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三平 齐亚银
巴州地区奶牛乳房炎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卜三平①②齐亚银①*
(①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②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本文对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做了详细调查。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和乳汁pH值检验法相结合进行乳房炎诊断。对发病情况与被检牛的挤乳方式、胎次、年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泌乳阶段等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有着显明的上升;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7胎以上的病牛占的比例最高;泌乳阶段与乳房炎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各个乳区都可发生乳房炎[1],通过统计得出巴州地区部分县市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5%。
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的疾病,是危害奶牛场最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制约奶牛业健康发展,并且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患有奶牛乳房炎疾病的奶牛所产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的炎性因子、致病菌及其毒素,如果饮用消毒不严格或搀杂含有致病菌的乳汁,会引起人身体不适,严重者可诱发疾病发生。奶牛业发达的美国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此防治乳房炎,降低其发病率是加快奶牛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而乳房炎的发病有其地区性,要详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找出病因,是防治乳房炎的先决条件[2]。
巴州草原辽阔,水草丰茂,全州草原面积1100万公顷,可利用草场820万公顷,有全国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素有“酥油草地”之称。到2013年底,牛存栏4.67万头,奶类产量20640吨,人均占有量26.97kg。焉耆县是全州奶牛基地县区,奶牛存栏1万余头,占到全市奶牛存栏量的43%;日产鲜奶310余吨。占到全州鲜奶产量的40%,奶牛养殖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巴州地区的泌乳奶牛(随机选取1000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临床检查、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pH值法相结合来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乳区、挤奶方式、饲养管理及卫生等情况,做好数据的详细记录,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巴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与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乳区及挤奶方式的关系。
1.1.1 调查对象 在巴州地区随机选定1000头奶牛,并做好牛号登记,去除临床型乳房炎病牛189头。从剩余健康的奶牛进行乳房炎试验。
1.1.2 试剂 选用由中国农科院兰州中兽医所研制的诊断试剂LMT。
1.2.1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采用LMT法和乳汁pH检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1)LMT法(LMT试剂是兰州乳腺炎诊断试剂) 现场采取乳样,早上采样前用温水清洗乳房,用消毒过的毛巾擦拭,再用70%的酒精对乳房和手指头消毒,每个乳头丢弃前三把奶,取四个乳室的乳汁各2ml,分别加入检验盘的四个小盘中,分别加入LMT诊断液2ml,轻摇混匀,10~30s后判定并记录结果。判定标准为(见表1):阴性(-)、可疑(±)、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5个等级。然后对可疑(±)的乳样进行乳汁pH检验。发情期检查为阳性的,发情结束后再次检查,防止假阳性。(2)乳汁pH检验:主要采用溴代麝香草酚兰检验法(BTB),患有乳房炎时,乳汁pH上升,BTB法就是通过测定乳汁的PH来判断是否患有隐型乳房炎的。主要对LMT检查可疑和弱阳性的乳样进行测定。
表1 隐性乳房炎LMT法的判断方法
记录被检牛的牛号、年龄、胎次、泌乳阶段、挤奶方式以及饲养管理等情况。
表2 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统计
在所有被检奶牛中,确诊隐性型乳房炎365头,占被检牛的45%;阳性乳区892个,占被检牛的27.9%。
2.2 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生与乳区、泌乳阶段、年龄、胎次及挤奶方式的关系
2.2.1 与乳区的关系
表3 隐性型乳房炎各乳区发病率比较
调查统计表明(见表3),隐性乳房炎各个乳区均可发生,且经x2检验各乳区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4 隐性型乳房炎病牛泌乳阶段统计
表4表明各泌乳阶段均可发生隐性乳房炎,通过x2检验,说明隐性乳房炎与泌乳阶段有密切的相关性(P< 0.01),表现为泌乳后期发病率最高,其次泌乳中期及泌乳早期(如图1)。
图1 隐性型乳房炎各泌乳阶段发病头数比较
2.2.2 与年龄的关系 任何年龄的奶牛都会发生乳房炎,被检牛按年龄分成4个组(见表5),2~3岁为1组,依次分别为4~5岁、6~7岁、8岁以上。统计出每个组的阳性头数,并用x2检验,表明年龄与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呈正极显著相关(P<0.01),且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隐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如图2)。
2.2.3 与胎次的关系 调查结果(见表6),任何胎次都会发生乳房炎。通过x2检验。说明胎次与隐性型乳房炎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初产牛发病率最低,3胎以上的奶牛明显升高,而且随着胎次增加而升高(如图3)。
2.2.4 与挤奶方式的关系 调查统计及各自的阳性头数(见表7)。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方式挤乳的奶牛发病率明显高于人工方式挤奶的奶牛。说明挤奶方式与隐性型乳房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如图4)。
表5 隐性型乳房炎病牛年龄阶段统计
图2 隐性型乳房炎发病头数与年龄的关系
表6 隐性型乳房炎病牛胎次统计
图3 隐性乳房炎发病头数与胎次的关系
表7 隐性型乳房炎与挤奶方式的关系
图4 乳房炎与挤奶方式的关系
(1)巴州地区奶牛在2013年9月~2014年2月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5%。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为27.9%。(2)乳房炎(隐性型)的发生与奶牛的年龄、胎次、乳区、挤奶方式及泌乳阶段有密切的关系。(3)隐性乳房炎各个乳区均可发生,并且各个乳区之间无明显差异。(4)隐性乳房炎各泌乳阶段均可发生,尤其是泌乳后期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泌乳中期。(5)乳房炎任何年龄的奶牛都会发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隐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6)乳房炎任何胎次都会发生,以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3胎以上的奶牛明显升高,且随着胎次增加而升高。(7)采用机械方式挤乳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明显高于人工方式挤乳的奶牛。
乳房炎是一种典型的接触性传染病,也是所有动物疾病中最难预防和控制的一种奶牛常见病。乳房炎的发生不仅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有关。而且感染率、发病率的高低直接与饲养管理及奶牛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如环境卫生的好坏、饲养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完善,以及挤乳人员的操作技术、敬业精神等。国内外专家总结了一整套预防乳房炎的有效措施。
4.1.1 建立稳定、训练有素的挤乳队伍 对挤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乳房结构,泌乳生理,乳房炎的发生、传播及预防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挤乳操作规程的自觉性。
4.1.2 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细菌繁殖 保持环境、牛体清洁是防制的关键,粪便、垫草要及时清扫,堆积发酵;牛舍、牛床经常用水清洗,定期用1%~2%减水消毒。
4.1.3 创造优良环境,减少应激因素 研究表明,奶牛在应激反应中,白细胞吞噬和消化细菌能力60%—98%。产后和夏季,正是因为奶牛受到较多的应激刺激,干扰了牛体与细菌间的平衡,才致使乳房炎发病增多。因此,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创造良好的“气候”,保持牛舍安静,使奶牛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病。
赶牛—干擦—验奶—一次消毒—擦拭—上杯—看杯—二次消毒—泡杯—放牛—清洗奶杯。赶牛时,严禁高声吆喝,严禁使用任何器具,严禁踢打奶牛,严禁快速驱赶奶牛。通过拳握式或指握式将奶牛挤出的前三把奶弃掉。消毒时,一定要将乳头四周及其基底部均匀地喷洒或浸泡消毒液。每头奶牛挤奶后都要将奶杯放入有效氯溶液中浸泡。整套挤奶程序结束后,必须将所有奶杯、奶台用自来水冲洗,有利于控制大肠杆菌[3]。
有资料表明,在干乳期采取防治乳房炎感染的有效措施尤为重要。在乳房炎发生较多的奶牛场,可对所有奶牛全部乳区注入长效抗生素软膏,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对即将停乳的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只注入有阳性反应的乳区[4]。
乳房炎患牛是重要的传染源,及时对乳房炎患牛进行隔离治疗也是防制乳房炎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病情严重且疗效不明显的乳房炎患牛应果断进行淘汰,低产而呈慢性乳房炎患牛,也应及时淘汰。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出乳牛乳腺炎多联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注苗后无乳链球菌抗体含量最高,通过连续多年在兰州市某奶牛场进行免疫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免疫效果。
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包括重组牛白介素2(rbolL-2)、重组牛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boGM-CSF)、重组牛干扰素γ(rbol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a)、重组牛可溶性CDl4(rbosCDl4)等,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在奶牛乳房炎控制中仍显示出很大的潜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安全有效而实用的新途径[5]。
左旋咪唑作为驱虫药于1960年被研制成功,在用于驱虫过程中被发现具有免疫反应,能够提高机体自身的天然免疫力,对于慢性乳房炎等病程较长的疾病具有治疗功效,其作用原理是调整和活化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矫正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乳房炎的预防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奏效,而综合措施的实施必须要长年坚持,要做到持之以恒,不能有丝毫疏忽。
[1] 刘银梅. 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J]. 中国畜禽种业. 2009. 2: 75.
[2] 刘银梅.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因调查与分析[J]. 中国乳业2009. 3: 70.
[3] 李迎昕.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挤奶的操作[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3: 29.
[4] 赵宏坤, 李国升等主编. 奶牛常见炎症防治技术要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 83-85.
[5] 王玲, 李宏胜等. 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生物学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12): 173-174.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bykj2012n-2。
(2014–04–14)
S858.23
A
1007-1733(2014)08-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