;2.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Nantong 226007,China)
Six knitted fabric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re selected to test their conventional performances and constant load stretch strength.The prototypes of sports bras of different elastic fabrics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draping cutting,and the surplus between the bras and the body are contrasted.With regard to the elastic test results,the paper analyzes how the surplus changes with the different fabrics,and how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front and back structures of a bra.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of sports bra.
sports bra;elastic fabrics;draping;garment pattern excess;garment pattern balance
TS941.3
A
1671-6191(2014)01-0015-03
2013-07-24
季菊萍(1980-),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讲师,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