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运海,戴茂堂
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篇)
——基于对“当今我国主流价值文化”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朱运海1,2,戴茂堂2
(1.湖北文理学院 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价值文化由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一起构成,属于观念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价值文化的灵魂,处于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主流价值文化是相对于非主流价值文化而言的,是与多元价值文化共存的时代产物。但只有国家倡导且社会流行的才是主流价值文化。我国构建主流价值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本研究针对主流价值观在认知、内容设计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主导、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仰、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增强媒体公信力、加强干部队伍形象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价值文化;主流价值文化;核心价值观
3.1 主流价值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文化可以强国,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了解不多
当被问及“您是否相信文化可以强国”时,有高达63.3%的人选择“相信”,只有18.5%和18.2%的人选择“不相信”和“说不清”。可见我国公民是非常认同文化强国的观点,那么他们对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建设是否了解呢?当被问及“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否了解”时,仅有8.8%的人选择“非常了解”,高达66%的人选择“了解一些”,还有18%的人选择“不了解”,剩下的7.1%的人则选择“不关注”。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率不高,文化感召力不强,但认为中国特色会越来越强
当被问及“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时,仅有24%的人选择“非常认同”,高达45.1%的人选择“有点认同”,12.3%的人选择“不认同”,还有18.5%的人选择“说不清”。
对于“您认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感召力”的评价,只有20.3%的人认为“很强”,46.5%的人认为一般,还有高达17.8%和15.2%的人认为“很差”和“说不清”。关于是否相信文化可以强国的调查显示高达63.3%的人选择“相信”,只有18.5%和18.2%的人选择“不相信”和“说不清”。
对于“您认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发展趋势”的评价,有29.9%的人选择“越来越国际化”,高达45%的人则选择“越来越有中国特色”有3559人次,还有23.3%的人选“进一步繁荣”的有1843人次,剩下的只有1.9%选择了“说不清”。总之,调查显示我国公民比较认同文化强国理念,并且更加认可中国特色的主流价值文化。这三个调查项反映出我国公民对文化强国是很有期待的,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是充满信心的,正是这种期待和信心更加深了人们对当前的主流价值文化现状的不满,这也是我国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1.3 中国主流价值文化应该与国际接轨,但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当被问及“您认为我国主流价值观是否应该与国际接轨”时有28.3%人选择“应该,顺应全球一体化潮流”,有高达47.7%的人认为“可以与国际接轨,但应保持自己的特色”,二者合计高达76%。与此相反有15.0%的人认为“不应该,以免受他国影响”,其他9%则选择“无所谓”。由此可见,中国主流价值文化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指导和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与国际的接轨。其实这种与世界接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3.1.4 忽视文化传统和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是
阻碍中国核心价值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
问卷专门设计了“阻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因素是(可多选)”的调查项,备选项为“A、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B、忽视了文化传统C、传统文化的包袱D、市场化的消极影响”,经SPSS17软件处理后,有效样本共8096份。通过对“频次”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处理,得到四个选项的累积被选频次统计表。从表10可以看出有1/2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忽视了文化传统”因素才造成当今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种种问题,但同时也有高达28.5%的人将传统文化当作是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阻碍。除了传统文化外,有39.44%的人认为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与此相对应还有37.76%的人认为是西方文化价值的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分别给出只做出单项选择的情况以及做出多选择的情况。只做出多项选择的统计情况为:选择“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有13.9%,“忽视了文化传统”的22.0%,“传统文化的包袱”的有8.3%,“市场化的消极影响”的有11.5%。多项选择中出现频次在400次以上的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忽视了文化传统”,“忽视了文化传统、市场化的消极影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的包袱”,其概率分别为5.9%、10.8%和5.4%,由此可见,我国公民普遍比较可是“忽视了文化传统、市场化的消极影响”是阻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主要不利因素。
3.2 主流价值文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和缺乏现实关怀是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您认为当前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存在什么问题(可多选)”备选答案有“A、缺乏现实关怀B、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C、缺乏当代世界视野D、没有与时俱进”,经SPSS17软件处理后,有效问卷8112份,在对“频次”分析结果进一步处理的后得到表11,其中有近2/3的人将“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作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内容设计上的主要问题,还有近1/2的人将“缺乏现实关怀”作为主要问题,而这两项又是直接影响人们对于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进步了解现实情况,我们将该题项的单项选择情况公布如下:“缺乏现实关怀”有13.1%,“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有24.1%,“缺乏当代世界视野”有6.2%,“没有与时俱进”有7.6%。组合项及其被选率在5%以上,分别为“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没有与时俱进”有5.9%的人选、“缺乏现实关怀、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有 12.1%的人选、“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缺乏当代世界视野”有6.3%的人选、“缺乏现实关怀、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缺乏当代世界视野、没有与时俱进”有6.4%的人选。如果说国家倡导的和社会流行的才是主流价值文化,那么国家倡导和社会流行的现实基础就是要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3.2.2 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是造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是“您认为造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时,备选项有“ A、社会转型的阵痛B、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 C、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D、失去自身的文化根基”,经SPSS17软件处理后,有效问卷8097份,在对“频次”分析结果进一步处理的后得到表12,可见有1/2以上的人认为是“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才导致了我国文化发展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该题项单项选择的统计情况为“社会转型的阵痛”有12.9%,“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有22%,“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有13.6%,“丢失自身的文化根基”有6.5%。多选中组合项被选率在5%以上的分别为“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教育体现存在重大缺陷”有7.9%、“社会转型的阵痛、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有 5.8%、“社会转型的阵痛、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有6.5%、“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失去自身的文化根基”有6.1%、“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失去自身文化根基” 有5.8%。对这个结果的合理解释就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需要,使人们一方面失去了旧的价值文化的指导和关怀,另一方面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价值文化又没有及时构建起来,从而表现出社会转型,尤其是价值文化转变过程中的价值文化阵痛,而由于受旧体制限制而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教育体系和已经丢失了自身文化根基的社会失范现象,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加深了置身其中的人们的阵痛和迷茫。
表10 阻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不利因素统计表
表11 当代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存在的问题统计表
表12 造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统计表
3.3 主流价值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流价值文化构建最终还是需要人来完成,为此我们设计了“您认为构建主流价值文化主要依靠什么”的题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2.6%的人选择“党和政府”,高达47.6%人选择“思想教育”,更有24.4%的人选择“大众传媒”,剩下的5.4%的人则选择“其他”。可见,人们进行主流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党和政府公务员队伍,学校教师队伍和大众传媒工作者三支队伍,值得注意的有近一半的人选择教育作为主流价值文化的主要途径,而在所有的教育形式的中学校教育的地位尤为突出。为了更好的弄清楚公众对与这三支队的在主流价值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问卷专门设计了相应的题项。
对于学校教育主要从是否重视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和有无必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两方面进行调查。“您认为当前学校是否重视主流价值文化的教育”时,有15.9%和44.6%的人选择“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二者合计占到了60.5%,剩下的27.2%和12.3%的人则选择“不重视”和“不清楚”。从调查结果看人们还是比较认可学校对主流价值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在主流价值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结合到“造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6.11%(详见表10)的人选择“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这表明尽管教育系统在主流价值文化建设中地位重要,但是其本身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的。由于传统文化在调查问卷中多次被高票被选,因此当被问及“当前有无必要对学生展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时,有高达74.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但需要进行现代转换”,仅有3.1%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已过时”,剩下的22%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很赞同通过学校教育,采用现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这个调查结果和上面调查所表现出来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
当被问及“您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时有41.3%的人选择“大众传媒”,有39.0%的人选择“教育”,还有16.3%的人选择“听身边的人说”,剩下的3.5%则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众传媒”是接受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文化的途径,因此大众传媒的传播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主流价值文化和幸福观的构建与塑造。一般而言影响大众传媒传播效率的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效率会越来越高,影响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则是公信力,而公信力建设却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伦理问题,尤其是公信力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文化的影响怎样”,其中38.9%的人认为“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有23.1%的人认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还有17.6%的人则认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差不多”,剩下的还有20.3%的人认为“说不准”。这表明我国的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不高,积极影响是有待提高的,这就为主流价值文化构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当务之急是加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建设。
当被问及“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构建主流价值文化的作用”时,只有38.5%的人认为“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有22.2%人则认为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还有15.4%的人选择“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差不多”,其余的23.9%的人则选择“说不准”。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于党政机关干部在主流价值文化价值建设中的影响是持消极态度,也就是说存在很大不信任、抑或信心不足,这种对媒体和党政干部两支队伍的不信任或者信心不足对于我们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是很不利的。
构建中国特色的主流价值文化必须借鉴国外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经验和教训。近现代西方主流价值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自觉构建形成的主流价值文化,在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既有教训,也有经验,具体来说有“顺应人的本性、发展市场经济、加强法制建设”三大经验,对于当前正致力于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中国来说具有借鉴意义[4]。在这个经验启发下,结合本次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一些具体措施和对策。
4.1 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主流价值文化
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公民还是比较支持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并且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稳定是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选择上“科学发展观”原则的被选率要高于“马克思主义”,并且在信仰的选择上也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被选率高于“马克思主义”的状况,其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受马克思主义指导,但是为什么广大民众不选后者而选前者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了的马克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适应中国人思维和行动方式,因此更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构建主流价值文化首要的是作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依据主要来自传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人一改近一半世纪以来的处处不如人的民族心态,民族自信心明显增强,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先后经历了“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5]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是创新性的继承,应该和国际化接轨、又要保持自身特色,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但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传统文化。只有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特色主流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2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思想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终极价值目标和主流价值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包含着一系列体现其终极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原则。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我们设计出八个基本原则,并对此进行调查这八个原则,民众的重视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爱国主义、党的领导、集体主义(如表4所示)。也就说在现阶段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三原则最为我国民众看重,其实这三个原则都涉及到发展问题——要求一种符合科学,以人为本的发展,通过改革创新来更好的促进发展,归结到一点就是科学发展。主流价值文化的建设受科学发展原则的指导,必然要求其自身具有包容力、开放性,只有保持一种开发性,以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才能担当起科学发展重任,赢得主流价值文化自身的优越性。文化的发展涉及到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和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近代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重视器物文化的洋务运动、重视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重视精神文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50多年的文化变革走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年来国学热可看做是这一文化自觉的社会反应。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模糊问题、因忽视文化传统文化阻碍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等问题,均表明中国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还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因此,构建主流价值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湾,如何对待传统、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都是摆在主流价值文化建设者面前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4.3 倡导中国特色核心价值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此,从政府层面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果说我们调查时尚有65.57%的人认为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误区就是“价值观模糊”(见表9)的话,今后就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了,这可以算作是国家倡导。那么,这些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流行的呢,从我们问卷调查的结果看,这一表述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公民的看法,只是在当前时期“平等、公正、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观更为民众重视(见表6)。换一个角度来看核心价值观也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人民的价值诉求,因此作为主流价值文化灵魂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主流价值文化能否真正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主要取决于社会大众是否认同它、接受他它并自觉践行。当前,我国公民普遍比较接受的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见表7),因此核心价值理念必须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去,通过理论创新打通价值观和信仰,使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真正做到国家倡导并且社会流行。
4.4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主流价值文化的现实关怀
调查显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体现大众的价值诉求和缺乏现实关怀(见表11)。一种不体现社会大众价值诉求,对社会大众缺乏现实关怀的价值文化,一定是难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反观社会上的流行文化,撇开善恶、美丑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诉求、体现了对人生某些方面的现实关怀。这一点上宗教做的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以来宗教能够屹立于不倒的重要原因。当然,我们也不能反过来说,社会流行的就是主流价值文化,因为价值文化尤其是主流价值文化还有个批判、选择的过程,需要在眼前和未来、个体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做出一种平衡,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这一工作往往由国家来完成。主流价值文化的现实关怀,其实质就是以人文本,而以人为本的实质则是将人当作人,让人成其为人,这恰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4.5 注重国际和时代视野,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有文化不适应时代要求”(见表12),同时还把“忽视了文化传统”作为阻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最为不利因素(见表10)。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主流价值文化建设中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要求的不适应导致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要传统文化,当今社会之所以价值观模糊、主流价值认同感差都是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那么,在当今时代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我们认为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和柯林伍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观点给我们的很大的启发:前者要求我们要用一种当代的视野对待传统和历史,后者则要求我们所研究的传统必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6]。这一观点也为调查结果所证实,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要和国际接轨,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主流价值文化要“范导社会主义文化”、要“感召公众”如果没有国际化和当代的视野,是很难做到这两点。
4.6 推动教育该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尽管有36.11%的人选择“教育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是“造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见表10),但是还是有60.5%的认为学校是重视主流价值文化的教育的,更有高达74.9%的人认为学校“对学生展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但需要进行现代转换”的。可见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文已论说了传统文化又是主流价值文化的重要主导之一,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思想来源,但是教育体制自身的缺陷又会对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主流价值文化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就势在必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校的思想教学的改革。从这几年国家对学校,尤其是高校中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两课的改革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如何才能使教育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却不仅仅是两课的任务,更是每一个教师的分内之事。党的十八大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职能扩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也为教育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7 增强大众媒体公信力,畅通主流价值文化传播渠道
一个不争的生活事实就是,人们越来越依赖现代大众传媒去获取信息,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毕竟有41.3%的人选择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大政方针。但是只有38.9%的人认为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主流价值文化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却又是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不信任感。这种矛盾为媒体自身公信力建设敲响了警钟,其实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关于媒体自身众多的负面新闻所致,而媒体的负面新闻又多和媒体人的自身职业操守低下以及国家对于新闻媒体的体制建设不完善有关。因此,加强媒体公信力建设,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的行业管理,通过规章制度制定大众传媒的游戏规则,划定底线;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新闻媒体的从业者的伦理道德建设,追求媒体伦理的“止于至善”的境界。
4.8 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形象建设,激发政府在主流价值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
主流价值文化是由代表国家的政府来倡导的,而真正落实这件事情则是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政干部。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注重领导者的自身的言传身教,孔子就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的为政之道。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大众传媒外,国家党政干部对于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主流价值文化能否在社会上流行,首先要看在党政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能否流行,如果连倡导者都不认同和践行主流价值文化,由一群本身没有主流价值文化信仰的人去推广主流价值文化,如何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信服呢?因此,我们认为构建主流价值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牵涉到党和政府干部队伍的建设,一个思想纯正、信仰坚定、作风优良,深受人民欢迎的干部队伍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和旗帜,会对主流价值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 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4-9.
[3] 江畅.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三个问题[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7503/ 18252660.html, 2012-06-21.
[4] 江畅.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启示[EB/OL].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News/201211/ 201211211434598214.html,2012-11-12.
[5]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4-8.
[6] 戴茂堂.西方伦理学史之解读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47.
Development of Mainstream Values in China: Problems and Proposals (Part II)
ZHU Yunhai1,2, DAI Maotang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 2. School of Philosophy,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China)
Values and cultures are composed of specific values and value systems with core values as its key. Mainstream values, the opposite of non-mainstream values, are a part of diversified value culture. Mainstream values in China should advocate socialism,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arxism. It is held that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eight aspects including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and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upholding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ism, advocating core values and belief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opting people-first approach, innovating the mod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edia credi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images of leadership.
values; mainstream values; core values
F270
A
1672-0318(2014)04-0003-07
10.13899/j.cnki.szptxb.2014·04, 001
2013-07-11
*项目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项目号:11&ZD021)
朱运海(1980-),男,湖北襄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戴茂堂(1964-),男,湖北荆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