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志
王志,教师,现居山东莱芜。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可归结为“三位一体”,即:阅读是核心,活动是平台,专业引领是条件。因此,抓住阅读即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源头。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谈几点认识。
依据教材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各种文体有不同的教学侧重。论述类,侧重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实用类(比如新闻),侧重把握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文学类,侧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知人论世。现在都实行学案导学,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什么,哪些地方存在疑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
教师备课,先不看教参,自己先阅读一遍,有自己的第一阅读感受。找出阅读中的疑惑,然后参考相关材料,解决疑惑。教师也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思考中生成的问题,可能也是学生在思考中存在的问题。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篇课文,首先能打动老师,才能打动学生。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从情感上去亲近课文,把自己的情感甚至生命体验投入到课文中去。对于诗歌的阅读教学,尤其要注重情感的感染作用。 在讲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时,我先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感觉,做到无为而始,尊重学生的最初体验。然后,针对学生初读后产生的疑惑,引导学生质疑,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典故说明了什么?第三步,抓住关键,提出问题“无人会,登临意”的“意”到底是什么意?“英雄泪”为何而流?第四步,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水推舟,引出作者相关材料,做到知人论世,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理解。第五步,拓展类比,联系苏轼、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体会古代知识分子济世报国、修齐治平的情怀。第六步,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过程中,再次品味体会语言。
情感是贯穿诗歌的线索,同样,情感也可以是贯穿教学过程的线索。语文课堂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师生共同宣泄情感的过程。在整个课堂中,作为我是饱含深情的在读、在讲,学生也受到了我的感染,当读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时,学生们唏嘘不已。我想,这一刻,那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落魄英雄,那个夕阳下的孤独身影是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
阅读要有血有肉,不能只看见骨头,分析结构和行文思路是必须的,但是文章的灵魂却存在于文章的语言中。只有品味语言,才是真正的深入了文本。我们经常这样问学生,考学生:这首诗中点缀了什么,勾勒了什么,烘托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学生在枯燥的标准答案和死板的答题格式面前,逐步的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他们眼里,诗文都是机械化的克隆,都是几个答题范式的简单重复。在他们看来,诗文鉴赏就是把诗文内容对应到答题的范式和模板中,不用经过语言分析。时间长了,学生丧失了对于语言的敏感,进而也就无法通过语言把握作者细腻和复杂的情感。阅读鉴赏能力也就每况愈下。还以《登建康赏心亭》 为例,应引导学生体会词中重点字词“献愁供恨、看了、拍遍、登临意、休说、怕应羞见”所包含的深意。
相同题材的诗文,可以相互参照着来阅读,都是写长江,辛弃疾笔下的长江与苏轼笔下的长江有何异同?同样是失去亲人,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与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何不同?同样是登高而望,杜甫与辛弃疾又有着怎样迥异的心情?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中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儒家教育下的封建士大夫,作为曾经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有志青年,他们曾经的梦想,已离他们渐渐远去,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已经步入暮年的他们发出了千载之下依然在耳边回响的生命之歌。或悲或喜,或达观或消极。这些诗篇,有何情感上的相通?人类情感中最细腻和柔软的部分,等着师生一起去共同开掘。
通过对不同诗文的比较联系,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诗文鉴赏的规律,在考试中不是通过套框框,而是通过语感和经验做出正确解答。