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艺性格的物理构成

2014-01-14 06:48韩松落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10期
关键词:滨河路牛肉面秦腔

韩松落

兰州,一开门就得看见莽莽的山,以及无边旷野,日头格外毒辣,大风格外悲冽,牛肉面、酿皮子、水车、羊皮筏子、秦腔、花儿……这些词语,这些形象,像是凸出海面的点点珊瑚礁描绘了海底的形状一样,描绘出这个城市沉积在底的灵魂和气质。兰州的文艺范儿,因此与别处不同。

兰州人好酒,有一句话这样形容:“一年喝倒一个牌子。”意思是,兰州人是酒的专家,一个牌子的白酒或啤酒,即便再醇香美味,在兰州也只够坚挺一年,一年之后就被兰州人弃如敝履。甚至可以想到兰州人说这句话时候的表情,那必然是带着一点点自负、一点点自足的吧。兰州人,有遍尝天下美酒的豪迈和勇气,酒是兰州真正的时尚,也是兰州文化的底色。

这样好酒的兰州人,从前只是消磨在家中、饭馆里,20世纪90年代中期,兰州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酒吧,而酒吧出现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喝白酒与喝啤酒,从此代表了两种生活方式。

第一家酒吧是哪家,至今仍有争议,但在兰州人的印象中,“百度”酒吧、“双百”酒吧、“胜利”酒城应当可以列在“最早”之列。这批酒吧里,至今仍然健在的,是百度和蓝派,它们的装修尽管在不断改进,在今天看起来却已经非常落伍,灯光过于黯淡,演出也颇多可挑剔之处,但它们有一批死忠粉,保证了它们至今也天天客满——人总是更喜欢自己已经熟悉的事物。

就在此时,一些年轻人,试图把酒吧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并迅速落实到了现实中。一家名叫“滚石”的酒吧出现了,90年代末这里曾是兰州地下摇滚乐队最常出现的舞台,每到周末,每逢有演出,经常拥挤到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如果演出是在冬天,去那里的人常会自嘲“去给别人擦擦皮夹克”。

“滚石”之后,是“艾伦·金斯堡”、“48号影像基地”、“失忆公社”、“后门”,还有西固区的“蓝音鼎”酒吧。因为西固区的大厂气氛,“蓝音鼎”的气氛和城区的酒吧不一样,那些面孔异常精神的年轻客人,大多是大厂移民的后代,在那里不大听得到兰州方言,也没人猜拳行令。但这些酒吧都陆续停业了。

在这样的出现、消失、分散、汇聚的过程中,兰州也有了一些酒吧相对集中的街道,例如早一点的中街子,以及后来的甘南路和麦积山路。据说,甘南路上有大大小小两百个酒吧,晚上出租车司机总是不愿意去那里,因为车多,醉汉也多。

美国作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说明日本人性格中的两面。兰州人也是如此,在带刀习俗之外,也有另外一面,而那一面,是由那些色彩浓烈的花朵来体现的,例如牡丹、玫瑰。西北适宜牡丹生长,冷的时候不太冷,热的时候也不太热,阳光透彻,雨水不多,中性沙壤土分布比较广,是牡丹喜欢的环境,所以,打从古代起,西北就成了重要的牡丹生长区域,几个最重要的牡丹繁育基地,都在兰州附近。

比如“和平牡丹园”,它的主人陈德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和同村年轻人组成“和平绿化小组”,在荒山上种草种树;到了80年代,时代气氛宽松了一点,他在荒山上建起牡丹园,二三十年下来,将那里建成了中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拥有无数奇异的牡丹品种。

每到夏天,早市上就会有人售卖牡丹和玫瑰,价格非常便宜,这些浓颜之花,以寻常姿态,进入兰州人的生活之中。

兰州在很多地方,还带有古风。

比如,很多年轻人有带刀的习惯。西北是农牧交汇之地,还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的习俗,即便是在城市里,也还是遗风尚存。饮食上,西北人喜欢吃牛羊肉,喜欢饮烈酒,随身带刀有实际的功用——切割牛羊肉。例如,在吃烤全羊的时候,懂规矩的人,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切下一块腿肉,献给席间最尊贵的客人。

时至今日,这种实际的功用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带刀,更像一个仪式,充当装饰,显示自己的勇猛,或者,什么也不为,只因为别人也带刀。诗人海杰曾经说:“其实,刀就是男人的面具。”而作家张海龙的网络ID,就叫“横行青海夜带刀”,他有一本写西北故事的随笔集,名叫《西北偏北,男人带刀》。

诗人唐欣的一首诗,写的是兰州,却很能体现整个西北人的气质:“在兰州,很多少女操着方言/多半小伙藏着凶器/每个街道拐/都会有人和你拼命。”带刀,曾是西北人的习惯,现在,这习惯似乎也还被保留着,尽管有这习惯的人群,日渐缩小。

能够同时反映出兰州人刚柔相济性格的,当属秦腔。兰州是秦腔覆盖区,秦腔演出点很多,公家的剧团有专门的剧场,要正襟危坐地看,私营的剧社略微活泼些,剧场同时也是茶园,看戏的同时,有吃有喝,遇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出场,就买一条红被面送上,类似于歌舞场所送花篮,十块钱一条,被面可以循环使用。

兰州的私营剧社,一度集中在黄河边,一座一座紧挨着,非常热闹。随着秦腔衰落,城里渐渐看不到秦腔了,能在日常生活里看到的秦腔,多半是民工和城中村的居民建的自乐班子,演出地点是广场或者空地,往往和广场舞混在一处,那边是“凤凰传奇”和大妈们,这边是皮肤黧黑,戴着石头镜子的老人,刮地风一样吼着秦腔,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多岁了。

有一首歌里唱到:“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所谓“兰州”,其实是“兰州”牌香烟。

明朝末年,兰州开始种植烟草,此后几百年,兰州渐渐成了中国的绿烟主产区。我的老家金崖,以及后来生活过的夏官营,都盛产烟叶,这两个地方,在清朝时有20多家烟坊,新中国成立后增加到40多家。有一段时间,这里产的水烟,曾是贡品。

20世纪80年代,抽水烟的人少了,卷烟成了主流,兰州卷烟厂渐渐成了名牌,它的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中国华陇烟草公司”,1949年,它被军方收购,变成“中华共和烟草公司”,再后来,成了兰州卷烟厂。70年时间,它推出的香烟牌子,有“耕牛”、“826”(为纪念兰州解放日而制作的品牌)、“黄河桥”、“滨河”、“泰和钟”。80年代之后,就是“海洋”和“兰州”了,2006年,“海洋”停产,兰州从此只剩下“兰州”。

牛肉面是兰州性格的重要部分。它可能起源于唐朝,直到清朝初年才发扬光大;另一种说法是,它在清朝才出现,逐渐成为兰州的标志性食物。最没有争议的是,它是由回族人民创造的,肉汤+面+刺激性的蒜苗和油辣子,这是比较典型的游牧民族的食物。

牛肉面的做法有严格标准,汤的调配尤其重要。煮汤师傅是一间牛肉面馆的灵魂人物,要起得很早,摸黑熬汤,汤的配方绝对保密。关于他们,有种种神秘传说,有时候,一间牛肉面馆的汤实在太香,让人恋恋不舍,每天都要去报到,人们就会笑说,汤里一定是放了罂粟壳了,这种猜疑,多半基于它的神秘姿态。

这都可以言说,无法言说的,是牛肉面深入兰州人生活的程度。2007年,通货膨胀加速,牛肉面作为兰州最敏感的价格神经,立刻做出反应:大碗由2元涨至3元,小碗2.8元,争议立刻出现,市民怨声载道,让物价管理部门发出了“牛肉面限价令”。这件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显然,牛肉面是兰州人内心的等值物,是兰州美食文化的根源,是兰州生活的节奏提示,赋予兰州一种味道,面馆是日常交际场所,甚至是乡愁的一部分。

兰州性格里最重要的一环,是黄河与滨河路。兰州建立在狭长谷地中,南北距离不过十几公里,东西距离却有四五十公里之远,黄河由东向西贯穿整个城市,沿河建起的滨河路和伴生的滨河公园,是全中国最长的,兰州的大部分景点都分布在这条线上。这条沿河的路,是整座城的门面,也是所有人的必经之地。

早先,这条路上,被公园化的只是市区的一小段,但就是这一小段,也令全城振奋。1989年,还在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工作的张保和,出版了兰州方言快板专辑,其中有一段叫《夸兰州》,特意提到滨河路:“观灯看花上西固,谈情说爱你到滨河路!滨河马路长又长,给多少年轻人帮过忙,知心的话儿你就尽情地说,这么好的机会你不老(兰州方言,“不要”之意)错过!”

2000年以后,滨河路向着东西两头拓展,公园也随之跟进,黄河两岸将近一百公里的河岸,在此后十年时间里,陆续变成了公园,它像一个微缩的天堂,指向未来的某种可能。

猜你喜欢
滨河路牛肉面秦腔
能吃的惊喜
初雪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牛肉面:兰州的味道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白象 红烧牛肉面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规划的实践分析——以兰州市滨河路为例
岔河滨河路建设对沟盘河水库环境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