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路 明
弄堂
文 _ 路 明
一
它几乎是上海最著名的弄堂——南京西路1025弄,静安别墅。
20世纪20年代,南浔富商买下这块地,建起了十二排三层的红砖洋房。雕花地砖,花园庭院,阳台装饰有巴洛克风格的纹饰。这里的租金贵得离谱,要用金条支付,因此第一代居民大多是在洋行上班的高级白领。张爱玲在《色·戒》中写到的“印度珠宝店”“西比利亚皮货店”和“凯司令咖啡馆”,就开在弄堂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往来着诸多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蔡元培、于右任、郑小秋都曾在此小住。当然也有众多姨太太、交际花以及国际间谍。
锣鼓声中,工人阶级搬进了静安别墅,一栋小楼硬塞进去八九户人家。公用浴室、公用阳台、公用灶披间(厨房),甚至每一只水龙头都是公用的。家家建阁楼、搭棚户,各显神通,十几平方米愣是可以住四代人。
20世纪90年代起,附近的老弄堂一个接一个被拆了,相继建起了波特曼、梅龙镇、中兴泰富、恒隆这样的摩天大楼。静安别墅的居民心动了。多年来,他们受够了早起抢马桶的日子,眼馋那些“煤卫独用”的两室一厅,又不情愿搬到彭浦、江桥这些“下只角”(偏僻、不繁华的地区)。住在静安别墅再有诸多不便,讲出去多少是个身份。他们无比期待着拆迁的那天,潜意识里又在抗拒。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晚饭后到弄堂里走一圈,能听到七八种“内部消息”。2002年,静安别墅名列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确定不会拆,有些人难掩失望,有些人却松了一口气。几分惆怅,几分自豪,他们自嘲,这回想当乡下人都当不上了。每天仍旧为谁家霸占厕所太久,谁家自来水多用了争吵不休。
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这是我的弄堂,也是我关于这座城市最初的记忆。
二
107号有家馄饨摊,开了30年。老板50多岁,天生跛足,打小被弄堂邻居唤作“阿跷”,馄饨摊也暴得大名——跷脚馄饨。
馄饨氽熟,搁在海碗里,撒上葱花、紫菜、虾米、蛋皮,骨头汤一浇,18只馄饨像18名花样游泳队队员一样齐齐浮起。撒一把胡椒粉,点几滴麻油,热腾腾,香喷喷。再要碗葱油拌面,拌上八宝辣酱,加酱蛋或是红烧大排。十几块钱,吃得肚子滚圆。
每到周末,静安别墅的人懒得做早饭,睡到太阳晒屁股,穿着睡衣趿着拖鞋,慢悠悠踱过来往阿跷店里一坐。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下肚,再普通的日子也会觉得美好。
阿跷很庸俗,喜欢跟漂亮小姑娘调笑,还主动帮人家拌面;阿跷很大方,加面不要钱,心情好的时候再送一份八宝辣酱;阿跷脾气坏,店里的阿姨做事情不利索,他当着客人的面骂山门,有客人看不过去,跟他对骂;阿跷很辛苦,每天四五点亲自去菜场买肉,专挑最好的猪腿肉;阿跷很刺头,每次弄堂整顿无证商铺,他都是最难对付的一个;阿跷很狡猾,前脚刚和朋友讨论换宝马几系,后脚就跟记者哭穷,说日子过不下去。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勤劳的人,一个精明的人,一个脱离不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馄饨摊的名声越来越响,一到饭点就人潮汹涌。来的大多是年轻人,馄饨端上来先拍照,一边吃一边发微博。还有人刚下飞机就拖着拉杆箱找来,阿跷一见拉杆箱就高兴,趟趟送酱蛋。
这些年,房价翻了两三倍,阿跷家的馄饨还是5元。不少人劝阿跷“可以涨价来”,要么是“阿跷,开家分店吧”。阿跷笑笑:“混混么好了呀。”
三
光头爷叔在阿跷店里帮忙。跟爷叔混熟了,他会悄悄在我的拌面底下塞一块大排,不收钱。
爷叔是个有故事的人,闯荡过天南海北。前几年,朋友从新疆给他带来一只鹰。鹰通人性,可脾气倔强,得熬。熬鹰,说白了就是不让鹰睡觉,磨掉它的野性。鹰不睡,人也不睡。光头爷叔每天灌5大杯咖啡,实在撑不住就打个盹儿,脚上绑着绳子连着鹰架,几分钟晃一下。熬到第七天,爷叔撑不住,睡死过去,醒来时,一双鹰眼正挑衅地盯着他。
第一次没熬成,双方打了个平手。一年后再熬,鹰终于服帖,认了这个主人。
爷叔喜欢这只鹰,叫它囡囡。爷叔对囡囡真不错,三天两头买麻雀肉、鸽子肉、兔子肉喂它,还到处托朋友买活蛇。有时爷叔熬夜打游戏,囡囡觉得打扰自己休息,不开心了,飞过去两爪一伸,“啪”一声把笔记本合上,像扑兔子一样利索。爷叔告饶:“再玩会儿,再玩会儿。”好吧,那就一会儿。10分钟不结束,囡囡又飞过去合上笔记本。有一次,爷叔正玩到兴头上,打了囡囡一下。囡囡气极,愤而离家出走,也不飞远,就在窗台前晃荡,不吃不喝。到了第三天,爷叔心疼了,买了鸽子肉切成细条,趴在窗口招呼。囡囡不睬。爷叔赔不是:“囡囡不生气了,爷叔错了,再也不打你了。”半晌,囡囡掉转过头,飞过来一口把肉叼走。于是,爷俩儿重归于好。
囡囡常在静安别墅上空盘旋,肚子饿了自己回家,附近的居民吓得不敢养鸽子。下午是囡囡的散步时间,站在爷叔肩膀上,一副睥睨众生的模样,引来众多姑娘怯生生搭话,爷叔大出风头。一次遇见某晚报记者,相聊甚欢,交换数根烟后,记者端起相机,为爷叔拍了多张威风凛凛的照片。报道登出,爷叔火了。有关部门出来说话,说居民区不能养鹰,得送动物园。接着,消防、城管、居委会纷纷上门。爷叔意识到,囡囡保不住了。爷叔大哭了一场,囡囡不声不响地看着他。
那一天终于到来,囡囡被关进铁笼,凄厉地嘶叫。爷叔面如死灰,拉住动物园饲养员的手不肯放:“对它好点,对它好点。”一连数天,爷叔闭门不出,茶饭不思。正躺着生闷气,有人敲门,原来是记者来做后续报道。爷叔大吼一声:“还我的鸟!”操起一把菜刀,撵得记者满弄堂乱窜。
四
年轻人发现了静安别墅。寸土寸金、摩登时尚的南京西路,居然有这么一处安谧的所在。
文艺青年纷至沓来。最早是162号的格子咖啡,随后各家茶舍、咖啡馆、画廊、青瓷店、手工工作室、服饰店、寿司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居然还开了家青年旅舍,提供8个床位和小小的阳光房。它们藏身于肋骨般的支弄里,夹杂在普通民居之间,靠黑色铁门上的小招牌才能认出。这里是10年前的田子坊,是生活着的新天地。没那么时尚,没那么商业化,像走在童年的记忆里,空气中是老上海的味道。
日子久了,店铺和居民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不断有居民投诉油烟太大、找不到停车位以及深夜的喧哗。这里开了87家店,几乎全是无证经营的“黑商铺”。倒不是老板都愿意开“黑商铺”,阿跷申请了好几次,营业执照一直批不下来——弄堂是民居,不批准商业用途。
风声紧了,弄堂里一夜之间装了几十个摄像头。种种迹象表明,这回要动真格的了。
8月底,众多咖啡馆齐齐关门,奶茶铺和馄饨摊一道打烊,弄堂冷清了许多。
9月的一天,工商、城管、消防、公安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几百人的联合工作组开进静安别墅。剃头师傅“小扬州”出门避风头,回来发现大门洞开,理发工具全被端走。
五
弄堂前后大门安装了电子门禁系统,进出需刷卡,这等于彻底断了“黑商铺”的活路。一些附近的居民颇不习惯:“走了几十年的弄堂,怎么就不让走了?”
我有个诗人朋友,开店3年,赔了个底朝天。离开时他写道:
你在心上加了锁
对每一个试图往里张望的人说
不许进来
除非住在这里
——致静安别墅
静安别墅恢复了往日的模样。秋天的午后,桂花静静地开,阿婆坐在阳光下打瞌睡;黄昏,家家忙着收衣服,公用灶披间飘出煎带鱼的焦香;谁家的孩子在练小提琴,琴声如诉……
或许曾经,我们在这条弄堂里擦肩而过。
夜里,万籁俱寂。贴着床板,能听见地铁二号线在地下穿行的轰鸣。老房子跟着轻轻摇晃,像摇篮,像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