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密切结合工作实际,适应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一是教育引导学生记住要求。让学生熟记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海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的理解。二是教育引导学生心有榜样。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美好事物,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和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特别要学习身边的教师楷模和“最美少年”,使学生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三是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做起。要知行结合,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四是教育引导学生接受帮助。密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学生,使学生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能知错就改,从小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
——教育部党组6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
关键问题不是怎么考,而是考什么。要弄明白考什么,首先要弄清楚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意义、价值和目标。过去,我们只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轻视了人文性。在考试中,对语法、词汇作了非常详细的要求,但是对语言背后的人文目标却缺少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实施多元目标的英语教育,重新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社会化考试应当由第三方评价机构来组织,这个机构应该是独立、非盈利的,同时具备公信力,而不能由办学机构、培训学校主办。考试社会化改革需要大量的专职研究人员。比如美国的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有全职的研究人员,几百个博士在研究考试。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全职研究团体,都是大学教师临时组班子。我们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统计分析,先试点,积累经验,再推广,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一两年就能成功的。
——近来,高考英语一年多考、社会化改革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他对“高考英语改革应该怎么改?”“社会化考试离我们还有多远?”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强调学习时要分清楚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知识是未知的,这个方法有优点,但也存在局限,让学生忽略了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识。要在学习中抓住似懂非懂的知识,然后想办法去弄懂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有创新突破,这种学习方法是渗透性学习方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杨振宁6月13日在广东东莞理工学院为该院获得“杨振宁奖学金”的学生颁奖,他鼓励学生要敢于从兴趣中发现研究的题目,抓住似懂非懂的问题,去不断钻研。
天津卷“卖菜老太装智慧芯片”的作文题,其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展开讨论。同时,这一作文题需要考生慢慢琢磨,找到思路再作答,一个小时之内,考生是写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甚至前言不搭后语,还是流畅地把问题思考清楚,其功力和水平就很好地区分开了。
——针对2014年各地高考作文题,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接受了中国新闻网记者专访。“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多是一个情境引出哲理,竭尽全力让考题变得‘耐人寻味’”,其中,他最欣赏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题,认为“天津卷问题开放、有水平,能够体现出不同考生的功力和境界”。
将勤俭节约的校园文化变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使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辐射到每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指出,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思想引领、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