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连宇 赵林 文毅 伊文思 张晖
近年来,国家对空间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宇航业务处于任务高峰期和发展机遇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型号研制任务快速增长,型号研制日益呈现出周期缩短、技术难度加大、系统更加复杂、产品协作范围更广的新特点,多型号并行研制对研究院科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状况,研究院在落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风险量化要求的同时,对宇航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风险综合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科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机制,确保了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
“十二五”期间,研究院的科研生产任务异常繁重,单机产品交付量激增、外协问题日益突出,对型号研制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宇航任务科研生产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型号研制,资源调配要求高。随着宇航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对设备、人员、场地等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协调统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单机交付量大,研制任务繁重。型号配套单机任务量激增,2014年计划交付的产品达7000 余台,急需提高产品通用化设计水平和批生产能力。
三是外协质量问题较多,举一反三影响大。外协单位的研制生产能力参差不齐,外协产品质量问题较多,导致多型号举一反三的风险增大,可能影响型号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研究院在继承原有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单型号和多型号风险管理并重的方式,从组织和产品2 个维度,以风险的策划、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和总结评价6 个环节为基础,建立了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并逐级落实责任,要求参与型号设计、生产和试验的所有单位及人员均致力于风险管控工作,各维度、各层次风险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级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
基于风险综合管理体系,研究院根据各型号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风险综合管理流程,对各型号的各类风险进行策划、识别、评估,对识别出的重大共性问题、资源冲突问题和质量问题举一反三等风险,统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落实各级责任,从而实现对风险的综合管控,具体流程如图1 所示。
风险策划是通过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行动方案以及系统有效的、综合迭代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以实现对风险源的识别和跟踪,同时编制风险管控计划,为持续实施风险评估、监控,合理配置所需资源和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研究院从项目和组织2 个维度进行了风险策划工作。项目维度是从型号立项起由型号项目办公室开展型号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策划,并结合型号实际情况,明确风险管理组织及其职责,提出风险管理要求和计划;组织维度是每年由各单位、各型号开展年度风险管理策划,明确风险源分类、等级划分原则和评价范围,制定风险管控计划。
图1 风险综合管理流程
风险识别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的风险进行系统、动态的识别与分类,从而形成风险项目清单。研究院将风险识别工作分为型号项目办公室级、总体单位级、专业单位级和院级4个层级实施,将风险源划分为技术、质量、物资、进度、资源和外协6 类。
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方案、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成熟度、技术接口、可靠性验证、技术状态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度风险是指产品按计划交付、引进产品按计划到货、AIT 研制周期、大型试验按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验证按计划完成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质量风险是指出现质量问题或举一反三的风险;物资风险是指元器件、原材料存在引进受限或配套推迟的风险;资源风险是指生产、试验、测试、人力资源存在冲突的风险;外协风险是指外协单位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不足,配套产品存在推迟交付或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
研究院对型号各研制阶段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了梳理,量化了关键风险因素在各研制阶段对型号的影响程度,制定了型号风险等级的划分原则。
通过对各单位、各型号的风险项目清单进行统计分析,对各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打分,进而计算风险指数并确定风险等级类别,形成风险项目量化清单。
依据风险项目量化清单和风险接受准则,研究院对各型号风险类别和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型号各级风险进行分析,对于III 类风险比重较高的型号采取重点关注和管控。
对于单一风险项目,研究院对其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落实各项保障条件,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在单一风险项目的基础上,研究院对6 类风险进行统一分析,对同类的共性风险项目进行识别,进一步识别出关键共用资源、质量问题及举一反三等可能引发的共性风险,形成共性风险项目清单,并提升相应的风险管理等级,实施院级综合管理。
风险监控是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持续、系统地跟踪并评价风险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研究院将风险项目动态信息纳入各级信息通报机制,由各单位、各型号定期上报,以确保风险进展情况的及时有效传递以及各级风险的及时有效处置。
对于I、II 类风险项目的进展情况,由各单位、各型号通过科研生产周报和月报的形式动态报告;对于III 类风险项目的进展情况,采取周调度机制并提升管控级别,通过研究院宇航型号任务月调度会、型号责任人例会进行检查,由研究院统一进行调度;对于应急重大风险项目的进展情况,采取日调度机制,必要时进行现场调度,以确保风险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风险总结评价是将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后的风险值与之前的风险值相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以进一步修正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应对措施。对于I、II 类风险项目的管控情况,研究院要求责任单位定期进行总结,对于III 类风险项目则要求责任单位在风险解决后3 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总结。研究院科研生产部对每年的风险管控情况进行专题总结,并不断改进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研究院通过制定《科研生产管理评估手册》等规范,对各单位风险管理策划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落实、风险管理动态检查等方面制定了量化标准,并作为考核依据。由研究院科研生产部每年对各单位的风险管控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并将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推广,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改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和方法,科研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研究院型号质量问题发生率不断下降,在研型号关键技术攻关工作顺利推进,元器件和引进部件提前策划储备,产品通用化程度不断提高,确保了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后续,研究院将在科研生产任务风险量化分析、系统识别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工具,力争科研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