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各类镜头下度过的,不久前的一则趣闻可以印证这个观点:纽约的一家高档餐厅总接到顾客抱怨,近几年来等座位的时间变长了,上菜变慢了,整体的服务质量也变差了。这样严厉的负面意见,餐厅管理者当然要认真对待,他们对大量顾客就餐的录像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智能手机是餐馆服务不佳的罪魁祸首。
分析者用数据说话:在随机抽取的45桌顾客中,有26桌会花3分钟以上时间给食物拍照,14桌彼此拍照,27桌要求与服务员合影—其中有14桌还因为第一次拍得照片不好,要求再补拍一张。心思花在拍照、查看照片和补拍上,饭菜本身当然就受到冷落:餐馆统计,有五分之一的顾客会因为食物变冷而要求后厨重新加热,而这无疑又延长了就餐时间。总体来说,顾客的平均就餐时间从10年前的1小时5分增长到了惊人的1小时55分。每桌客人一餐饭花费的时间越长,晚到的顾客等座位的时间当然也就越久;而即便雇佣更多服务员,也很难应付因为合影、热菜、询问Wi-Fi密码等琐事而增加的工作量。谁能想到,餐厅运营危机的根源竟是人们对摄影的迷恋。
哲学家说,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图景的时代”。我们斗胆把这个命题推进一步:它也许首先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相机镜头的“中介”来理解世界、理解自身。正如玛丽莲·梦露不涂好脚趾甲油就不能出门见人一样,如今的时尚人士不按下快门也没法下箸吃饭,因为拍照已经成为我们感知和体验事物的根本途径。吃饭而不拍照分享会让老饕们食不甘味、恍然若失;旅游而不拍照留念,对于今天的游客们就无异于衣锦夜行,简直白白糟践了良辰美景。若不是在镜头里、通过镜头,我们竟似乎没法再精彩尽兴地生活了。
“摄影迷恋”无疑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我们在德国人略维特的回忆录能找到这种流行病的早期病例:作者在1936年底游览雅典卫城,陶醉于那里“干涩却又饶富意趣的美感”,可突然闯进来几个日本人“穿梭其中,彼此拍照”,在旁人眼中好像是些不和谐的杂音。我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时代变迁的反讽意味:1936年时,乱拍照还算一种煞风情的异常现象,而到了21世纪,身处景区却不拍照,往往反倒会被视为古怪而碍事的行径。当今的文明人心目中似乎已形成了一条铁律:一个景点里那些最美的区域系为摄影活动专门保留,出没于上述区域而不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员,须自觉东躲西窜避让镜头,以免败坏拍照者的雅兴。
除了危害就餐体验之外,这种对摄影的迷恋态度还有哪些不可取的地方?我们知道,相机的快门部件有“快门寿命”,因此对于高级相机来说,不加限制的滥拍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抛开简单的成本考虑,相机里又多了一张图片,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记忆中增添了一帧值得保留的图景。随意而不假思索的拍照只能捕捉到浅近空乏的影像,而这又僵化了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在记忆之眼中只留下它们扁平单薄的遗蜕。由此言之,过度的摄影欲望会扼杀我们深入体验世界的可能性。浏览很多游客分享的旅行快照,我们往往会感到千篇一律,并不比电脑制作的仿真留影更高明。如果这就是我们在旅行和生活中最珍视的瞬间的话,那么坦率地说,这种旅行、这种生活本身也未免是空乏而苍白的。
我曾向多位旅行摄影师请益,也多次近距离观摩他们的拍摄实践。与游客们的挥洒自如相比,专业摄影师对待拍照的态度要沉稳郑重得多。哪怕是瞬间抓拍,在他们那里也是精心构思和充分准备的产物。他们不会用“拍下就好”的幻觉自我麻痹,而是每一次都力求借助镜头捕捉事物的实质。这是真正的热爱摄影者,是用镜头善待世界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