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冲亚,徐 喆,刘吉平
(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之称[1].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而且在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是湿地保护和修复理论的重要实践模式.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由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景观,其旅游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可持续性地开发城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已成为湿地生态旅游研究重要方向之一[3].本文以长春南湖湿地公园为例,借鉴SWOT方法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城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策略,为城市湿地生态、社会、经济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长春南湖公园(43°51′04″N,125°18′23″E)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部,是东北最大的市内公园,为全国的第二大公园.长春南湖公园的形状似哑铃状,东西窄,南北长,总面积2.38 km2,其中陆地面积为1.42 km2,水体面积为0.96 km2;最大湖水深10 m,平均水深达3.3 m;最大库容为3×106m3,正常库容2×106m3.南湖结冰日期一般为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冰期150天左右.公园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4.8 ℃,年平均降雨量为593.5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438.4 mm,无霜期一般可达140~150天.公园内植被类型丰富、生境多样,是鸟类和昆虫等多种野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每年夏秋季节这里都会举办灯会、民俗风情展等各类文娱活动.隆冬时节,在一抹如镜的湖面上还会举办极具北方特色的冰雪活动.它不仅仅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SWOT分析方法(即态势分析法),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一种分析经济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4].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s),W代表劣势(weaknesses),O代表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威胁(threats),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运用实地调查和德尔菲法并依照一般的次序罗列各种因素,然后采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对各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此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旅游产业中.
(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S1).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内唯一的水上风景区.公园水体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小型内陆湖泊,湖内有人工放养的鱼、蚌、螺等水生动物,养殖鱼类年均产量在几十吨左右.湖水中富含藻类及浮游生物,水色呈淡黄绿色.南湖公园植被类型丰富,其中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计有335种.所收集到的这些植物分属于67科,201属.公园内除了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以外,还生长有一些其它植物种类,如地衣、藻类、菌类和苔藓等.公园内景观系统中以树为主,树、花、草错落有致,主要有落叶松、常绿松、杨桦、杂木、稀树灌丛、天然和人工草坪、湖岸湿地,并点缀有花坛和花带[5],增强景观的层次感.20世纪50年代,大批枝叶繁茂的长白山红皮云杉被移植到公园内,也大大丰富了园内景观.
(2)历史文化内涵深厚(S2).南湖公园始建于1933年,规划开始于日本人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计划》.日本人当时设计利用伊通河的几条小支流,在城市地形、地势,降雨量基础上,筑坝形成人工湖,成为城市水源的备用水源地.南湖公园就是利用伊通河支流兴隆沟的水源,沿今天的工农大路修筑长800 m,高10 m的拦河坝,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南湖.该公园与当时的伪满新皇宫(今地质宫)、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成南北一轴线,也有皇家公园的味道,故命名为“黄龙公园”.日本投降后,南湖公园由国民党接收,并于1946年改称“南郊公园”.长春解放后,该公园成为长春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1949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生态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景区联动优势明显(S3).长春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森林城和雕塑城之美誉.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和电影事业发展的摇篮,坐落在市内的5A级景区——伪满皇宫博物院和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长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重要旅游资源,同时通过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线带动其它旅游资源的发展,凭借景区联动提升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满足旅游者日益变化的综合性旅游需求.
(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S4).长春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东与吉林市交界,南邻四平市,西接松原市,北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交通便利,是吉林省的交通中枢,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以长春为中心,长大、长哈、长图、长白等铁路为主贯通四方,哈大高铁也已全线运行,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与各市州的连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年吞土量320万人次.南湖公园位于长春市南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不仅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而且对于长春甚至东北地区各省区联合与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湿地生态环境脆弱(W1).20世纪60年代以前,长春南湖水质良好,可以为长春市民提供一定的生活用水.1960年以后,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南湖水质逐渐恶化,特别是近些年,南湖周围大量生活污水的排入生态环境的下降,日益加重了南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使南湖湿地生态系统快速退化.由于地处城市,城市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发展,南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旅游产品开发种类和深度不够(W2).目前,南湖公园的相关旅游产品仍然以大众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种类单一,以南湖公园的历史、科研、教育、生态等为主线的中高端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湿地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产品只是简单凭借现有的资源环境,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尚未形成一个鲜明的整体形象,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公园内有些景观处于半开发状态,设施陈旧老化,景区整体建设滞后.
(3)生态功能区划不完善(W3).南湖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公园的生态功能区划滞后于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都市的要求更是相距甚远.
(4)专业人才和资金总体缺乏(W4).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大量既有较高生态理念,又有熟练的业务技能的专业旅游人才,而南湖公园目前的旅游从业人员中,缺乏专门的经济类、管理类、生态保护类等专业人才,而此类人才的缺乏是湿地生态旅游发展面临一个棘手问题.而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是南湖公园的投资主体,目前尚未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有效机制,单一的投资主体致使湿地公园资金来源有限,保护管理经费存在很大的缺口,严重制约了湿地生态旅游的保护与开发.
(1)国家政策的支持(O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人心,从而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紧紧围绕“文化、生态、健康”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生态省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O2).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吉林省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001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通过国家论证,吉林省决定利用30年(2001-2030)进行生态省建设.在纲要中把生态旅游做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通过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这一全新发展模式,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障,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能.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湿地资源为基础,湿地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3)生态旅游备受青睐(O3).随着世界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使置身其中的旅游者发生着观念的改变,以及由观念的改变带来了旅游消费趋势的变化.“自然”和“本色”的追求成为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既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又能保留旅游资源全貌的生态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必将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1)湿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T1).旅游资源是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对湿地资源的开发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某种意义上,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6].湿地是公园的重要保护对象,也是旅游开发中的最具竞争力的资源.旅游开发将会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人文景观的建设阻断了湿地生境的连续性,旅游者的激增考验着湿地公园的旅游承载能力,部分利益相关者缺乏生态理念和周密规划,盲目开发等加剧了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成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
(2)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替代性(T2).长春市内有大大小小的河流200多条,周边地区也有着丰富的重要湿地资源.由于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发旅游,相似的湿地旅游资源,相近的客源市场,使湿地生态旅游形成明显的替代关系,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加资源的吸引力,丰富旅游的内涵,培育忠诚的旅游者是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不可回避问题.
(3)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向(T3).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旅游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旅游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单一形态的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而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景区使旅游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旅游消费方式也由被动到主动,旅游消费者青睐更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向使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南湖湿地公园旅游业发展过于单一,如何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是南湖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长春市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编制内外部因素分析矩阵.根据各因素对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程度,确定每个因素的权重值,并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对每个因素的实际情况进行量级评分,然后进行分项统计,分别得出内、外部因素的合成值.
从表1可以看到内部因素中优势的总分值为5.30,劣势的总分值为4.53,两者相互比较,优势总分值大于劣势总分值,表明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内部优势大于内部劣势.
表1 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内部因素分析矩阵
从表2可以看到外部因素中机会的总分值为5.05,威胁的总分值为3.45,二者相互比较,机会总分值大于威胁总分值,表明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通过对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的分析,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采取发展型的战略.
表2 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外部因素分析矩阵
上述对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表明,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属于SO型,宜采取发展型战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生态旅游的备受青睐,这些内部的优势和外部的机会为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平台,长春南湖湿地公园应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具有南湖特色的品牌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促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7-8].
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首先应进行合理的生态旅游总体功能分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其次对公园内的景观、水文、园路、岸线、生物、建筑等进行合理设计,既保证湿地生境的连续性,维护湿地公园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能提高湿地公园可观赏性.再次进行长春市的资源调查,建立建全旅游资源数据库系统,依据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大旅游”规划.最后要积极倡导可持续生态开发、低碳消费等生态理念,打造绿色品牌、文化品牌,加强实时动态监测,使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协调有序进行[9].
法规体系建设是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资源有序开发的保障[10],健全的法规体系是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南湖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应严格遵守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和国家环境保护法,同时建立健全城市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实时评价,湿地资源的生态补偿等机制,加快旅游法的审议修订,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环保教育体系的投入,广泛深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湿地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与技术,树立环保理念,使其充分意识到城市湿地的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良性发展.
依托南湖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凭借周边景区的充分联动,开发以南湖公园为主线的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修学旅游产品等特色中高端产品,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同时打造南湖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品牌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差异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使旅游消费者认识、认同,并可以通过消费品牌产品等方式获得心理的满足和回报,最终建立起对南湖生态旅游品牌产品的忠诚,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消费者.
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在不失时机的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以社会营销、文化营销、绿色营销等新的营销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制作精良的宣传手册、影像资料、景区网页,积极参加旅游博览会,诚邀有实力的旅游中间商和新闻记者实地考察旅游线路,加大城市湿地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宣传力度,举办各种与湿地生态旅游相关的主题研讨会,提高南湖湿地的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更多的指向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设施完善和景区整体建设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湿地公园要努力争取引入资金,在充分利用国家或地方的专项基金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面向社会筹集资金,也可以通过银行借贷、非银行借贷、其他企业融资、或者吸收外商资金等金融手段进行解决.要促进南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能否拥有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通过专家讲座、脱产进修等方式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加快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育;另外加大人才引入激励机制,建立合理专业人才梯队,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促进湿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11].
[1]B G,McBean E A.Wetlands and environment Gradients[M].London:Bounderies and Buffers.CRC Press,121~131.
[2]F.H.Kong,H.W.N.Yin.Using GIS and landscape metrics in the hedonic pricemodeling of the amenity value of urban greenspace:A case study in Jinan City,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79:240~252.
[3]赵 磊,吴文智.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103~108.
[4]李 勇,王金伟,佟连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1):47~50.
[5]祝廷成.长春南湖公园生态本底的调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徐 喆.吉林省旅游竞争及发展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127~129.
[8]吴郭泉,刘加凤,张 晶.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97~201.
[9]丁 建.关于山东东营生态湿地旅游区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3):129~132.
[10]张虹波,刘黎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77~84.
[11]杨 芳.社区参与东洞家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4):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